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己见(己見)
个人的见解。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序目》:“以下据 亚斐那留斯 及 第勒 的解说,并略参己见。”
《国语辞典》:直抒己见(直抒己见)  拼音:zhí shū jǐ jiàn
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他针对问题的重点直抒己见,中肯而且精到,颇被大家认同。」
《国语辞典》:孤行己见(孤行己见)  拼音:gū xíng jǐ jiàn
坚持己见、一意孤行。如:「不听人劝告,孤行己见的人,终究会尝到苦头的。」也作「孤行己意」。
《高级汉语词典》:孤行己意,孤行己见  拼音:gū xíng jǐ yì, gū xíng jǐ jiàn
一味按照自己的意见行事,听不进不同意见
《國語辭典》:各抒己见(各抒己見)  拼音:gè shū jǐ jiàn
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镜花缘》第七四回:「据我主意,何不各抒己见出个式子,岂不新鲜些?」也作「各伸己风」、「各抒所见」。
《國語辭典》:各持己见(各持己見)  拼音:gè chí jǐ jiàn
各自坚持自己的看法。多指意见不能统一。如:「开会时,大家议论纷纷,各持己见,使得会议无法进行下去。」也作「各执己见」、「各执所见」。
《國語辭典》:各执己见(各執己見)  拼音:gè zhí jǐ jiàn
各自坚持自己的看法,多指意见不能统一。《喻世明言。卷三○。明悟禅师赶五戒》:「两人终日谈论,依旧各执己见,不相上下。」也作「各执所见」、「各持己见」。
《國語辭典》:固执己见(固執己見)  拼音:gù zhí jǐ jiàn
坚持己见,不肯变通。《宋史。卷四○八。陈宓传》:「固执己见,顿失人心。」
《国语辞典》:伏见(伏见)  拼音:fú jiàn
古代在下者对己见的谦词。《文选。曹植。求自试表》:「伏见所以行军用兵之势,可谓神妙矣。」《文选。张悛。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伏见吴平之初,明诏追录先贤,欲封其墓。」
《國語辭典》:固执(固執)  拼音:gù zhí
1.坚守不违背。《礼记。中庸》:「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汉书。卷八五。谷永杜邺传。谷永》:「无使素餐之吏久尸厚禄,以次贯行,固执无违。」
2.坚持己见,不肯变通。《红楼梦》第七八回:「你太固执了,正经再搬进来的为是,休为没要紧的事反疏远了亲戚。」《文明小史》第三六回:「你们恁样固执,我也没法,只得告辞了。」
《國語辭典》:自封  拼音:zì fēng
1.自求丰足。《国语。楚语上》:「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
2.为自己加封号。如:「他自封为专家,闻者莫不嗤之以鼻。」
3.自我限制、拘拘自守。如:「为人行事不应故步自封。」晋。庾阐 断酒戒:「子独区区,检情自封,无或口闭其味,而心驰其听者乎。」
《漢語大詞典》:客难(客難)
宾客的问难。亦为文体名。假设客人向自己诘问而进行答辩以申述己见的一种文体。始于 汉 东方朔 的《答客难》。事见汉书·东方朔传:“﹝ 朔 上书欲求试用﹞辞数万言,终不见用。 朔 因著论,设客难己,用位卑以自慰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自对问以来, 东方朔 效而广之,名为《客难》,託古慰志,疏而有辨。”对问,指 宋玉 《对楚王问》北史·文苑传·樊逊:“ 逊 尝服 东方朔 之言,‘陆沉世俗,避世 金马 ’,遂借 陆沈公子 为主人,拟《客难》,制《客诲》以自广。” 宋 张耒 《次韵秦观》:“十年 少游 兄,闭口受客难。”
《國語辭典》:异己(異己)  拼音:yì jǐ
意见、志趣和自己不同的人。《晋书。卷八三。殷顗传》:「顗见江绩亦以正直为仲堪所斥,知仲堪当逐异己。」《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世间有做宰相,树置心腹,专害异己。」
《漢語大詞典》:议状(議狀)
(1).论罪定刑的文书。《周礼·秋官·乡士》“羣士司刑皆在,各丽其灋,以议狱讼” 唐 贾公彦 疏:“致法行刑,当与议状相依也。”
(2).向上呈送的发表己见的文书。 宋 袁甫 《论流民札子》:“各上议状,不许联名,庶几人人得尽己见,免至雷同塞责。” 宋 范镇 东斋记事卷二:“其家奏嫡孙合与不合传重,下礼院议。於是 宋景文公 判太常, 不疑 、 次道 与予为礼官, 景文公 遂令三人各为议状。”
《國語辭典》:执拗(執拗)  拼音:zhí ào
1.固执而不顺从。《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因他性子执拗,主意一定,佛菩萨也劝他不转,人皆呼为『拗相公』。」《文明小史》第九回:「当下众绅士见本府如此执拗,就想置之不理,听其自然。」
2.阻挡、拦阻。《水浒传》第七二回:「李逵守死要去,那里执拗得他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