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丘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已而已而
  
接舆歌
 
接舆狂
 
接舆醉
 
楚人凤
  
楚狂接舆
 
楚狂紫
    
笑孔丘
 
葛凤
 
行歌叹凤
 
衰凤
   
凤兮
 
凤兮凤
  
凤衰

相关人物
孔子
 
楚狂

参考典故
凤来仪


《论语注疏·微子》~65~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尘外遐举笺》〈历代高隐姓氏·陆通〉~996~
陆通,字接舆,楚人也,好养性,躬耕以为食。楚昭王时,通见楚政无常,乃佯狂不仕,故时人谓之楚狂。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有,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迷阳!迷阳!无伤吾行。吾行却曲,无伤吾足。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孔子下车,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子罕》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简释

接舆狂:咏隐士或狂者。五代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世随渔父醉,身效接舆狂。”


例句

狂歌问夫子,夫子莫能陈。 储光羲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莫学楚狂隳姓字,知音还有子期听。 元孚 送李四校书

高歌一曲垂鞭去,尽日无人识楚狂。 吴融 宝灵县西测津

楚客早闻歌凤德,刘琨休更舞鸡声。 吴融 萧县道中

还知谢客名先重,肯为诗篇问楚狂。 周贺 寺居寄杨侍御

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孟浩然 山中逢道士云公

凤兮且莫叹,鲤也会闻诗。 孟郊 子庆诗

相如曾作凤兮吟,昔被文君会此音。 孙玄照 琴中歌赠王仙仙

偷归瓮间卧,逢个楚狂来。 戴叔伦 答崔载华

泣麟犹委吏,歌凤更佯狂。 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从来叔夜懒,非是接舆狂。 李端 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

凤兮衰已尽,犬也吠何繁。 李群玉 吾道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 李隆基 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 李颀 杂兴

接舆还入楚,王粲不归秦。 杜甫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更置盈尊酒,时时醉楚狂。 权德舆 题邵端公林亭

楚国有狂夫,茫然无心想。散发不冠带,行歌南陌上。孔丘与之言,仁义莫能奖。 王维 偶然作六首

植福祠迦叶,求仁笑孔丘。 王维 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得道殊秦佚,隳名似楚狂。 皎然 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

治书招远意,知共楚狂行。 皎然 奉酬袁使君西楼钱秦山人与昼同赴李侍御招三韵

狂歌欲叹凤,失路反占龟。 卢照邻 山行寄刘李二参军

荆山璞在终应识,楚国人知不是狂。 窦庠 酬谢韦卿二十五兄俯赠辄敢书情

宣父道高休叹凤,武侯才大本吟龙。 罗隐 淮南送李司空朝觐

楚狂身世恨情多,似病如忧正是魔。 钱起 早夏

念与楚狂子,悠悠白云期。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三

凤歌空有问,龙性讵能驯。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

世随渔父醉,身效接舆狂。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归来满把如渑酒,何用伤时叹凤兮。 韦庄 鄠杜旧居二首

淋漓满襟袖,更发楚狂歌。 韩偓 答友人见寄酒

燕侠冰霜难狎近,楚狂锋刃触凡愚。 韩偓 赠湖南李思齐处士

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 韩愈 芍药歌

莫怪狂人游楚国,莲花只在淤泥生。 顾况 寻僧二首之二

接舆亦是狂歌者,更就将军乞一声。 顾况 赠韦清将军

鲁圣虚泣鳞,楚狂浪歌凤。 鲍溶 寓兴

典故 
孔丘

相关人物
孔子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閒,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其后定公以孔子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则之。由中都宰为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古者诗三千馀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例句

孔丘贵仁义,老氏好无为。 储光羲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卒卒周姬旦,栖栖鲁孔丘。 刘希夷 故园置酒

君看我才能,何似鲁仲尼。大圣犹不遇,小儒安足悲。 李白 书怀赠南陵常赞府

时命或大缪,仲尼将奈何。 李白 纪南陵题五松山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李白 临路歌

