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凤凰池(鳳凰池)  拼音:fèng huáng chí
古代禁苑中池沼,为中书省所在地。唐。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唐。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期大明宫之作〉诗:「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也称为「凤池」。
《漢語大詞典》:燮调(燮調)
(1).协和,调理。 唐 黄滔 《祭右省李常侍洵》:“天子乃擢 王褒 为諫议,昇 孝若 於貂璫,前彰润色之功,后养燮调之业。” 宋 王禹偁 《和杨遂贺雨》:“燮调赖时相,感应由圣君。”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以赋罢相:“雨暘固自於天,感召岂无所主?儻燮调得人,则斯可有节。” 明 张居正 《谢免自陈疏》:“上不能燮调元化,佐明主以察璣衡;下不能振举宏纲,率群僚而修品式。”
(2).指宰相的政务。旧唐书·崔昭纬传:“擢於侍从之司,委以燮调之任。” 明 李东阳 《丙吉问牛》诗:“燮调知是三公职,只许当年 曲逆侯 。”
《漢語大詞典》:罢相(罷相)
罢免宰相官职。 唐 李适之 《罢相作》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箇来。”
《漢語大詞典》:元辅(元輔)
(1).重臣。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正体毓德於 少阳 ,王宰宣哲於元辅。” 李善 注引 班固 《涿邪山祝文》:“晄晄将军, 大汉 元辅。” 三国 魏 曹植 《任城王诔》:“昔二 虢 佐 文 , 旦 奭 翼 武 。於休我王, 魏 之元辅。”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长史 钟恶地 , 西漒羌 豪也,谓司马 乞宿云 曰:‘三弟纵横,势出王右,几亡国矣。吾二人位为元辅,岂得坐而视之!’” 胡三省 注:“长史、司马,府之元僚。”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一:“ 巨清 开国元辅,在 汉 臣中,必首推 范文肃公 文程 。”
(2).专指宰相。旧唐书·杜让能传:“卿位居元辅,与朕同休共戚,无宜避事。” 宋 王安石 《贺韩魏公启》:“越执鸿枢,遂躋元辅。” 清 唐甄 潜书·任相:“元辅才大功高,倚为股肱。”
分類:重臣宰相
《漢語大詞典》:谢娘(謝娘)
(1). 晋 王凝之 妻 谢道韫 有文才,后人因称才女为“谢娘”。 唐 韩翃 《送李舍人携家归江东觐省》诗:“承颜 陆郎 去,携手 谢娘 归。”参见“ 谢女解围 ”、“ 谢家咏雪 ”。
(2). 唐 宰相 李德裕 家 谢秋娘 为名歌妓。后因以“谢娘”泛指歌妓。 唐 李贺 《恼公》诗:“春迟 王子 态,鶯囀 谢娘 慵。” 唐 温庭筠 《归国遥》词:“ 谢娘 无限心田,晓屏山断续。” 郁达夫 《偶感》诗:“ 谢娘 偏有意,怜及白衣郎。”
《漢語大詞典》:出相
(1).产生宰相。 南朝 梁 虞羲 《敬赠萧咨议》诗之三:“相门出相,德门有德。” 唐 李商隐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收旗卧鼓相天子,相门出相光青史。”参见“ 出将 ”。
(2).出任为宰相。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一:“一日出相天下,则功被社稷,泽及生灵。”
(3).出丑的样子。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何不配与他了,也完了一件事,省得他做出许多馋劳喉急出相。”参见“ 出洋相 ”。
(4).有的书籍,书页上面是插图,下面是文字,谓之“出相”。 鲁迅 《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 宋 元 小说,有的是每页上图下说,却至今还有存留,就是所谓‘出相’; 明 清 以来,有卷头只画书中人物的,称为‘绣像’。”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死魂灵百图〉小引》:“知道和 中国 向来的‘出相’或‘绣像’有怎样的不同,或者能有可以取法之处。”
(5).旧时买妾买婢,由媒人带给买主看看,谓之“出相”。
《漢語大詞典》:出将(出將)
出外为统兵的将帅。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 汲黯 匡君切, 廉颇 出将频。直词才不世,雄略动如神。” 唐 戎昱 《观卫尚书九日对中使射破的》诗:“出将三朝贵,弯弓五善齐。腕迴金鏃满,的破緑弦低。” 宋 陆游 《徐稚山给事庆八十乐语》:“出将使指之荣,入奉色难之养。”
《國語辭典》:出洋相  拼音:chū yáng xiàng
出丑、闹笑话。如:「他好表现,却不自量力,结果出洋相、栽跟头。」
分類:出丑
《漢語大詞典》:坐论(坐論)
(1).坐而议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英雄:“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乃可以坐论,而不可以处事。” 刘昞 注:“智能坐论,而明不见机,何事务之能处!”
