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当朝宰相(当朝宰相)  拼音:dāng cháo zǎi xiàng
当代宰相。《通俗常言疏證。朝署。当朝宰相》引《荆钗记剧》:「我想当朝宰相,招你为婿,也不玷辱了你。」
分类:当代宰相
《国语辞典》:风流宰相(风流宰相)  拼音:fēng liú zǎi xiàng
不拘守礼节法度的宰相。《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俭常谓人曰:『江左风流宰相,惟有谢安。』盖自况也。」
《分类字锦》:继踵宰相(继踵宰相)
后汉书杨震传论延光之间震为上相抗直方以临权枉先公道而后身名可谓怀王臣之节识所任之体矣遂累叶载德继踵宰相信哉积善之家必有馀庆先世韦平方之蔑矣注韦贤平当父子并相继为丞相
分类:贵盛
《漢語大詞典》:黑衣宰相
指 南朝 宋 释 慧琳 。南史·夷貊传上·天竺迦毗黎国:“﹝ 宋 沙门 慧琳 ﹞ 元嘉 中,遂参权要,朝庭大事皆与议焉…… 顗 ( 孔顗 )慨然曰:‘遂有黑衣宰相,可谓冠屨失所矣。’” 金 王若虚 《臣事实辨》:“ 琳 本道人,而幸主见知,遂参预朝廷之政,宾客填门,四方赠赂相系,至有黑衣宰相之称。”
《漢語大詞典》:白衣宰相
指宰相家属中身无名位而仗势擅权的人。新唐书·令狐滈传:“且 滈 居当时,谓之‘白衣宰相’。 滈 未尝举进士,而妄言已解,使天下谓无解及第,不已罔乎?”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六·称相:“ 令狐綯 为相,其子怙势,人称为‘白衣宰相’。”
《分类字锦》:八叶宰相(八叶宰相)
唐书萧瑀传赞自瑀逮遘凡八叶宰相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也
《國語辭典》:伴食宰相  拼音:bàn shí zǎi xiàng
讽刺不尽职、尸位素餐的高官。《旧唐书。卷九八。卢怀慎传》:「怀慎与紫微令姚崇对掌枢密,怀慎自以为吏道不及崇,每事皆推让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幼学琼林。卷一。文臣类》:「伴食宰相,卢怀慎居位无能。」也作「伴食中书」。
《分类字锦》:得宰相体(得宰相体)
言行录韩魏公为相曾公为亚相赵康靖欧阳公为参政凡事该政令则曰问集贤该典故则曰问东厅该文学则曰问西厅至于大事则自决之人以为得宰相体
分类:宰执
《分类字锦》:耻为宰相(耻为宰相)
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汲黯乐在郎署何武耻为宰相
分类:知耻
《漢語大詞典》:吃齑宰相
指 宋 范仲淹 。 仲淹 少时家贫,读书山寺,断虀块粥而食,官至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事见 江少虞 《宋朝事实类苑》卷九引 宋文莹 《湘山野录》。 清 黄景仁 《元夜独登天桥酒楼醉歌》:“然藜 太乙 游傍谁?吃虀宰相何人哉?”
《分类字锦》:权重宰相(权重宰相)
唐书朱敬则传迁正谏大夫兼修国史乃请高史官选以求名才侍中韦安石尝阅其史槁叹曰董狐何以加世人不知史官权重宰相宰相但能制生人史官兼制生死古之圣君贤臣所以畏惧者也
唐书朱敬则传迁正諌大夫兼修国史乃请高史官选以求名才侍中韦安石尝阅其藁史叹曰董狐何以加世人不知史官权重宰相宰相但能制生人史官兼制生死古之圣君贤臣所以畏惧者也
分类:馆阁
《漢語大詞典》:南宰相府
辽 代实行南北分治,设南北宰相府,南宰相府掌佐理军国大政。辽史·百官志一:“南宰相府,掌佐理军国之大政。”
《漢語大詞典》:内八府宰相
元 代职官名。 元 置内八府宰相八员,例以勋贵国戚的子弟充任,掌诸王朝觐宾礼;遇有诏令,则与 蒙古 翰林院官共同译写润色。因其贵似侍中,其近似门下,故称,实非宰相之职。其秩视二品。参阅元史·百官志三、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内八府宰相
《漢語大詞典》:内宰相
唐 王琚 常参与重要政事,当时号“内宰相”。旧唐书·王琚传:“ 琚 在帷幄之侧,常参闻大政,时人谓之‘内宰相’,无有比者。”
《國語辭典》:山中宰相  拼音: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南朝梁陶弘景隐居句曲山,朝廷礼聘不出,武帝遇有国家大事,经常前往咨询请教,时人称之为「山中宰相」。典出《南史。卷七六。隐逸传下。陶弘景传》。后亦以山中宰相称空有宰相之才而不为当世所用的人。《宋史。卷四五八。隐逸传中。邓考甫传》:「予自谓山中宰相,虚有其才也;自谓文昌先生,虚有其词也。不得大用于盛世,亦无憾焉,盖有天命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