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78,分9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孝标情厚
玉关情
悦亲戚之情话
仲宣情
周情孔思
词典
人情
无情
多情
有情
交情
世情
诗情
情怀
含情
高情
典故
孝标情厚

相关人物
刘孝标
 
刘沼


《梁书》卷五十《文学传下·刘峻传》
「刘峻字孝标,平原平原人。父珽,宋始兴内史。……高祖招文学之士,有高才者,多被引进,擢以不次。峻率性而动,不能随众沉浮,高祖颇嫌之,故不任用。峻乃著辨命论以寄其怀曰……」「论成,中山刘沼致书以难之,凡再反,峻并为申析以答之。会沼卒,不见峻后报者,峻乃为书以序之曰:『刘侯既有斯难,值余有天伦之戚,竟未之致也。寻而此君长逝,化为异物,绪言馀论,蕴而莫传。或有自其家得而示余者,悲其音徽未沫,而其人已亡;青简尚新,而宿草将列,泫然不知涕之无从。虽隙驷不留,尺波电谢,而秋菊春兰,英华靡绝,故存其梗概,更酬其旨。』」

例句

惟有孝标情最厚,一编遗在茂陵书。 唐彦谦 题宗人故帖

典故

《后汉书》卷四十七〈班梁列传·班超〉~583~
超自以久在绝域,年老思土。十二年,上疏曰:「臣闻太公封齐,五世葬周,狐死首丘,代马依风。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閒,况于远处绝域,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蛮夷之俗,畏壮侮老。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昔苏武留匈奴中尚十九年,今臣幸得奉节带金银护西域,如自以寿终屯部,诚无所恨,然恐后世或名臣为没西域。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臣老病衰困,冒死瞽言,谨遣子勇随献物入塞。及臣生在,令勇目见中土。」而超妹同郡曹寿妻昭亦上书请超曰:……书奏,帝感其言,乃徵超还。
典故
悦亲戚之情话
 
植杖且耘籽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十六〈陶潜·归去来兮〉~987~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典故
仲宣情
 
仲宣襟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昭明文选》卷十一、三国魏·王仲宣(粲)《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接清漳之通浦兮,倚曲阻之长洲。北弥陶牧,西接昭丘,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凭轩槛以遥望,向北风而开襟。

例句

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 杜甫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云架重楼出郡城,虹梁雅韵仲宣情。 王铤 登越王楼见乔公诗偶题

