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宅气(宅氣)
(1).寄托以灵秀之气。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让封第二表》:“仰缘大道方行,苍祇宅气。”
(2).住宅的风水。新唐书·方技传·杜生:“﹝有浮屠 泓 者﹞尝为 燕国公 张説 市宅,戒曰:‘无穿东北,王隅也!’他日见 説 曰:‘宅气索然,云何?’与 説 共视,隅有三坎丈餘。 泓 惊曰:‘公富贵一世而已,诸子将不终。’ 説 惧,将平之。”
《漢語大詞典》:寓谑(寓謔)
寄托或隐含戏谑之意。
《漢語大詞典》:俚赖(俚賴)
聊赖,寄托。 清 陈维嵩 《摸鱼儿·哭王生》词:“记年来,百无俚赖,聊将小令閒做。”
分類:寄托
《漢語大詞典》:旁寄
别有寄托。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七》:“又诗者,讽刺詼怪,连犿杂揉,旁寄高吟,未可为典正。”
分類:寄托
《漢語大詞典》:寄味
寄托情趣。 宋 苏轼 《答程全父推官书》:“僕焚毁笔砚已五年,尚寄味此学,随行有陶渊明集,陶写伊鬱,正赖此耳。”
《漢語大詞典》:寄系(寄係)
寄托维系。 郭沫若 《沸羹集·中国文艺界贺苏联抗战周年》:“全世界都在和法西斯恶魔鏖战中,全世界人类都在渴望能够早一日从法西斯恶魔的血手中得到解放,因而全人类的注意和希望,也都集中和寄系在 苏联 前线的胜利上面了。” 郭沫若 《少年时代·黑猫》:“在武夫专横之下,人的生命便寄系在一分颦笑之间。”
分類:寄托维系
《漢語大詞典》:寄搭
犹寄托,依附。朱子语类卷九四:“无气禀,性便无所寄撘了。”
分類:寄托依附
《漢語大詞典》:讥兴(譏興)
讽谕和寄托(某种含义)。 唐 顾陶 《〈唐诗类选〉序》:“或风韵标特,讥兴深远,虽已在他集,而汨没於未至者,亦復掇而取焉。”
《漢語大詞典》:寓姓
不用本姓,改用有寄托或隐含某种意义的姓氏。 清 钮琇 觚賸·河东君:“ 河东君 柳如是 名 是 ,一字 蘼芜 ,本名 爱 , 柳 其寓姓也。”
《漢語大詞典》:托物引类(託物引類)
谓援引类似的事物寄托己意。 宋 苏轼 《答黄鲁直书》:“《古风》二首,託物引类,真得古诗人之风,而 軾 非其人也。”亦作“託物连类。” 明 王祎 《书胡立三先生诗稿后》:“诗之为用,其託物连类,足以寓人不能宣之意;其引义止礼,足以感人不可遏之情。”
《漢語大詞典》:托物寓感(託物寓感)
假借外物寄托情感。 明 王祎 《慈竹堂记》:“夫奉亲致养者,孝子之私分;託物寓感者,仁人之至情。”
《漢語大詞典》:托物寓兴
假借外物寄托情致。
《國語辭典》:托之空言(託之空言)  拼音:tuō zhī kōng yán
空有言论而不能见诸行事。
《漢語大詞典》:托旨
寄托的旨趣。
分類:寄托旨趣
《漢語大詞典》:侂生
谓寄托生命。 鲁迅 《集外集拾遗·破恶声论》:“梦者自梦,觉者是之,则 中国 之人,庶赖此数硕士而不殄灭,国人之存者一, 中国 斯侂生于是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