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小大由之  拼音:xiǎo dà yóu zhī
小事、大事皆须遵循礼节而行。语出《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后用以指或大或小都可以的意思。如:「此事小大由之,端看你如何处理!」
《国语辞典》:小怯大勇  拼音:xiǎo què dà yǒng
语本《东观汉记。卷一。世祖光武皇帝纪》:「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奇怪也。」形容人遇到小事情时表现怯懦,遇到大事时反而能勇敢镇静。如:「平常看他胆小又懦弱,没想到小怯大勇,在这次重要的谈判上居然表现得十分出色。」
《国语辞典》:小屈大伸  拼音:xiǎo qū dà shēn
在小事情上能委屈求全,在处理大事时便能大展抱负,有所作为。《歧路灯》第九六回:「闻已中副车,小屈大伸,将来飞腾云路。」也作「小屈大申」。
《国语辞典》:猿穴坏山(猿穴坏山)  拼音:yuán xuè guài shān
山岩崩坏是由于猿猴筑建巢穴。比喻忽略小事,将酿成大患。语本汉。孔融〈临终〉诗:「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
《国语辞典》:不算什么(不算什么)  拼音:bù suàn shén me
1.不足为奇、不足称道。如:「这不算什么,我哥哥的功夫比他好十倍!」
2.谦指自己的作为是小事一桩。如:「今天请的不算什么,改天再请各位上大馆子。」
《国语辞典》:打细算盘(打细算盘)  拼音:dǎ xì suàn pán
在小节小事上精打细算。《红楼梦》第四五回:「你们听听,我说了一句,他就疯了,说了两车的无赖泥腿市俗专会打细算盘分斤拨两的话出来。」也作「打小算盘」。
《国语辞典》:大器小用  拼音:dà qì xiǎo yòng
以大器皿来盛小物品。语本《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边让传》:「传曰:『函牛之鼎以亨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此言大器之于小用,固有所不宜也。」后比喻为有才能的人却只被用来处理小事。也作「大材小用」。
《国语辞典》:小场面(小场面)  拼音:xiǎo cháng miàn
形容易于掌握的小事、情况。如:「这种小场面,对经验丰富的你来说,算不了什么!」
《國語辭典》:割鸡焉用牛刀(割雞焉用牛刀)  拼音:gē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语出《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比喻处理小事,毋需大才。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则这割鸡焉用牛刀手,小将那消大帅收。」《封神演义》第四○回:「太师用兵多年,如今为何颠倒!料西歧不过是姜尚、黄飞虎等,『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漢語大詞典》:齑糟
虀是腌菜,糟是酒渣,比喻为琐碎小事唠叨不已。 明 沈周 《客座新闻·顾成章俚语》诗:“姑姑嫂嫂会虀糟,日日虀糟要八刀。”
《漢語大詞典》:即小见大(即小見大)
从小处或小事见到大道理。 鲁迅 《热风·即小见大》:“即小见大,我于是竟悟出一件长久不解的事来。”《人民文学》1977年第12期:“短篇小说的题材不怕‘小’,关键是在于要‘即小见大’,这就要看作家的思想水平和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工力了。”
《國語辭典》:鸡毛蒜皮(雞毛蒜皮)  拼音:jī máo suàn pí
比喻没价值的东西或不重要的小事。如:「他们夫妻俩常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
《國語辭典》:不拘小节(不拘小節)  拼音:bù jū xiǎo jié
不被生活上的细节所拘束。《隋书。卷四八。杨素传》:「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有一个人姓蒋名霆,表字震卿。本是儒家子弟,生来心性倜傥佻㒓,顽耍戏浪,不拘小节。」也作「不拘细行」、「不守细行」、「不守小节」。
《國語辭典》:不矜细行(不矜細行)  拼音:bù jīn xì xìng
不注意生活小节。《书经。旅獒》:「呜呼!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也作「不拘细行」。
《國語辭典》:材大难用(材大難用)  拼音:cái dà nán yòng
树木长得高大而不规则,没有实际用处。语本《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后用来比喻有才能者不遇其时,不受重用。也作「才大难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