礼乐囚姬旦,诗书缚孔丘。 王绩 赠程处士

典故
蹠行仁义孔丘非

相关人物
孔子
 
盗蹠


《庄子集释》卷四中〈外篇·胠箧〉~346~
故蹠之徒问于蹠曰:「盗亦有道乎?」蹠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
《国语辞典》:孔丘  拼音:kǒng qiū
人名。(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也称为「孔子」。
《國語辭典》:仲父  拼音:zhòng fǔ
1.称谓。古称父亲的大弟。
2.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故称为「仲父」。
3.齐桓公对管仲的尊称。《荀子。仲尼》:「倓然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遂立以为仲父。」
4.秦始皇对吕不韦的尊称。《史记。卷八五。吕不韦传》:「庄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
5.晋人对王导的尊称。《晋书。卷六五。王导传》:「时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导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克己励节……朝野倾心,号为仲父。」
《漢語大詞典》:轲丘(軻丘)
孟轲 与 孔丘 的并称。 宋 欧阳修 《怀嵩楼晚饮示徐无党无逸》诗:“引伸无穷极,卒敛以 軻 丘 。” 宋 苏轼 《送晁美叔发运右司年兄赴阙》诗:“ 醉翁 遣我与子游,翁如 退之 蹈 軻 丘 。” 宋 陆游 《老学庵自规》诗:“始乎为善士,终可蹈 軻 丘 。”
分類:孟轲孔丘
《漢語大詞典》:阳丘(陽丘)
(1).祭坛。在平坦的地上用土筑的高台。释名·释丘:“丘高曰阳丘,体高近阳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北齐南郊乐歌》:“阳丘既畅,大典逾光。”
(2). 老子 和 孔丘 的并称。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 王 许 不足以为匹, 阳 丘 岂能与比踪。” 陈伯君 校注:“史记·老子列传:‘姓 李 氏,名 耳 ,字 伯阳 。’ 丘 , 孔丘 。”
《漢語大詞典》:盗丘(盜丘)
对 孔丘 的贬称。庄子·盗跖:“盗莫大於子。天下何故不谓子为 盗丘 ,而乃谓我为 盗跖 ?”
分類:孔丘贬称
《漢語大詞典》:丘轲(丘軻)
孔丘 和 孟轲 的并称。 唐 韩愈 《石鼓歌》:“方今太平无事日,柄任儒术崇 丘 軻 。” 唐 罗隐 《水边偶题》诗:“穷似 丘 軻 休叹息,达如 周 召 亦尘埃。” 宋 王禹偁 《赠刘仲堪》诗:“ 丘 軻 有堂奥,试脚到堦砌; 杨 墨 恣荒榛,挥手欲芟薙。”
分類:孔丘孟轲
《漢語大詞典》:家丘
亦作“ 家邱 ”。“ 东家丘 ”的省称。 即 孔丘 。常以比拟尚未为人所知的博识君子。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怪乃轻其家 丘 ,谓为倩人。” 张铣 注:“ 鲁 人不识 孔丘 圣人,乃云:我东家 丘 者,吾知之矣。言轻 孔丘 也。” 唐 高适 《别从甥万盈》诗:“诸生曰 万盈 ,四十乃知名。宅相予偏重,家 丘 人莫轻。” 章炳麟 《论汉字统一会》:“黜我崇彼,所谓轻其家邱者矣。”参见“ 东家丘 ”。
《漢語大詞典》:东家丘(東家丘)
