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酬 → 詶酬”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桌面上
比喻公开的或应酬性的场合。 毛泽东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有了问题就开会,摆到桌面上来讨论,规定它几条,问题就解决了。”如:这是桌面上的话。
《漢語大詞典》:俗下文字
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的应酬文章。 唐 韩愈 《与冯宿论文书》:“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慙。及示人,则人以为好矣。” 明 徐渭 《胡公文集序》:“至於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小惭者人以为小好,大惭者即必以为大好。”
《國語辭典》:送往迎来(送往迎來)  拼音:sòng wǎng yíng lái
迎接来者,送走离去的。形容人忙著应酬的情形。《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文明小史》第一回:「书上还说送往迎来,这是一点不错的。」
《國語辭典》:套话(套話)  拼音:tào huà
1.普通应酬的习惯语。《醒世姻缘传》第二回:「计氏让他们到家吃茶,众妇人都辞了不肯进去,站定叙了句把街坊家套话。」《红楼梦》第九○回:「宝蟾道:『好说,自家人,二爷何必说这些套话。』」也称为「套头话」。
2.用话设计问出真情。如:「话里套话」。
3.大陆地区指公式化的空话。
《國語辭典》:虚与委蛇(虛與委蛇)  拼音:xū yǔ wēi yí
心境空虚寂静,随物变化。语本《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后指假意慇勤,敷衍应付。《清史稿。卷四三九。廖寿恒传》:「风闻法使至天津,称越南既议款,因以分界撤兵事要约李鸿章,鸿章拒不允,拟即来都磋商译署。论者谓当虚与委蛇。」
《国语辞典》:露水交道  拼音:lù shuǐ jiāo dào
短暂、应酬性质的交往。如:「我和他并不熟稔,只是露水交道罢了。」
《国语辞典》:潭祉叶吉  拼音:tán zhǐ xié jí
书信中的开头应酬语。祝福对方多福和好的意思。常用于亲友平辈之间。
《国语辞典》:人来客往(人来客往)  拼音:rén lái kè wǎng
往来应酬的客人很多。《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偶然在家空闲两日,又得分拨家事,整理行囊,再加上人来客往,道乏辞行,转眼间早已假期将满。」也作「人来客去」。
《国语辞典》:人来客去(人来客去)  拼音:rén lái kè qù
往来应酬的客人很多。《红楼梦》第一一○回:「妈妈睡罢,一天到晚人来客去的也乏了,歇歇罢。」也作「人来客往」。
《国语辞典》:敷衍故事  拼音:fū yǎn gù shì
办事不确实,只在表面上应酬而已。如:「他办事时,在人前会做出很殷勤的样子,实际上却是敷衍故事。」
《国语辞典》:上不得台盘(上不得台盘)  拼音:shàng bù dé tái pán
不懂礼仪、不善应酬,不宜在公开场合露面。《儒林外史》第四回:「胡老爹上不得台盘,只好在厨房里或女儿房里,帮著量白布、秤肉,乱窜。」《红楼梦》第二五回:「这老三还是这么毛脚鸡是的。我说你上不得台盘!──赵姨娘平时也该教导教导他。」也作「上不了台面」。
《国语辞典》:忝在爱末(忝在爱末)  拼音:tiǎn zài ài mò
书信里常见的应酬客套话。表示自己能幸运地承蒙对方垂爱。如:「忝在爱末,故敢上书干渎。」
《国语辞典》:用代楮敬  拼音:yòng dài chǔ jìng
以金钱代替冥纸。为吊祭时致送奠仪的应酬用语。
《国语辞典》:寒暄书(寒暄书)  拼音:hán xuān shū
问候、应酬的书信。如:「他特地写了一封寒暄书寄给远方朋友。」
《国语辞典》:矩教  拼音:jǔ jiào
规矩合度的教诲。常用为致亲友长辈书信的开头应酬语。如:「自违矩教,倏忽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