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斋心(齋心)  拼音:zhāi xīn
涤虑清心,专一其志。《列子。黄帝》:「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唐。王昌龄 武陵龙兴观黄道士房问易因题诗:「斋心问易太阳宫,八卦真形一气中。」
《漢語大詞典》:心魂
心神,心灵。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左思〈咏史〉》:“百年信荏苒,何用苦心魂!” 宋 苏舜钦 《和菱溪石歌》:“画图突兀亦颇怪,张之屋壁惊心魂。” 清 顾贞观 《贺新郎·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词:“词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 曹靖华 《飞花集·洱海一枝春》:“尤其是大红的茶花,老远就把人的眼睛,人的心魂都吸引住了。”
分類:心神心灵
《國語辭典》:惝恍(惝怳)  拼音:chǎng huǎng
1.失意不悦的样子。《楚辞。屈原。远游》:「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恍而乖怀。」宋。司马光 刘道原十国纪年序:「以道原之耿介,其不容于人、龃龉以没固宜,天何为复病而夭之邪?此益使人痛惋惝恍而不能忘者也。」也作「惝然」。
2.迷糊不清的样子。《楚辞。屈原。远游》:「视倏忽而无见兮,听惝恍而无闻。」
《國語辭典》:心思  拼音:xīn sī
智力、思想。《文选。邹阳。上书吴王》:「三淮南之心思坟墓,大王不忧,臣恐救兵之不专。」
《國語辭典》:心思  拼音:xīn si
1.意思、主见。如:「谁知他是什么心思?」
2.情趣。如:「一想到事情没做完,他怎么会有心思去玩。」
《國語辭典》:禅悦(禪悅)  拼音:chán yuè
禅定后产生的愉悦感觉。南朝陈。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非服名香,但资禅悦。」
《漢語大詞典》:怡神
(1).怡养或怡悦心神。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今欲道足下以卫生之秘术,怡神之妙道,譬愈我於沉疴,若起尸於仙草,寧愿闻乎?”隋书·儒林传·刘炫:“玩文史以怡神,閲鱼鸟以散虑。”旧唐书·顺宗纪:“而积疾未復,至于经时,怡神保和,常所不暇。”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七:“有一人奏携琴,有一人奏繁华令(西洋胡琴)相和。风雷疾转,泉漏铿锵,固然已经怡神心会,最动人处却在抑扬迢递间写得人心弦上的言语。”
(2).古代名琴名。文献通考·乐十:“《琴瑟下》论曰: 黄帝 之清角, 齐桓 之号鐘, 楚庄 之绕梁, 相如 之緑綺, 蔡邕 之焦尾,以至玉牀、响泉、韵磬、清英、怡神之类,名号之别也。”骈雅·释器下:“清角、鸣廉……焦尾、怡神,灵开、灵和,古名琴也。”
《漢語大詞典》:养心(養心)
(1).修养心神。《孟子·尽心下》:“养心莫善於寡欲。” 宋 陆游 《忧国》诗:“养心虽若冰将释,忧国犹虞火未然。”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释氏亦务养心,然要之不可以治天下。”
(2).谓烦闷。养,通“ 痒 ”。 汉 贾谊 新书·劝学:“则虽王公大人,孰能无悇憛养心而巔一视之?”参阅 清 洪颐煊 读书丛录卷十五。
《國語辭典》:神会(神會)  拼音:shén huì
1.迎神赛会。《警世通言。卷五。吕大郎还金完骨肉》:「王氏生下一个孩子,小名喜儿,方才六岁,跟邻舍家儿童出去看神会,夜晚不回。」
2.神明相会。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一。神圣降生日辰》:「十七日,太白长庚降。十八日,四海龙王神会之日。」清。徐文靖《管城硕记。卷二七。天文考异一》:「周处《风土记》曰:『七夕洒埽于庭,施几筵、设酒果,祀河鼓、织女,言二星神会,乞富寿及子。』是误以河鼓即牵牛矣。」