《孔子家语》载, 孔丘 的西邻不知 孔丘 的才学出众,轻蔑地称之为“东家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所以 鲁 人谓 孔子 为东家 丘 。” 唐 李白 《送薛九被谗去鲁》诗:“ 宋 人不辨玉, 鲁 贱东家 丘 。” 宋 陈善 扪虱新话·传记夫子神怪:“夫子方无恙之日,伐木於 宋 ,削迹於 卫 ,穷於 商 周 ,阨於 陈 蔡 ,人以为是东家 丘 也。”后常用为才高而不被世人所识者的典故。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 裴松之 注引《邴原别传》:“ 崧 曰:‘ 郑君 学览古今,博闻彊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躡屣千里,所谓以 郑 为东家 丘 者也。’ 原 曰:‘君谓僕以 郑 为东家 丘 ,君以僕为西家愚夫耶?’”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唐人选唐诗:“余谓 李 杜 诸人在今日则光芒万丈矣,在当日亦东家 丘 耳。或遭摈弃,初不足怪。”亦省称“ 东丘 ”。 唐 严维 《馀姚祗役奉简鲍参军》:“知己欲依 何水部 ,乡人今正贱东 丘 。”
《漢語大詞典》:凤歌(鳳歌)
(1).据《论语·微子》载: 孔丘 到 楚国 去, 楚 狂 接舆 唱着“凤兮”之歌讽刺 孔丘 ,走过 孔丘 车前。后即用“凤歌”指狂人之歌。 唐 陈子昂 《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寄》诗:“凤歌空有问,龙性詎能驯。” 唐 李白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我本 楚 狂人,凤歌笑 孔丘 。”
(2).凤鸣声。 南朝 宋 鲍照 《白云》诗:“凤歌出云闕,龙驾戾 蓬山 。”
(3).形容箫笙等的吹奏声。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问女童队》:“凤歌谐律,方资燕俎之欢;鷺羽分庭,忽集寿山之下。”
《漢語大詞典》:东家丘(東家丘)
《孔子家语》载, 孔丘 的西邻不知 孔丘 的才学出众,轻蔑地称之为“东家丘”。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世人多蔽,贵耳贱目,重遥轻近,少长周旋,如有贤哲,每相狎侮,所以 鲁 人谓 孔子 为东家 丘 。” 唐 李白 《送薛九被谗去鲁》诗:“ 宋 人不辨玉, 鲁 贱东家 丘 。” 宋 陈善 扪虱新话·传记夫子神怪:“夫子方无恙之日,伐木於 宋 ,削迹於 卫 ,穷於 商 周 ,阨於 陈 蔡 ,人以为是东家 丘 也。”后常用为才高而不被世人所识者的典故。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 裴松之 注引《邴原别传》:“ 崧 曰:‘ 郑君 学览古今,博闻彊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君乃舍之躡屣千里,所谓以 郑 为东家 丘 者也。’ 原 曰:‘君谓僕以 郑 为东家 丘 ,君以僕为西家愚夫耶?’”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唐人选唐诗:“余谓 李 杜 诸人在今日则光芒万丈矣,在当日亦东家 丘 耳。或遭摈弃,初不足怪。”亦省称“ 东丘 ”。 唐 严维 《馀姚祗役奉简鲍参军》:“知己欲依 何水部 ,乡人今正贱东 丘 。”
《漢語大詞典》:丘门(丘門)
(1). 孔 门。指 孔丘 的门下。列子·仲尼:“乃反 丘 门,絃歌诵书,终身不輟。”
(2).泛指儒者之门。 唐 刘长卿 《寄万州崔使君》诗:“ 丘 门多白首, 蜀 郡满青襟。” 唐 陆畅 《陕州逢窦巩同宿寄江韦协律》诗:“共出 丘 门岁九霜,相逢悽愴对离觴。” 唐 黄滔 《祭司勋孙郎中》:“ 滔 早于輦轂,歷践轩墙。旋振羽于 丘 门,获陪尘于 阮 巷。”
《漢語大詞典》:丘旦
孔丘 、 姬旦 的并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日就月将,则德立道备,乃可以正梦乎 丘 旦 。”《梁书·处士传·阮孝绪》:“ 丘 旦 将存其跡,故宜权晦其本; 老 庄 但明其本,亦宜深抑其跡。”
分類:孔丘
《漢語大詞典》:丘盖(丘蓋)
