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韵府拾遗 阳韵》:义彰(义彰)
宋书礼志魏文帝诏三公曰今推三统之次魏得地统当以建丑之月为正考之群艺厥义彰矣
《國語辭典》:表彰  拼音:biǎo zhāng
表扬、奖励。《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下》:「孝宣帝每有嘉瑞,辄以改元,神爵、五凤、甘露、黄龙,列为年纪,盖以感致神祇,表彰德信。」《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导德重勋高,孤所深倚,诚宜表彰殊礼。」也作「表显」、「表章」。
《漢語大詞典》:彰显(彰顯)
(1).指昭著的事实。逸周书·克殷:“ 殷 末孙 受德 ,迷先 成汤 之明,侮灭神祇不祀,昏暴 商邑 百姓,其彰显闻於昊天上帝。”
(2).显赫。 明 颜广烈 《〈颜氏家训〉序》:“自是而后,歷 宋 而 元 ,仕籍虽不乏,而彰显不逮前,岂非《家训》失传之故歟?”
《漢語大詞典》:显彰(顯彰)
亦作“ 显章 ”。
(1).显明彰著。章,通“ 彰 ”。史记·太史公自序:“不背 柯 盟, 桓公 以昌,九合诸侯,霸功显彰。”《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若淑媛谦顺之人,则能依义以篤好,崇恩以结援,使徽美显章,而瑕过隐塞。”
(2).使显明彰著。后汉书·祭遵传:“论叙众功,详案謚法,以礼成之。显章国家篤古之制,为后嗣法。”宋书·裴松之传:“庶可以防遏无徵,显彰茂实,使百世之下,知其不虚。” 宋 曾巩 《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校书郎 王安石 又序其诗,惟所必显章於墓道之左者,其辞不立。”
《韵府拾遗 阳韵》:亦彰
宋史乐志巍巍煌煌丕显亦彰
《漢語大詞典》:明彰
明白;明显。《水浒传》第九十回:“今者拜辞还京,某等众兄弟此去前程如何,万望吾师明彰点化。”《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如今再説一个肆行不孝,到底不悛,明彰报应的。”《再生缘》第五二回:“艷冶妍辞情暗露,深怜厚爱意明彰。”
分類:明白明显
《漢語大詞典》:彰瘅(彰癉)
见“ 彰善癉恶 ”。
《國語辭典》:彰善瘅恶(彰善癉惡)  拼音:zhāng shàn dàn è
瘅,憎恨。彰善瘅恶指表扬好的,憎恨坏的。《书经。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诸侯建邦,各有国史,彰善瘅恶,树之风声。」也作「瘅恶彰善」。
《韵府拾遗 阳韵》:能彰
唐无名氏诗为著盘龙迹能彰舞凤尊
《漢語大詞典》:彰败(彰敗)
揭破;败露。 宋 欧阳修 《再乞根究蒋之奇弹疏札子》:“ 之奇 所言,是臣闺门内事, 之奇 所得,必有从来,因何彰败,必有踪跡。”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点铜成庚:“出家儿岂当更学此,若一有彰败,则所丧多矣。”
分類:揭破败露
《漢語大詞典》:彰暴
披露,揭示。后汉书·徐璆传:“ 璆 到州,举奏 忠 臧餘一亿,使 冠军县 上簿诣大司农,以彰暴其事。”
分類:披露揭示
《韵府拾遗 阳韵》:才彰
唐无名氏诗才彰二纪盛恩播一朝同
《漢語大詞典》:文彰
文章。隶释·汉酸枣令刘熊碑:“动履规绳,文彰彪繽。”
分類:文章
《漢語大詞典》:彰赫
谓真相毕露,十分明显。《宋书·王弘传》:“此事彰赫,曝之朝野,执宪蔑闻,群司循旧,国典既頽,所亏者重。”
《骈字类编》:瑞彰
陈诩 西掖瑞柳赋 柳变西掖,瑞彰圣时。
《韵府拾遗 阳韵》:乐彰(乐彰)
法苑珠林不期果而果證不羡乐而乐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