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近易
《诗·郑风·东门之墠》“东门之墠,茹藘在阪” 毛 传:“男女之际近而易,则如东门之墠;远而难,则茹藘在阪。”后因以“近易”指便捷容易。 晋 葛洪 抱朴子·循本:“自非遁世而无闷,齐物於通塞者,安能弃近易而寻迂阔哉!”
分類:便捷容易
《漢語大詞典》:乌焉(烏焉)
乌、焉字形相似,容易致误。泛指文字讹误。事物异名录·书籍·书讹引 宋 董逌 《除正字谢启》:“乌焉混淆,鱼鲁杂揉。” 清 鲍廷博 《〈履斋示儿编〉跋》:“﹝ 卢文弨 、 孙志祖 ﹞互相讐勘,不特尽扫乌焉之误;於 履斋 千虑之失,亦时时有所纠正焉。”参见“ 乌焉成马 ”。
《國語辭典》:乌焉成马(烏焉成馬)  拼音:wū yān chéng mǎ
乌、焉、马三字形体相似,抄写时,易致讹误。「乌焉成马」形容文字因辗转抄写,易生讹误。如:「书经三写,乌焉成马。」
《國語辭典》:气性(氣性)  拼音:qì xìng
1.性情、脾气。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只是我那媳妇儿气性最不好惹的,既是他不肯招你儿子,教我怎好招你老人家。」《红楼梦》第三二回:「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
2.禀性、气质。《抱朴子。外篇。清鉴》:「或外候同而用意异,或气性殊而所务合。」汉。王充《论衡。无形》:「人以气为寿,形随气而动,气性不均,则于体不同。」
《漢語大詞典》:轻物(輕物)
(1).看不起人。吕氏春秋·骄恣:“亡国之主,必自骄,必自智,必轻物。自骄则简士,自智则专独,轻物则无备。” 高诱 注:“自谓有过人之智,故曰轻物。”《淮南子·齐俗训》:“敖世轻物,不污於俗,士之伉行也。”
(2).把事情看得很容易。荀子·大略:“志卑者轻物;轻物者不求助。” 杨倞 注:“物,事。”
《國語辭典》:发火(發火)  拼音:fā huǒ
1.起火。《三国志。卷五四。吴书。周瑜传》:「(黄)盖放诸船,同时发火。」
2.枪炮击发。如:「扳机虽然扣了,却没发火,看来这把手枪发生故障了。」
3.动怒、发脾气。如:「别惹他发火。」
《國語辭典》:娇贵(嬌貴)  拼音:jiāo guì
1.受到过分爱护。《红楼梦》第七四回:「这也有的常情,跟姑娘的丫头,原比别的娇贵些。」
2.因受宠而享有荣贵。唐。崔颢〈邯郸宫人怨〉诗:「岁岁年年奉欢宴,娇贵荣华谁不羡?」
3.形容物品容易损坏。如:「这玻璃艺品非常娇贵,一不小心就会破碎。」
《國語辭典》:薄弱  拼音:bó ruò
单薄柔弱。如:「意志薄弱」。汉。王充《论衡。气寿》:「寿短始生而死,未产而伤,禀之薄弱也。」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顾晚草之薄弱,仰青春之葳蕤。」
《國語辭典》:善感  拼音:shàn gǎn
容易引发感触。如:「多愁善感」。
《漢語大詞典》:槿艳(槿豔)
像槿花一样容易衰谢的美色。 唐 高彦休 唐阙史·韦进士见亡妓:“哀君情切,因来奉救。沤珠槿艳,不必多怀。”
《漢語大詞典》:运掌(運掌)
运用在手掌之中。比喻容易。语本孟子·公孙丑下:“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明 朱有燉 《义勇辞金》第一折:“凭着俺,取群雄,如运掌。”明史·李应昇传:“大臣捐私曲,则千里运掌。” 陈其美 《致黄克强书》:“乘机而起,积极进行,拨乱反正,殆如运掌。”
《国语辞典》:不费力(不费力)  拼音:bù fèi lì
比喻很容易。如:「我来执行这个企划案不费力。」《三国演义》第五一回:「二处城池,全不费力,皆属刘玄德矣。」《文明小史》第三○回:「我们师爷荐个家人丝毫不费力的。」
《國語辭典》:警醒  拼音:jǐng xǐng
1.警觉省悟。「醒」文献异文作「省」。《红楼梦》第一回:「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沦之苦。」
2.睡眠中易醒。《红楼梦》第七七回:「因晴雯睡卧警醒,且举动轻便,故夜间一应茶水起坐呼唤之任,悉皆委他一人。」
《國語辭典》:回手  拼音:huí shǒu
1.反手,转过身体去伸手。《红楼梦》第四四回:「说著,回手向头上拔下一根簪子来,向那ㄚ头嘴上乱戳。」《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两个骡夫帮著抬进房来放在炕上;回手又把衣裳包袱、装钱的鞘马子、吃食篓子、碗包等件拿进来。」
2.还击。《醒世姻缘传》第八九回:「杜乡约就有甚么不是,你骂他不回口,你打他不回手,这也就该罢了。」《文明小史》第二五回:「一定吃了人家两个耳光没有回手,所以那般动怒。」
3.旧时双方交易时,为了不使价格泄露,彼此握住对方手指以表示价钱。后泛指加价。《续孽海花》第四六回:「你老不给也不要紧,就是他们听见了要照样子的。你老回回手吧!」
《國語辭典》:脾气(脾氣)  拼音:pí qi
1.人的习性。《红楼梦》第一六回:「我们二爷那脾气,油锅里的钱还要找出来花呢,听见奶奶有了这个体己,他还不放心的花了呢。」《文明小史》第六○回:「既知这平中丞爱骨董的脾气,趁他生日,特特为为打发家人送一分礼。」
2.怒气。如:「发脾气」、「脾气大」。
《漢語大詞典》:善惑
容易困惑。 宋 曾巩 《思政堂记》:“夫接於人无穷,而使人善惑者,事也。”
分類:容易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