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佃契  拼音:diàn qì
佃农租耕土地时,与地主所订的书面或口头契约。
《國語辭典》:点纸(點紙)  拼音:diǎn zhǐ
在文件上按指印签押。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则您那官吏每忒狠毒,将我这百姓每忒凌虐,葫芦提点纸将我罪名招。」
《漢語大詞典》:赁约(賃約)
租借契约。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狐报仇:“云自 闽 宦北归,欲假舘栖眷属,如蒙见允,明日谨奉赁约,贄以 闽 币名果,皆先时方物。”
分類:租借契约
《漢語大詞典》:牛券
买卖牛的契约。 宋 陆游 《春晚村居杂赋绝句》:“朝书牛券拈枯笔,暮祭蚕神酌冻醪。”
分類:买卖契约
《國語辭典》:指摹  拼音:zhǐ mó
用手指按捺出的指纹。如:「如果忘了带印鉴来,用指摹代替也可以。」也作「指模」。
《漢語大詞典》:印契钱(印契錢)
宋 代商税的一种。民间典卖田宅,限两月内赴官府在契约上加盖官府印信,并交纳印契钱。文献通考·征榷六:“ 宋太祖 开寳 二年,始收民印契钱,令民典卖田宅,输钱印契、税契,限两月。”
《國語辭典》:债务人(債務人)  拼音:zhài wù rén
负有以金钱或劳力偿还债务的人。
《國語辭典》:债权人(債權人)  拼音:zhài quán rén
对于特定的人得依法要求其以金钱或劳力偿还债务权利的人,称为债权人。
《國語辭典》:债权人(債權人)  拼音:zhài quán rén
对于特定的人得依法要求其以金钱或劳力偿还债务权利的人,称为债权人。
《國語辭典》:债务人(債務人)  拼音:zhài wù rén
负有以金钱或劳力偿还债务的人。
《國語辭典》:委托书(委託書)  拼音:wěi tuō shū
委托他人代理行使本人合法权益的文书。
《國語辭典》:稳操左券(穩操左券)  拼音:wěn cāo zuǒ quàn
古时将契约分成左右二联,左券为索债的凭證。稳操左券形容做事时,很有成功获胜的把握。
《國語辭典》:条款(條款)  拼音:tiáo kuǎn
1.关于法律内容的陈列方式,如条、项、款、目。
2.法律用语中称法令、条约、契约或文件中所订定之事项。《东周列国志》第八七回:「卫鞅于是定变法之令,将条款呈上孝公,商议停当。」
3.社会通行不成文的习惯。《水浒传》第二一回:「自古道:『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正犯著条款。」
《国语辞典》:聘用人员(聘用人员)  拼音:pìn yòng rén yuán
为了适应各机关业务的需要,以契约方式定期聘用的专业或技术人员。如:「这件工程用了很多聘用人员。」
《国语辞典》:使用借贷(使用借贷)  拼音:shǐ yòng jiè dài
为当事人一方以物交付他方,而约定他方于无偿使用后返还其物之契约。
《国语辞典》:随意契约(随意契约)  拼音:suí yì qì yuē
法律上并无特别规定,而由双方当事人的自由意思缔结的契约。
《国语辞典》:双务契约(双务契约)  拼音:shuāng wù qì yuē
法律上指当事人双方互负有对价关系之债务的契约。如买卖契约、雇佣契约等。即一方债务不发生,他方亦不发生;一方不履行时,他方得拒绝履行;一方因不可归责于己之事由,致免给付义务时,他方倘亦无可归责者,亦免对待给付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