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复圆(復圓)  拼音:fù yuán
日食或月食结束时,太阳或月亮恢复圆满的形状。
《國語辭典》:圆备(圓備)  拼音:yuán bèi
1.完备。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自商暨周,雅颂圆备,四始彪炳,六义环深。」
2.完成、达成。《喻世明言。卷三三。张古老种瓜娶文女》:「且取出十两银子来,安在卓上,道:『起动你们,亲事圆备。』」
3.团圆。元。关汉卿〈侍香金童。春闺院宇套。神仗儿煞〉:「不求富贵豪奢,只愿得夫妻每早早圆备者。」
4.康复。元。马致远〈寿阳曲。相思病〉曲:「相思病,怎地医。只除是有情人调理,相偎相抱诊脉息。不服药自然圆备。」
《國語辭典》:开复(開復)  拼音:kāi fù
1.恢复。《晋书。卷七三。庾亮传》:「时石勒新死,亮有开复中原之谋。」
2.受降职者回复原有官衔。《文明小史》第四三回:「依他的意思,还想抚台替他开复,抚台因此事是大干众怒的,一直因循未肯。」
《國語辭典》:还俗(還俗)  拼音:huán sú
出家人舍戒恢复在家人的身分。《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罢佛法时,师贤假为医术还俗,而守道不改。」《西游记》第二三回:「你在此间还俗,却不是两全其美?」
《漢語大詞典》:消复(消復)
谓消除灾变,恢复正常。后汉书·鲍昱传:“ 建初 元年,大旱,穀贵。 肃宗 召 昱 问曰:‘旱既太甚,将何以消復灾眚?’”《三国志·魏志·和洽传》:“民穷於役,农业有废,百姓嚣然,时风不至,未必不由此也,消復之术,莫大於节俭。” 宋 苏轼 《祭常山神文》:“吏实不德,无以导迎顺气,消復灾沴,惟神之求。”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元年:“青虹见 玉堂 后殿庭中。詔召光禄大夫 杨赐 等,诣 金商门 ,问以灾异及消復之术。” 胡三省 注:“消復者,消变而復其常也。”
《漢語大詞典》:还白(還白)
(1).归而报知,还告。 汉 刘向 说苑·正谏:“使者还白曰:‘果以太后事諫。’” 三国 魏 曹操 《加枣祗子处中封爵并祀祗令》:“ 祗 犹自信,据计画还白,执分田之术。”宋书·刘式之传:“ 式之 召从事谓曰:‘治所还白使君, 刘式之 於国家粗有微分,偷数百万钱何有,况不偷邪!’”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帝王都会:“ 天锡 适感此异,还白 弥远 。”
(2).答复的话语;回言。《南齐书·张敬儿传》:“先时足下遣信,寻盟敦旧,厉以篤终,吾止附还白,申罄情本,契然远要,方固金石。”
(3).回复童颜;恢复年轻。汉武帝内传:“可以步虚,可以隐形,长生久视,还白留青。”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道释:“妾有童面之经,还白之法。”
《國語辭典》:复国(復國)  拼音:fù guó
恢复衰亡的国家。如:「亡国的少康,不断的惕励自己,最后终于雪耻复国,复兴了夏朝。」
《國語辭典》:复本(複本)  拼音:fù běn
同样的书籍收藏不只一部时,第一本之外皆称为「复本」。如:「图书馆中,这套书还有复本。」
《國語辭典》:反经(反經)  拼音:fǎn jīng
1.违反常道。《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诸吕为从,谋弱京师,而勃反经合于权。」
2.归于常道、常理。《孟子。尽心下》:「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
《漢語大詞典》:还初(還初)
(1).恢复原来的地位。魏书·显祖纪:“诸非劳进超迁者,亦各还初。”
(2).回到人性本初纯真的状态。 王闿运 《〈衡阳县志〉序》:“述前 明 篤行诸生,还初超然。”
《漢語大詞典》:安复(安復)
(1).恢复安定。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招集遗民,安復社稷。”
(2).康复。 宋 苏轼 《答苏伯固书》:“昨在途中,风闻公下痢,想安復矣。”
《漢語大詞典》:复资(復資)
恢复官禄。
分類:恢复官禄
《漢語大詞典》:起疾
(1).病中起用,以表对其人的重视。 北周 庾信 《正旦上司宪府》诗:“ 枚乘 还起疾, 贡禹 遂弹冠。” 倪璠 注:“汉书曰:‘ 梁 客皆善属词赋, 乘 尤高。 孝王 薨, 乘 归 淮阴 。 武帝 自为太子闻 乘 名,及即位, 乘 年老,乃以安车蒲轮徵 乘 ,道死。’”
(2).犹起病,使病者恢复健康。 宋 叶适 《上光宗皇帝札子》:“臣虽至愚,窃论今日之事,恐其由前之时而处以后之势,用后之术而求前之功,补泻杂医,不能起疾,禾莠参种,迄靡丰年,此所谓治国之意当先明者也。”
(3).引起祸患。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 李膺 諫曰:‘使君前有严敌,后无继援,山民始附,於我观德。若纠以刻薄,民必不堪,众心一离,虽悔无及。何必起疾可以济师!’” 胡三省 注:“起疾,谓纠之以刻薄,民所不堪,则是兴长病端。”
《國語辭典》:清醒  拼音:qīng xǐng
1.清楚、明白。如:「早晨是头脑最清醒的时候。」《孽海花》第二四回:「彩云!你听老爷尽说胡话,我又搅不清你们那些故事儿,还是你来对答两句,倒怕要清醒些哩!」
2.从昏迷状态中醒来。《聊斋志异。卷五。花姑子》:「略开眸,则花姑子立床下,不觉神气清醒。」《红楼梦》第七回:「周瑞家的悄问奶子道:『姐儿睡中觉呢?也该清醒了。』」
《漢語大詞典》:还风(還風)
(1).改变风向。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九:“何以知还风也?假令东风,云反从西来,詵詵而疾,此不旋踵,立西风矣。”
(2).恢复好风气。《南齐书·刘善明传》:“遣游辩之士,为乡导之使,轻装启行,经营旧壤,令 泗上 归业, 稷下 还风,君欲谁让邪?” 南朝 梁 江淹 《萧太尉上便宜表》:“皆节俗约训,反朴还风;肃正黎心,釐一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