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显密(顯密)
(1).谓官位显赫而参与机密。南史·谢晦传:“弟年始三十,志用凡近,位任显密,福过灾生。”
(2).指佛教显、密二教派。 宋 赞宁 等宋高僧传·译经三·唐京师满月:“此务所司,先宗译主,即賫叶之三藏明练显密二教者充之。” 清 龚自珍 《诵得生净土陀罗尼记数簿书后》:“显密不二门,此陀罗尼即一切陀罗尼,诵之即是诵大小《弥陀》诸经,即是诵《法华经》,亦即是诵一切经,十方三世佛经。”
《漢語大詞典》:位遇
官位和待遇。南史·殷景仁传:“ 湛 既入,以 景仁 位遇本不踰己,一旦居前,意甚愤愤。” 明 李东阳 《夏忠靖公传》:“位遇隆重,礼絶羣僚。”
分類:官位待遇
《漢語大詞典》:颁官(頒官)
赐授官位。后汉书·皇后纪序:“颁官分务,各有典司。女史彤笔,记功书过。”
分類:官位
《漢語大詞典》:缨绶(纓綬)
冠带与印绶。借指官位。 唐 张说 《游洞庭湖湘》诗之二:“城池自縶笼,缨綬为徽纆。” 宋 苏轼 《祭柳子玉文》:“慨然怀归,投弃缨綬。”
《漢語大詞典》:吃饭处(吃飯處)
亦作“喫饭处”。 借以维持生活的处所。指职位或官位、爵位。新五代史·安叔千传:“ 德光 劳曰:‘……吾今至此,当与汝一喫饭处。’ 叔千 再拜。乃以为 镇国军 节度使。”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契丹:“孙儿但勿忧,管取一喫饭处。”
《漢語大詞典》:散位
闲散的官位。左传·文公十二年“ 秦 获 穿 也,获一卿也” 晋 杜预 注:“ 僖 三十三年, 晋侯 以一命命 郤缺 为卿,不在军帅之数,然则 晋 自有散位从卿者。”《宋书·周朗传》:“使官称事立,人称官置,无空树散位,繁进冗人。”旧唐书·穆宁传:“ 寧 强毅不能事权贵,执政者以为不附己,且惮其难制,故处之散位。”
分類:闲散官位
《國語辭典》:国冠(國冠)  拼音:guó guān
一国之冠,指官员中的最高地位。《史记。卷四○。楚世家》:「今君已为令尹矣,此国冠之上。」
分類:国中官位
《漢語大詞典》:叨位
忝居官位。明史·徐汧传:“ 福王 召 汧 为少詹事。 汧 以国破君亡,臣子不当叨位。”
分類:居官官位
《漢語大詞典》:盗恩(盜恩)
谓诈取官位或赏赐。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六年:“﹝ 李惟简 ﹞以为边将当谨守备,蓄财穀以待寇,不当覩小利,起事盗恩。” 胡三省 注:“生事邀功,窃取官赏,是为盗恩。”
《國語辭典》:禄蠹(祿蠹)  拼音:lù dù
比喻热中追求官禄的人。《红楼梦》第一九回:「读书上进的人,你就起个名字,叫做『禄蠹』。」
《漢語大詞典》:位地
官位门第。《后汉书·杨终传》:“今君位地尊重,海内所望,岂可不临深履薄,以为至戒!”北史·文苑传·王褒:“ 襃 既名家,文学优赡,当时咸共推挹……而愈自谦损,不以位地矜物,时论称之。”
分類:官位门第
《漢語大詞典》:王班
犹朝班。朝臣官位的班列。 宋 王安石 《答曾子固南丰道中所寄》诗:“不卹我躬瘁,乃嗟天泽慳。令人念公卿,燁燁趋王班。”
《漢語大詞典》:顿官(頓官)
古代为安置冗员而设的无实职的官位。旧唐书·德宗纪上:“府、县置顿官,考满日放选。”
《漢語大詞典》:轩裘(軒裘)
轩车和衣裘。借指官位爵禄。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册命重光,轩裘代袭。”一本作“ 轩裳 ”。 唐 张说 《韦谯公挽歌》之二:“歌舞侯家艳,轩裘戚里光。”
《漢語大詞典》:袭荫(襲廕)
见“ 袭荫 ”。
封建时代,子孙承继先祖的官位爵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