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夷漫  拼音:yí màn
削平磨灭。《文选。潘岳。西征赋》:「皆夷漫涤荡,亡其处而有其名。」
《國語辭典》:沵迤(濔迆)  拼音:mǐ yǐ
平坦辽阔的样子。《文选。鲍照。芜城赋》:「沵迤平原,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
分類:平坦绵延
《漢語大詞典》:夷阻
亦作“ 夷岨 ”。 平坦和险阻。喻安危;生死。 南朝 宋 傅亮 《感物赋》:“岂夷阻之在运?将全丧之由躬。”《宋书·王景文传》:“ 江州 刺史 景文 ,风度淹粹,理怀清畅,体兼望实,诚备夷岨。”梁书·张弘策传:“其情清贞,器识淹济,自藩升朝,契阔夷阻。”
《國語辭典》:踧踧  拼音:cù cù
行走平易。《诗经。小雅。小弁》:「踧踧周道,鞫为茂草。」《宋史。卷四○七。列传。杨简》:「及阶,莫敢升,已乃同升自西阶,足踧踧莫敢就主席。」
《漢語大詞典》:沙原
(1).指广阔平坦的沙漠。 李季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诗二六:“压倒风雪掠沙原,这喊声在沙漠上空盘旋。”
(2).指大片沙地。 郭沫若 《创造十年》一:“社前的甬道通向海滨的地方,展开了一片银白的沙原。”
《漢語大詞典》:平涂(平塗)
平路;平坦的道路。晋书·文苑传·伏滔:“﹝ 寿阳 ﹞北接 梁 宋 ,平涂不过七日;西援 陈 许 ,水陆不出千里。”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 方城 汉池 ,南顾莫重千里,北指 崤 潼 ,平涂不过七百。”
《國語辭典》:平板  拼音:píng bǎn
1.平淡呆板,没有变化。如:「这么平板的造型他居然也会喜欢。」
2.钳工刮磨用的工具,使用面的构造粗糙,另一面则很平滑。
《漢語大詞典》:坛曼(壇曼)
平坦而宽广。《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曰:“坛曼,平博也。” 汉 扬雄 《甘泉赋》:“平原唐其坛曼兮,列新雉於林薄。”
分類:平坦宽广
《國語辭典》:场子(場子)  拼音:chǎng zi
广阔的场所。如称卖艺的场所为玩艺儿场子。也称为「场儿」。
《國語辭典》:铲平(剷平)  拼音:chǎn píng
夷平、去除。如:「前方路口被山崩土石挡住,现在正由工务单位负责铲平,不久即可恢复交通。」也作「铲平」。
《國語辭典》:铲平(鏟平)  拼音:chǎn píng
夷平、去除。如:「因山崩而坠下的落石,得花一段时间才能铲平。」也作「铲平」。
《漢語大詞典》:肥衍
(1).犹(土地)肥沃。 唐 韩愈 《欧阳生哀辞》:“ 闽 越 地肥衍,有山泉禽鱼之乐。” 宋 苏舜钦 《昇阳殿故址》诗:“瓦砾虽费犂,土壤颇肥衍。”金史·完颜齐传:“ 齐 言其地肥衍,令赋民开种则公私有益。”
(2).指肥沃平坦。明史·左良玉传:“ 蜀 地肥衍,贼渡险任其奔軼,后难制。”
《漢語大詞典》:夷敞
平坦而宽广。 三国 魏 应璩 《与满公琰书》:“沙场夷敞,清风肃穆。”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通畔修直,膏亩夷敞。”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 江水 又东逕 上明城 北……其地夷敞,北据大 江 。”
分類:平坦宽广
《漢語大詞典》:广易(廣易)
广阔平坦。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问》:“击此者,当保险带隘,慎避广易。”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肥饶广易,方数千里。”
《漢語大詞典》:宽衍(寬衍)
(1).宽阔平坦。易·需“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 唐 孔颖达 疏:“衍谓宽衍,去难虽近,犹未逼于难,而宽衍在其中也。” 明 刘基 《绍兴崇福寺记》:“故其地独宽衍,其水始通舟檝。”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龙门所》:“南有 葫芦峪 。峪有二口,狭仅二十餘丈,中则宽衍,形如葫芦。”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怪洋三则:“邇年有泛海归者,会遇颶风,飘至一岛,山势高峻,海岸宽衍。”
(2).漫延;延展。 清 魏源 《湖北隄防议》:“ 江 之在上世也,有七泽以漾之,有南 云 北 梦 ,八百里以分瀦之。夏秋潦盛,则游波宽衍,有所休息。”
《漢語大詞典》:夷泰
(1).平坦通畅。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开 不周 而出车兮,出九野之夷泰。”
(2).平和闲静。世说新语·雅量“ 王劭 王薈 共诣 宣武 ”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劭荟别传》:“ 薈 字 敬文 。丞相最小子,有清誉,夷泰无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