3.在心神上领会、理解。清。章学诚《方志略例。卷二。永清县志舆地图序例》:「古人口耳之学,有非文字所能著者,贵其心领而神会也。」
4.人名。(西元686~760)俗姓高,唐襄阳人(今湖北省)。六祖慧能弟子。慧能圆寂后,北上宣扬慧能顿悟禅法。曾在滑台同北宗禅师辩论,抨击北宗为旁门,致使北宗禅法没落,并使慧能成为禅宗的正流地位。弟子有无名、法如等。著有《显宗记》一卷。
《漢語大詞典》:无扰(無擾)
(1).指心神没有受干扰。 南朝 齐 谢朓 《观朝雨》诗:“耳目暂无扰,怀古信悠哉。” 隋 江总 《游摄山栖霞寺》诗:“五浄自此涉,六尘庶无扰。” 唐 张九龄 《西江夜行》诗:“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
(2).谓不扰民。 宋 欧阳修 《除李端懿节度使制》:“於戏,为政而先无扰,所以靖民。”
分類:心神干扰
《國語辭典》:神驰(神馳)  拼音:shén chí
心神向往。形容非常想念。如:「他离家日久,常在梦中神驰家乡故园。」
《國語辭典》:抚心(撫心)  拼音:fǔ xīn
抚胸以示悲恨。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
《漢語大詞典》:神爽
(1).谓神魂,心神。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夫有子孙,自是天地閒一苍生耳,何预身事,而乃爱护,遗其基址,况於己之神爽,顿欲弃之哉!” 卢文弨 补注:“ 昭 七年《左氏传》 子产 曰:‘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於神明。’此神爽即精爽也。” 晋 无名氏 《晋成帝哀策文》:“天倾其仪,地覆其载。大业未究,神爽迁背。”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徐佐卿:“﹝ 徐佐卿 ﹞一日忽自外至,神爽不怡,谓院中人曰:‘吾行山中,偶为飞矢所加,寻已无恙矣。’” 明 李东阳 《〈北上录〉序》:“神爽飞越,心胸开盪。”
(2).犹神俊。多形容猛禽、良马等姿态雄健。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 楚文王 少时好猎。有一人献一鹰, 文王 见之,爪距神爽,殊絶常鹰。”北史·斛律光传:“ 光 字 明月 ,马面彪身,神爽雄杰,少言笑,工骑射。”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上·〈世说新语〉记事多谬:“ 侃 ( 陶侃 )意正欲诛 亮 ( 庾亮 ),以谢天下。 亮 犹豫不敢…… 温 ( 温嶠 )云:‘溪狗我所悉知,卿但见之。’因而 陶 见 庾 貌丰姿神爽,遂改观,欢宴终日。”
(3).精神爽快;心神开豁。 明 刘基 《雪鹤篇赠詹同文》:“洗髓织女 黄姑磯 , 瑶臺 雪花大十围,食之神爽肉不肥,乘风振羽芳菲菲。”《花月痕》第四二回:“﹝ 謖如 ﹞到得山下,连峯迭嶂,壁立千仞,独立回望,令人神爽。”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巍然高大的城墙,古旧壮丽的建筑,令人神爽。”
《國語辭典》:神往  拼音:shén wǎng
心神向往。《红楼梦》第八七回:「真是李后主说的,『此间日中只以眼泪洗面』矣。一面思想,不知不觉神往那里去了。」
《國語辭典》:宁神(寧神)  拼音:níng shén
使心神安宁。汉。扬雄〈法言序〉:「孝莫大于宁亲,宁亲莫大于宁神,宁神莫大于四表之欢心。」
《國語辭典》:燕安  拼音:yàn ān
1.太平、和平。《礼记。射义》:「则燕则誉」句下唐。孔颖达。正义:「既君臣欢乐用是燕安而有声誉也。」宋。苏轼 德威堂铭:「唐太宗以干戈之事,尚能起李靖于既老;而穆宗、文宗以燕安之际,不能用裴度于未病,治乱之效,于斯可见。」
2.安适。《礼记。乐记》:「宋音燕女溺志」句下唐。孔颖达。正义:「燕女,谓己之妻妾,燕安而已。」宋。文同 送郭方叔南充簿诗:「簿领无烦壅,图书好燕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