(2). 唐 五代 之制,宰相上殿议事,赐茶命坐,谓之坐论。至 宋 初,此制废。参阅 宋 钱惟演 《金坡遗事》
《漢語大詞典》:台符(臺符)
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 唐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泰阶,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 应劭 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下阶为士庶人。’”因以“台符”喻指宰相之职权如中阶,有承上启下之功用。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三:“左右置相,以总吾喉舌之司;东西分臺,以斡我钧衡之任。居中如鼎足之峙,承上若台符之联。”
朝廷的诏书。北史·元暹传:“﹝ 暹 ﹞欲规府人及商胡富人财物,诈一臺符,誑诸豪等,云欲加赏。一时屠戮,所有资财生口,悉没自入。”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嘉祐 八年, 丰城 李君仪 为 袁州 军事推官。明年,被臺符,权知 萍乡县 事。”
《國語辭典》:端揆  拼音:duān kuí
宰相。《南史。卷五七。沈约传》:「初,约久处端揆,有志台司,论者咸谓为宜。」
《漢語大詞典》:贤宰(賢宰)
(1).贤明的宰相。后汉书·左雄周举等传论:“ 陈蕃 、 杨秉 处称贤宰, 皇甫 、 张 、 段 出号名将。”说郛卷二四引 宋 孔平仲 《孔氏杂说》:“贤相亦可谓之贤宰。《左雄传论》曰: 陈蕃 、 杨秉 世称贤宰。”
(2).贤明的地方长官。 唐 张说 《至尉氏》诗:“吾兄昔兹邑,遗爱称贤宰。” 明 无心子《金雀记·寄书》:“因接恩官辞梓里,为因贤宰出都门。” 清 查慎行 《送同年张耦韩宰灵宝》诗:“神明世合推贤宰,悃愊君能復古风。”
《國語辭典》:相王  拼音:xiàng wáng
宰相封王者称为「相王」。《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法善时常察听妖祥,保护中宗相王及玄宗。」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五。相公》:「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若封王,则称相王。」
《國語辭典》:命相  拼音:mìng xiàng
1.命令三公辅政行事。《礼记。月令》:「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
2.任命宰相。《宋史。卷三五八。李纲传上》:「李纲为金人所恶,虽已命相,宜及其未至罢之。」
《國語辭典》:天老  拼音:tiān lǎo
天生毛发俱白的人。《品花宝鉴》第二回:「你不晓得我们还有个大姨子在家,是个天老,一头白发,那是不能嫁人的,差不多有三十岁了。」
《漢語大詞典》:东閤(東閤)
东向的小门。汉书·公孙弘传:“ 弘 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於是起客馆,开东閤以延贤人。” 王先谦 补注引 姚鼐 曰:“此閤是小门,不以贤者为吏属,别开门延之。”后汉书·周黄徐等传序:“ 东平王 苍 为驃骑将军,开东閤延贤俊。”后因以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之所。 唐 孟浩然 《题长安主人壁》诗:“久废南山田,谬陪东閤贤。” 唐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早岁思东閤,为邦属故园。”
《漢語大詞典》:开合(開合,開閤)
(1).分合。 晋 木华 《海赋》:“惊浪雷奔,骇水迸集。开合解会,瀼瀼湿湿。”
(2).开闭。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箇信口开合。” 黄宗英 《美丽的眼睛》:“她什么也不能吃,气管虽已接好,嘴部还不能开合,也难以下咽。”
(3).指诗文结构的铺展、收合等变化。 清 沈德潜 周準 《明诗别裁集·李梦阳》:“七言近体,开合动盪,不拘故方,準之 杜陵 ,几於具体。” 臧克家 《文不在长》:“ 王安石 的《读孟尝君传》,共九十字,驳成说,立己见,开合有度,层次分明。”
開閤:亦作“ 开阁 ”。 汉 公孙弘 为宰相,“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见汉书·公孙弘传。后以“开閤”指大臣礼贤爱士。 唐 刘禹锡 《答裴令公雪中讶白二十二与诸公不相访之什》诗:“玉树琼楼满眼新,的知开閤待诸賔。” 唐 邵谒 《论政》:“ 孙弘 不开阁, 丙吉 寧问牛。” 宋 曾巩 《回亳州知府谏议状》:“伏惟开阁之初,偃藩甚乐。”
边开边关。《收穫》1981年第4期:“忽听得北窗外有声响,好像滞重的大黑门在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