典故
相关人物
韩愈


《全唐文》卷七百四十四〈李汉·唐吏部侍郎昌黎先生讳愈文集序〉~7697~2~
汗澜卓踔,奫泫澄深,诡然而蛟龙翔,蔚然而虎凤跃,锵然而韶钧鸣,日光玉洁,周情孔思,千态万貌,卒泽于道德仁义,炳如也,洞视万古,湣恻当世,遂大拯颓风,教人自为。时人始而惊,中而笑且排,先生志益坚,其终人亦翕然,而随以定。
《國語辭典》:人情  拼音:rén qíng
1.人的感情。如:「老年丧子,哀痛欲绝,这也是人情之常。」《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2.人的常情、世情。《庄子。逍遥游》:「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红楼梦》第五回:「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3.交情、情面。《西游记》第二五回:「他又是师父的故人,饶了他,也是师父的人情。」《红楼梦》第五五回:「你主子真个倒巧,叫我开了例,他做好人,拿著太太不心疼的钱乐得做人情。」
4.人民的生活、情感意愿、风俗习尚等状况。唐。杜牧 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三十年来王师攻击,利与不利,其所来由。」《儿女英雄传》第一四回:「又问了问褚一官走过几省,说了那些的风土人情,论了些那省的山川形胜。」
5.礼物。《水浒传》第一四回:「他便送些人情与这都头,你却来讨了。」《通俗编。仪节》:「以礼物相遗曰送人情。」
6.交际往来。指婚丧庆吊等礼节应酬。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父亲母亲人情去了,这早晚敢待来也。」
《國語辭典》:无情(無情)  拼音:wú qíng
1.没有感情。《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总因风伯太无情,以致篙师多失色。」《红楼梦》第五二回:「别人去了也罢,麝月秋纹也这样无情,各自去了。」
2.不留情面。如:「翻脸无情」。宋。欧阳修 渔家傲。三月清明天婉娩词:「花底一尊谁解劝,增眷恋,东风回晚无情绊。」
3.忘情。唐。李白〈月下独酌〉诗四首之一:「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4.佛教用语。指没有情识作用的东西。如植物、矿物等。如:「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國語辭典》:多情  拼音:duō qíng
1.富于感情。《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红楼梦》第四五回:「黛玉忙笑道:『东西事小,难得你多情如此。』」
2.指情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一○出》:「未知何日,再与多情欢会?」元。赵长卿探春令。楼头月满〉词:「为多情,役得神魂撩乱,又被梅萦绊。」
《國語辭典》:有情  拼音:yǒu qíng
1.有情意。《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然苟日有情,孰能不怀?」《红楼梦》第六四回:「今见贾琏有情,况是姐夫将他聘嫁,有何不肯。」
2.有交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致疑隙。」
3.有情趣。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八。隋》:「动笔形似,画外有情。」
4.佛教用语。泛指一切有情识的生命。《大乘掌珍论。卷上》:「普为饶益一切有情,正发无上菩提大愿。」也作「众生」、「有识」。
《國語辭典》:交情  拼音:jiāo qíng
人与人相互交往的情谊。《史记。卷一二○。汲黯等传。太史公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三国演义》第四五回:「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也作「交谊」。
《國語辭典》:世情  拼音:shì qíng
世间的种种情态。《文选。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人也原是这个人,亲也原是这些亲,世情冷暖,至于如此!」
《國語辭典》:诗情(詩情)  拼音:shī qíng
作诗的情思、兴味。唐。刘禹锡秋词二首之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宋。范成大 荆公墓诗二首之一:「半世青苗法意,当年雪竹诗情。」
《國語辭典》:情怀(情懷)  拼音:qíng huái
1.心情、心境。唐。杜甫〈北征〉诗:「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元。乔吉《金钱记》第三折:「扫愁帚扫不了我郁闷情怀,钓诗钩钓不了我这风流的症候。」
2.兴致、情趣。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刘郎去后情怀减,不肯红妆真到今。」
《國語辭典》:含情  拼音:hán qíng
内心怀著依恋之情。《文选。王粲。公宴诗》:「今日不极欢,含情欲待谁。」
《國語辭典》:高情  拼音:gāo qíng
对别人浓厚情意的敬称。《红楼梦》第二四回:「今日既蒙高情,我怎敢不领!」
《漢語大詞典》:玉关情(玉關情)
指戍边征人思乡之情。 唐 李白 《子夜吴歌》:“ 长安 一片月,万户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 玉关 情。” 宋 陆游 《送刘戒之东归》诗:“残日半竿 斜谷 路,西风万里 玉关 情。” 明 张煌言 《满江红·怀岳武穆》词:“模糊吹出 玉关 情,声凄切。”参见“ 玉关人老 ”。
分類:戍边征人
《漢語大詞典》:玉关人老(玉關人老)
后汉书·班超传载: 班超 戍守西域,凡三十一年。年老思归,上 和帝 疏云:“臣不敢望到 酒泉郡 ,但愿生入 玉门关 。”后以“ 玉关 人老”借指久戍思归之情。 宋 张孝祥 《与杨抑之书》:“公守边,内则能固吾圉,外则使裔夷归心, 羊 陆 见称,徒以此耳。但 玉关 人老,不容不亟召归,伏惟与时御宜,促装以俟。”宋史·蔡挺传:“﹝ 挺 ﹞在 渭 久,鬱鬱不自聊,寓意词曲,有‘ 玉关 人老’之叹。”
《國語辭典》:周情孔思  拼音:zhōu qíng kǒng sī
具有周公孔子的思想、情感。常用以比喻人的情操高尚,或赞美人的作品思想堪称典范。唐。李汉韩吏部侍郎昌黎先生讳愈文集序:「日光玉洁,周情孔思,千态万貌,卒泽于道德仁义,炳如也。」宋。辛弃疾 贺新郎。下马东山路词:「下马东山路,恍临风,周情孔思,悠然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