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不肯过江东
 
八千子弟
 
八千弟子
 
江东小
 
乌江渡
 
羞面江东

相关人物
项梁
 
项羽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336~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例句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李白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典故
弟子谁从魏伯阳

相关人物
魏伯阳


《太平广记》卷二〈神仙二·魏伯阳〉~
魏伯阳者,吴人也,本高门之子,而性好道术。后与弟子三人,入山作神丹。丹成,知弟子心怀未尽,乃试之曰:「丹虽成,然先宜与犬试之,若犬飞,然后人可服耳;若犬死,即不可服。」乃与犬食,犬即死,伯阳谓诸弟子曰:「作丹唯恐不成,既今成而犬食之死,恐是未合神明之意,服之恐复如犬,为之奈何?」弟子曰:「先生当服之否?」伯阳曰:「吾背违世路,委家入山,不得道亦耻复还,死之与生,吾当服之。」乃服丹,入口即死。弟子顾视相谓曰:「作丹以求长生,服之即死,当奈此何?」独一弟子曰:「吾师非常人也,服此而死,得无意也。」因乃取丹服之,亦死。余二弟子相谓曰:「所以得丹者,欲求长生者,今服之即死,焉用此为?不服此药,自可更得数十岁在世间也。」遂不服,乃共出山,欲为伯阳及死弟子求棺木。二子去后,伯阳即起,将所服丹内死弟子及白犬口中,皆起。弟子姓虞,遂皆仙去。道逢入山伐木人,乃作手书与乡里人,寄谢二弟子,乃始懊恨。伯阳作《参同契五行相类》,凡三卷,其说是《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作丹之意。而世之儒者,不知神丹之事,多作阴阳注之,殊失其旨矣。
典故 
相关人物
孔子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938~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众。

例句

三千弟子标青史,万代先生号素王。 刘沧 经曲阜城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杜甫 又示宗武

何必三千徒,始压戎马气。 杜甫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

《國語辭典》:三千弟子  拼音:sān qiān dì zǐ
本指孔子的三千个门生。语本《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后比喻学生众多,桃李满天下。唐。杜甫〈又示宗武〉诗:「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
《漢語大詞典》:三千徒
指 孔子 弟子三千人。《〈书〉序》:“三千之徒,并受其义。” 孔颖达 疏:“《家语》《史记》皆云 孔子 弟子三千人,故云三千之徒。” 唐 杜甫 《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诗:“何必三千徒,始压戎马气。” 唐 王棨 《阙里诸生望东封赋》:“三千徒兮今日斯悬,七十君兮当时称盛。”参见“ 三千弟子 ”。
《國語辭典》:三千弟子  拼音:sān qiān dì zǐ
本指孔子的三千个门生。语本《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后比喻学生众多,桃李满天下。唐。杜甫〈又示宗武〉诗:「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