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藉草枕块(藉草枕块)  拼音:jiè cǎo zhěn kuài
旧时孝子守丧的仪制。以草铺地,以石块为枕头做为卧铺。《红楼梦》第六四回:「贾珍、贾蓉此时为礼法所拘,不免在灵旁藉草枕块,恨苦居丧。」
《國語辭典》:哀杖  拼音:āi zhàng
丧礼中,孝子因哀痛过深不能自持,须靠手杖扶持,这根手杖称为「哀杖」。
《國語辭典》:啜菽饮水(啜菽飲水)  拼音:chuò shú yǐn shuǐ
吃豆粥,喝清水。形容家贫而孝子曲尽孝心。《礼记。檀弓下》:「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唐。王勃 倬彼我系诗:「夫岂不怀?高山仰止,愿言毓德,啜菽饮水。」后亦指生活清苦,饮食粗简。宋。司马光 辞知制诰第七状:「臣生负大罪,死负馀愧。虽进极荣显,不若啜菽饮水,长为布衣也。」也作「饮水啜菽」、「饮水食菽」。
《漢語大詞典》:求忠出孝
谓寻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语本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 孔子 曰:‘事亲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门。’” 南朝 梁元帝 《上忠臣传表》:“资父事君,实曰严敬,求忠出孝,义兼臣子。”
《國語辭典》:老莱娱亲(老萊娛親)  拼音:lǎo lái yú qīn
老莱子性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彩衣,作婴儿嬉戏的样子逗父母高兴。后用以比喻孝养父母。参见「戏䌽娱亲」条。
《漢語大詞典》:老莱衣(老萊衣)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后因用“老莱衣”为孝养父母之词。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兵戈不见 老莱 衣,嘆息人间万事非。” 宋 梅尧臣 《寒食前一日陪希深远游大字院》诗:“闻过少傅宅,喜见 老莱 衣。” 明 何景明 《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 清 赵翼 《石庵还朝口占送别》:“白头犹著 老莱 衣,假满还朝四牡騑。”
《國語辭典》:哭丧棒(哭喪棒)  拼音:kū sāng bàng
丧家出殡时,孝子所执的竹棒。《西游记》第三二回:「那个哭丧棒重,擦一擦儿皮塌,挽一挽儿筋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他可不要到我衙门里来娶,他踩进我辕门,我便拿哭丧棒打出来。」也称为「哭竹棒」。
《國語辭典》:麻线道(麻線道)  拼音:má xiàn dào
像麻线一样细长的窄路。比喻孤独难行的黄泉路。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小的每多谢承,本待麻线道上不和你一处行。」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做的鬼到黄泉,我和你麻线道儿上不相见。」
《漢語大詞典》:陆绩怀橘(陸績懷橘)
元 郭居业 《二十四孝》所记孝子事迹之一。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陆绩 怀橘’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参见“ 陆氏橘 ”。
分類:孝子事迹
《漢語大詞典》:陆氏橘(陸氏橘)
三国志·吴志·陆绩传:“ 绩 年六岁,於 九江 见 袁术 。 术 出橘, 绩 怀三枚,去,拜辞堕地, 术 谓曰:‘ 陆郎 作宾客而怀橘乎?’ 绩 跪答曰:‘欲归遗母。’ 术 大奇之。”后因以“陆氏橘”为怀以遗母之物,作为孝亲之典。 唐 岑参 《送许员外江外置常平仓》诗:“仍怀 陆氏 橘,归献老亲尝。”
分類:孝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