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席地而坐  拼音:xí dì ér zuò
古人铺席于地以为坐卧。后指就地坐下。《旧五代史。卷一三二。周书。世袭传一。李茂贞传》:「但御军整众,都无纪律,当食则造庖厨,往往席地而坐。」《文明小史》第三五回:「有上,带来的白兰地酒,慕政取出两瓶开了,大家席地而坐,一气饮尽。」
《国语辞典》:知今博古  拼音:zhī jīn bó gǔ
知识渊博,贯通古今。元。赵彦晖〈席上咏妓。万种妖娆套。油葫芦〉曲:「知今博古通三教,铁石人一见了也魂消。」
《国语辞典》:絮纸(絮纸)  拼音:xù zhǐ
处理蚕茧制造丝棉时,用棒捣烂,铺在竹席上,放入水中漂洗,此时在席上留下一层薄的纤维膜,称为「絮纸」。
《国语辞典》:果碟儿(果碟儿)  拼音:guǒ dié ér
筵席上用来盛放果食的小碟子。
《国语辞典》:餔菜  拼音:bù cài
在筵席上替客人夹菜称为「餔菜」。也作「布菜」、「布菜」。
《国语辞典》:决定权(决定权)  拼音:jué dìng quán
会议席上有二种意见,而又正反同数时,议长或主席加入裁决投票的权力。
《漢語大詞典》:捕醉仙
酒席上劝酒之具。似玩具中之不倒翁,置盘中转之,视其所指,酬之以酒。 宋 窦革 酒谱·酒令:“今之世酒令其类尤多,有捕醉仙者,为禺人转之以指席者。”
《國語辭典》:布让(佈讓)  拼音:bù ràng
席间劝客人用餐。《红楼梦》第三回:「旁边丫鬟执著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
《國語辭典》:布菜  拼音:bù cài
北平方言。指在筵席上,为客人夹菜。也作「餔菜」、「布菜」。
《國語辭典》:布菜(佈菜)  拼音:bù cài
北平方言。指在筵席上,为客人夹菜。《红楼梦》第四一回:「薛姨妈又命凤姐儿布了菜。」也作「布菜」、「餔菜」。
《國語辭典》:白席人  拼音:bái xí rén
北方民间在吉凶宴席上执礼的人。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筵会假赁》:「托盘,下请书,安排坐次,尊前执事,歌说劝酒,谓之『白席人』。」
《國語辭典》:打通关(打通關)  拼音:dǎ tōng guān
1.一种划拳的名目。酒宴之中,酒客与席上宾主逐一划拳,胜则过关,负则罚饮再划,如此全数通过,称为「打通关」。如:「他为人海派热情,每次宴会上总是找人划拳打通关。」《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叫来的相公搳拳打通关;五魁、八码,早已闹的烟雾尘天。」
2.一个人与同座众人顺次饮酒巡回一周。如:「他自恃酒量不错,便主动与席上诸客打通关。」
《漢語大詞典》:钉座梨(釘座梨)
指座席上受人敬慕者。旧唐书·崔远传:“ 远 文才清丽,风神峻整,人皆慕其为人,当时目为‘钉座梨’,言席上之珍也。”亦作“ 钉坐梨 ”。说郛卷三引 宋 马永易 实宾录:“ 崔远 有文而风致,世目为钉坐梨,言座所珍也。”
《漢語大詞典》:吃一看十
指筵席上菜肴丰富,但实际吃的少,摆着看的多。《明珠缘》第二回:“上面并排五席,乃是河、漕、监、抚、按五院,俱是吃一看十的筵席……左首雁翅三席是三司,右首雁翅三席乃 徐 、 潁 、 扬 三道,也是吃一看十的筵席。”
《漢語大詞典》:全福寿(全福壽)
旧时酒席上猜拳的一种游戏。双方各伸出五个指头,合成十个指头,叫“全福寿”。《冷眼观》二三回:“但是这全福寿猜拳一件事,我指下不甚了了。”亦称“ 全福手 ”。 鲁迅 《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点心有十样锦,……药有十全大补;猜拳有全福手、福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