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思味
指文学作品的情趣、意味。 明 李东阳 《〈琼台吟稿〉序》:“﹝ 邱公 ﹞蚤能诗,信口纵笔若不经意,而思味雋永,援据该博。”
《漢語大詞典》:丰致(丰緻)
亦作“ 丰緻 ”。
(1).风采韵致。 明 冯梦龙 《挂枝儿·香筒》:“ 香筒儿 ,有一段 湘妃 的丰致。” 明 叶显祖 《鸾鎞记·品诗》:“你看侍儿生得这等丰緻,那 鱼玄机 不知更当如何。” 清 颜自德 霓裳续谱·名花皓月多丰致:“名花皓月多丰致,人为花月费神思。”
(2).指诗文的韵味,情趣。 清 陈田 《明诗纪事丁籤·周用》:“尚书( 周用 )七言近体,颇擅风格,絶句尤有丰致。”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 山谷 《猩猩毛笔》诗,不失 唐 人丰致。”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鲍海门:“其诗苍劲,音节鏗然,有 北地 、 信阳 之风,而丰緻过之,故名重一时。”
《漢語大詞典》:酒心
饮酒时的兴致情趣。 宋 柳永 《倾杯乐》词:“雨意云情,酒心花态,孤负 高阳 客。”
《漢語大詞典》:嘉趣
美好的情趣。 宋 梅尧臣 《次韵和永叔饮余家咏枯菊》:“黄金碎翦千万层,小树婆娑嘉趣足。”
分類:美好情趣
《漢語大詞典》:见趣(見趣)
见识情趣。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七:“ 荆公 拜相之日,题诗壁间曰:‘霜松雪竹 钟山寺 ,投老归歟寄此生。’只为他见趣高,故合则留,不合则拂袖便去,更无拘绊。” 元 许衡 《病中杂言》诗之三:“年来识尽荣枯理,却笑 苏 张 见趣迂。”
分類:见识情趣
《國語辭典》:幽真  拼音:yōu zhēn
仙灵。宋。王安石〈张氏静居院〉诗:「南堂栖幽真,晨起瞻像图。」
《漢語大詞典》:村情
(1).乡村情趣。 唐 段成式 《题谷隐兰若》诗之二:“鸟啄灵雏恋落暉,村情山趣顿忘机。”
(2).犹痴情。 元 兰楚芳 《四块玉·风情》曲:“则为他丑心儿真,博得我村情儿厚。”
分類:乡村情趣
《漢語大詞典》:高量
高尚的度量、情趣。 宋 林逋 《虢略秀才以诗为寄辄敢酬和幸惟采览》:“本无高量似 阳城 ,但爱松风入耳声。”
《漢語大詞典》:笔趣(筆趣)
字画诗文表现的意态情趣。南史·萧引传:“ 宣帝 尝披奏事,指 引 署名曰:‘此字笔趣翩翩,似鸟之欲飞。’”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六:“ 赵瑞行 《满江红》……词品虽不高,而笔趣尚足。”
《漢語大詞典》:兴况(興況)
情趣,情怀。 明 李东阳 《南行稿序》:“其间流峙之殊形,飞跃开落之异情,耳目所接,兴况所寄,左触右激,发乎言而成声,虽欲止之,亦有不可得而止矣。”
分類:情趣情怀
《国语辞典》:不知趣  拼音:bù zhī qù
不懂得情趣。清。李渔《怜香伴》第二出:「我和你休做不知趣的人儿,把他好梦迟。」
《漢語大詞典》:高味
高妙的情趣。 唐 韩偓 《雨》诗:“此时高味共谁论,拥鼻吟诗空佇立。”
分類:高妙情趣
《漢語大詞典》:寄趣
寄托情趣。 明 胡应麟 诗薮·六朝:“ 葛稚川 、 陶贞白 皆文士也,寄趣铅汞耳。其诗文笔札,自足不死。”
《漢語大詞典》:奥趣
幽深的情趣。 唐 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东丘记》:“水亭陿室,曲有奥趣。”
分類:幽深情趣
《漢語大詞典》:大韵(大韻)
(1).古代关于诗歌声律的术语,谓诗一联中用了与韵脚同韵的字。如五言诗以“声”、“鸣”为韵,上九字便不能用“惊”、“倾”、“平”、“荣”等字,否则就犯了大韵。文镜秘府论·文笔十病得失:“大韵:一韵以上,不得同於韵字。如以‘新’字为韵,勿復用‘邻’、‘亲’等字。”参见“ 八病 ”。
(2).特出的气度、情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襄阳 罗友 有大韵,少时多谓之痴。”
《國語辭典》:八病  拼音:bā bìng
诗文声律上的八种弊病,为南朝梁沈约等人提出。八病通常指五言诗在句子音律配合上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等八种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