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猾棍
奸猾的恶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杂徵馀论》:“故数者不得不严为稽覈而防范之,盖非苛刻居心,贾怨于奸胥猾棍也。”
分類:奸猾恶人
《國語辭典》:呼蛇容易遣蛇难(呼蛇容易遣蛇難)  拼音:hū shé róng yì qiǎn shé nán
(谚语)比喻请人来容易,要人离开却很难。《警世通言。卷一六。小夫人金钱赠年少》:「你将为常言俗语道:『呼蛇容易遣蛇难』,怕日久岁深,盘费重大。」
《漢語大詞典》:豪憝
大憝。恶人的魁首。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放告》:“至於盗命重情,则有不时之喊告;豪憝巨蠹,则有抱牌之冤鸣。”
分類:恶人魁首
《國語辭典》:拨草寻蛇(撥草尋蛇)  拼音:bō cǎo xún shé
比喻故意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五出:「亏杀你拨草寻蛇,亏杀你守株待兔。」《二刻拍案惊奇》卷一○:「思量拨草去寻蛇,这回却没蛇儿弄。」
《國語辭典》:鲍鱼之肆(鮑魚之肆)  拼音:bào yú zhī sì
卖腌鱼的店铺。比喻臭秽的地方、恶劣的环境或小人聚集的场所。汉。刘向《说苑。卷一七。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卷四。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漢語大詞典》:瘅恶司(癉惡司)
旧传阴间中惩治恶人的部门。 清 袁枚 新齐谐·火烧盐船一案:“妇曰:‘鬼妇当年六月二十日,送银五十两到公所,係一 严 姓生员接去……册上不肯留名,故尊神有所未知。’神随命癉恶司细查原委。”
《漢語大詞典》:神奸巨蠹
指有势力的奸狡恶人。
《國語辭典》:赏善罚恶(賞善罰惡)  拼音:shǎng shàn fá è
奖赏行善的人,惩罚作恶的人。汉。贡禹〈赎罪〉:「赏善罚恶,不阿亲戚。」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九。经告篇》:「行善益算,行恶夺算,赏善罚恶,各有职司,报应之理,毫分无失。」
《國語辭典》:丧门星(喪門星)  拼音:sāng mén xīng
值岁的凶煞。泛称凶恶或使人倒楣、不幸的人。《老残游记》第四回:「犯著这位『丧门星』,事情可就大大不妥了!我先去走一趟看罢。」
《漢語大詞典》:狼嗥狗叫
形容恶人狂呼乱叫。 李天银 《扼住敌人的咽喉》:“我把牺牲的战友们背到阵地旁边,望着山下狼嗥狗叫的敌人,眼珠子都红了。”
分類:恶人乱叫
《漢語大詞典》:狼虫虎豹(狼蟲虎豹)
(1).泛指凶猛的动物。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三折:“转过这山坡,一簇榆林,黑洞洞的,不知里面藏着甚么狼虫虎豹。”
(2).比喻恶人歹徒。 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一幕:“县长财主,狼虫虎豹。”
《漢語大詞典》:狼外婆
童话中乔装为慈祥外婆的狼。借指善于伪装的恶人。 秦牧 《说狼》:“正因为豺狼是这样的狡猾,那个‘狼外婆敲门’的故事才会传遍了 欧洲 和 亚洲 。”《诗刊》1978年第6期:“叛徒 江青 就像童话里那个狼外婆一样,打着关心少年儿童和儿歌创作的幌子,招摇撞骗,毒害儿童,扼杀革命儿歌。”
《漢語大詞典》:撩蜂剔蝎
喻惹犯恶人,自取祸殃。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撩蜂剔蝎,打草惊蛇,坏了咱墙头上传情简帖。”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一折:“见如今无名草寇侵边上,他正是撩蜂剔蝎将残生丧。”《水浒传》第二六回:“我本待声张起来,却怕他没人做主,恶了 西门庆 ,却不是去撩蜂剔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