不知;阙如。汉书·儒林传·王式:“试诵説,有法,丘盖不言。” 颜师古 注:“ 苏林 曰:‘丘盖不言,不知之意也。’ 如淳 曰:‘ 齐 俗以不知为丘。’” 章炳麟 《〈新方言〉序》:“然自 戴 、 段 、 王 、 郝 以降,小学声均,炳焉復于保氏,其以説解典策,滐然理解,独于今世方言丘盖如也。”按,论语·子路:“子曰:‘野哉 由 也!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闕如也。’” 孔丘 主不知者则阙如,故以“丘盖”为不知或空缺之词。
《漢語大詞典》:叹凤(歎鳳)
谓生不逢时。典出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 河 不出图,吾已矣夫!’”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循叹凤之远图,宗获麟之遗制。” 唐玄宗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诗:“叹凤嗟身否,伤麟悲道穷。” 宋 王禹偁 《酬安秘丞见长歌》:“ 有周 道衰犹叹凤,天公留得归皇 宋 。”
分類:生不逢时
《國語辭典》:接舆(接輿)  拼音:jiē yú
春秋时楚国隐士陆通的字。
《國語辭典》:楚狂  拼音:chǔ kuáng
春秋时楚国的隐士陆通。字接舆,因见楚昭王时政治混乱,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后泛称佯狂者或狂放不拘的人。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分類:邢炳
《漢語大詞典》:歌凤(歌鳳)
论语·微子:“ 楚 狂 接舆 歌而过 孔子 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后遂以“歌凤”为避世隐居之典。 汉 扬雄 《法言·渊骞》:“欲去而恐罹害者也, 箕子 之《洪范》、 接舆 之歌凤也哉!” 唐 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泣麟犹委吏,歌凤更佯狂。” 清 钱谦益 《费县道中》诗之一:“歌凤有人供放逐,鬭鸡无相繫安危。”
分類:避世隐居
《漢語大詞典》:狂接舆(狂接輿)
接舆 , 春秋 楚国 人,佯狂避世,故称。庄子·应帝王:“ 肩吾 见 狂接舆 。”
《國語辭典》:狂歌  拼音:kuáng gē
纵情高歌。唐。白居易〈狂歌词〉:「劝君酒杯满,听我狂歌词。」《三国演义》第三六回:「庶故作狂歌于市,以动使君;幸蒙不弃,即赐重用。」
《漢語大詞典》:迷阳(迷陽)
无所用心;诈狂。《庄子·人间世》:“迷阳迷阳,无伤吾行。” 郭象 注:“迷阳,犹亡阳也。亡阳任独,不荡於外,则吾行全矣。” 成玄英 疏:“迷,亡也;阳,明也……宜放独任之无为,忘遣应物之明智。”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曰:“迷阳,伏阳也,言诈狂。”一说,谓有刺的小灌木。 王先谦 集解:“谓棘刺也,生於山野,践之伤足,至今吾 楚 舆夫遇之犹呼迷阳踢也。” 金 党怀英 《寄贾因叔》诗:“鶉居鷇食两迷阳,四十犹贪桂子香。” 清 钱谦益 《恭谒孔林先圣庙一百韵》:“累紲吾穷矣,迷阳遂已而。” 清 黄遵宪 《放歌》:“迷阳迷阳伤吾足,岂能絶漠渡磧远勒《燕然铭》。” 鲁迅 《集外集拾遗·秋夜有感》:“ 望帝 终教芳草变,迷阳聊饰大田荒。”
《漢語大詞典》:陆通歌凤(陸通歌鳳)
论语·微子:“ 楚 狂 接舆 歌而过 孔子 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后遂以“陆通歌凤”为避世隐居的典故。 唐 元稹 《放言》诗之四:“ 宁戚 饭牛图底事? 陆通 歌凤也无端。”
分類:避世隐居
《國語辭典》:仲尼  拼音:zhòng ní
孔子字仲尼。参见「孔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