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星图(星圖)  拼音:xīng tú
依照天体位置绘制而成的图,犹如地图绘制地球表面。
《國語辭典》:星球  拼音:xīng qiú
宇宙中的星体,由于多呈圆球形,故称为「星球」。
《漢語大詞典》:星毬
(1).亦作“ 星球 ”。荔枝品种之一。 宋 张元干 《诉衷情》词:“星毬何在,鹤顶长丹,谁寄南风?” 宋 陆游 《莆阳饷荔子》:“星球皱玉虽奇品,终忆 戎州 緑荔枝。”
(2).绣球灯。 明 陈大声《春词》:“盃深劝,歌慢演,星毬高转舞腰旋。” 清 陈维嵩 《春从天上来·壬子元夕》词:“回思春桥夜市,对盏盏星毬、扇扇银屏。”
《國語辭典》:光年  拼音:guāng nián
长度单位。光线在真空中前进一年的距离,大约为十兆公里。
《漢語大詞典》:玄运(玄運)
(1).天体运行;天体的运行。《淮南子·览冥训》:“日行月动,星燿而玄运。” 高诱 注:“玄,天也;运,行也。”梁书·张率传:“背清都而日行,指云郊而玄运。” 明 高启 《君子有所思行》:“玄运有恒旋,盛时无久层。”
(2).犹天命。 晋 郗超 《奉法要》:“宿缘玄运,信同四时。其来不可御,其去不能止。”北齐书·文宣纪论:“ 东魏 之地,举世乐推,曾未期月,玄运集已。”
《漢語大詞典》:测天(測天)
(1).观测天文。 汉 刘向 说苑·权谋:“众人之智,可以测天,兼听独断,惟在一人。”宋史·天文志一:“ 汉 马融 有云:‘上天之体不可得知,测天之事见於经者,惟有璣衡一事。’” 明 冯时可 雨航杂录卷上:“ 汉 儒之於经,臺史之测天也,不能尽天,而观象者莫能废。”
(2).现为航海和航空用语,指船舶或飞机驾驶员在航行中观测天体,以求出船舶或飞机的地理坐标的方法。如海船上一般用六分仪观测日、月、星辰等天体的高度,定出当时船位的经纬度。
《國語辭典》:行星  拼音:xíng xīng
1.依一定轨道绕行太阳的球形天体,其重力足以清空轨道上的其他天体。由于反射阳光而发光,依照轨道离太阳由近而远,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与海王星。
2.绕行其他恒星周围的类似天体。
《漢語大詞典》:轩天(軒天)
(1).古代解释天体的一种学说。认为天体北高南低,若车之轩。 唐 李淳风 乙巳占·天象:“论天体象者,凡有八家:一曰浑天,即今所载 张衡 《灵宪》是也……四曰轩天, 姚信 所説。”
(2).高达青天。 明 瞿士达 《重修于公祠记》:“乃知上帝之所顾怀,不在磊磊轩天之奇,而在循循务民之事。”
《漢語大詞典》:星位
(1).星宿在天上的地位。旧时认为星位决定人们的贫富尊卑。 汉 王充 论衡·命义:“﹝人﹞贵或秩有高下,富或貲有多少,皆星位尊卑大小之所授也。” 唐 杨浚 《赠李郎中》诗:“礼乐风流美,光华星位尊。”宋史·礼志六:“至於兆风师於国城东北,兆雨师於国城西北,司中、司命於国城西北亥地,则是各从其星位而不以气类也。”
(2).指星辰在天体的位置。隋书·天文志上:“乃命 庾季才 等,参校 周 、 齐 、 梁 、 陈 及 祖暅 、 孙僧化 官私旧图,刊其大小,正彼疎密,依準三家星位,以为盖图。”
《國語辭典》:公转(公轉)  拼音:gōng zhuàn
一个天体绕著另一个天体转动。如太阳系里的行星绕著太阳转、行星的卫星绕著行星转,皆称为公转。
《漢語大詞典》:下中天
拱极天体经过可见天极与地平线之间的那一部分天球子午圈
天体每天两次经过观测者的子午圈,其中离天顶较远的一次
《国语辞典》:光差  拼音:guāng chā
天体的光行进到达地面所需的时间,称为「光差」。
《漢語大詞典》:回极(回極)
天极回旋的枢轴。即古人认为的天体的轴心。《楚辞·九章·抽思》:“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极之浮浮。” 朱熹 集注:“或疑回极指天极回旋之枢轴。”《楚辞·九叹·远游》:“徵九神於回极兮,建虹采以招指。” 王逸 注:“回,旋也;极,中也。谓会北辰之星於天之中也。”
《漢語大詞典》:瑞历(瑞曆)
历象。天体运行的现象。荀子·天论:“日月星辰瑞历,是 禹 桀 之所同也。”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此瑞厤(历)即厤(历)象也。象谓璿璣、玉衡,神其器,故言瑞。”
《国语辞典》:星表  拼音:xīng biǎo
记载天体的星等、位置等特性的列表。
《國語辭典》:卫星(衛星)  拼音:wèi xīng
1.凡环绕行星周围运行的天体,称为「卫星」。如月球为地球的卫星。
2.人造卫星的简称。参见「人造卫星」条。
3.附属的。如:「卫星城」、「卫星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