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御 → 禦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抚院(撫院)  拼音:fǔ yuàn
旧时巡抚或其公署,称为「抚院」。
《漢語大詞典》:监搜(監搜)
(1).监视搜查。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六殿门外有药树,监察御史监搜之位在焉。 唐 制,百官入宫殿门,必搜,监察所掌也。”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二:“自 晋 魏 以来,凡入殿奏事官,以御史一人,立殿门外搜索,而后许入,谓之监搜御史,立药树下,至 唐 犹然, 太和 中始罢之。”
(2).指监搜御史。
《漢語大詞典》:右佥都御史
官名。明代都察院置左右佥都御史,略次于左右副御史。参见“右都御史”条
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 张廷玉《明史》
召为南京右佥都御。
《漢語大詞典》:右都御史
官名。明代都察院(国家的监察机关)的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例如:南京右都御史。——·张廷玉《明史》
《漢語大詞典》:柱后惠文(柱後惠文)
(1).冠名。执法官、御史等所戴。汉书·张敞传:“ 秦 时狱法吏冠柱后惠文。”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汉注》法冠也,一号柱后惠文,以纚裹铁柱卷。 秦 制执法服,今御史服之。” 汉 蔡邕 独断:“法冠, 楚 冠也,一曰柱后惠文冠。”按,柱后,法冠;惠文,武冠。后合称一种冠。参见“ 柱后 ”。
(2).执法官和御史的代称。汉书·张敞传:“ 梁国 大都,吏民凋敝,且当以柱后惠文弹治之耳。” 清 钱谦益 《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必谦授文林郎制》:“人中屈軼,京国为之耸观;柱后惠文,奸回于焉屏跡。”
《漢語大詞典》:柱后(柱後)
(1).执法官、御史等所戴的一种帽子。也称惠文冠、獬豸冠。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一曰柱后,高五寸,以纚为展筩,铁柱卷,执法者服之,侍御史、廷尉正监平也。”
(2).借指执法官、御史等。《文选·左思〈魏都赋〉》:“詰朝陪幄,纳言有章。亚以柱后,执法内侍。” 李周翰 注:“柱后,御史官。”
《漢語大詞典》:贞元朝士(貞元朝士)
唐 刘禹锡 《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曾随 织女 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休唱 贞元 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刘 在 贞元 中任郎官御史,后坐 王叔文 党贬逐,历二十馀年,始以太子宾客再入朝,感念今昔,故有是语。后诗文中多用以为典。 宋 楼钥 《曹工部挽词》:“ 齐 国世臣少, 贞元 朝士稀。” 元 张可久 《寨儿令·鉴湖即事》曲:“问太平风景如何?嘆 贞元 朝士无多。” 清 黄宗羲 《陈定生先生墓志铭》:“讫今四十年, 贞元 朝士无多,劫尘冷落。”
《漢語大詞典》:五城御史司坊
指五城御史、五城兵马司及其属下十坊的监狱。五城御史,巡查京城内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的官。五城兵马司,指挥、掌管京城地区治安的官。坊,京城分区单位的名称
有五城御史司坊。——· 方苞《狱中杂记》
《漢語大詞典》:四铁御史(四鐵御史)
指 明 代御史 冯恩 。 冯 擢 南京 御史,因极论大学士 张孚敬 、 方献夫 ,右都御史 汪鋐 三人的奸状,帝怒,下狱论死。比朝审, 鋐 当主笔, 恩 不屈,且骂 鋐 ,历数其罪。 恩 出 长安门 ,士民观者如堵,皆叹曰:“是御史,非但口如铁,其膝、其胆、其骨皆铁也。因称‘四铁御史’。”参阅明史·冯恩传
《漢語大詞典》:铁肝御史(鐵肝御史)
宋 钱顗 为侍御史,刚正不阿,世以此称之。宋史·钱顗传:“家贫母老,至丐贷亲旧以给朝哺,而怡然无謫官之色。 苏軾 遗以诗,有‘乌府先生铁作肝’之句,世因目为铁肝御史。”
《漢語大詞典》:提学御史
官名,在两京督察学政的御史。例如:提学御史房襄。——·张廷玉《明史》
《国语辞典》:监察御史(监察御史)  拼音:jiān chá yù shǐ
职官名。秦代以御史监理诸郡,晋代置检校御史,掌行马外事,隋代改名为「监察御史」。主管纠察内外官吏、巡抚州县狱讼、祭祀及监诸军出使等事。《新唐书。卷四八。百官志三》:「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寮。」
《國語辭典》:风闻言事(風聞言事)  拼音:fēng wén yán shì
把传闻的事情向上级报告。《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也有一班妒忌魏生少年登高科的,将这桩事只当做风闻言事的小小新闻,奏上一本。」
《漢語大詞典》:击搏才(擊搏才)
谓具有弹劾他人之才。指有堪任御史之才。新唐书·李珏传:“还为殿中侍御史。宰相 韦处厚 曰:‘清庙之器,岂击搏才乎?’除礼部员外郎。”
《漢語大詞典》:烘堂大笑
唐 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 唐 赵璘 因话录·徵。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冯相 、 和相 同在中书。一日, 和 问 冯 曰:‘公靴新买,其直几何?’ 冯 举左足示 和 曰:‘九百。’ 和 性褊急,遽回顾小吏云:‘吾靴何得用一千八百?’因詬责久之。 冯 徐举右足曰:‘此亦九百。’於是烘堂大笑。”
《漢語大詞典》:佥都御史(僉都御史)
官名。 明 代都察院官员,地位次于左右副都御史。 清 李渔 《玉搔头·分任》:“老爷陞了僉都御史,巡抚 江西 等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