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江总外家养

相关人物
江总


《陈书》卷二十七《江总传》
「总七岁而孤,依于外氏。幼聪敏,有至性。舅吴平光侯萧劢,名重当时,特所钟爱,尝谓总曰:『尔操行殊异,神采英拔,后之知名,当出吾右。』及长,笃学有辞采,家传赐书数千卷,总昼夜寻读,未尝辍手。」

例句

江总外家养,谢安乘兴长。 杜甫 入衡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齐郡人。杨坚(隋文帝)舅氏子。其族本微,北周武帝平北齐后,坚尝求访之,不知所在。隋文帝开皇初,济南郡上书言有吕永吉者,自称有姑为杨忠妻。勘验之,知为舅氏子。乃追封外家,令永吉袭爵,留居京师。炀帝大业中授上党太守。性庸劣,不理郡事。去官,不知所终。
《國語辭典》:外家  拼音:wài jiā
1.女子结婚后,称其父母家为外家。《晋书。卷四一。列传。魏舒》:「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金。刘瞻〈春郊〉诗:「寒食归宁红袖女,外家纸上看蚕生。」
2.旧时称妻室以外的妾妇。也称为「外宅」。
3.外戚。《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汉书。卷一○。成帝纪》:「然湛于酒色,赵氏乱内,外家擅朝,言之可为于邑。」
4.一种拳法,源于少林拳。《称谓录。卷二九。拳。内家外家》引《小知录》:「拳勇有内外家之称。外家起于少林,以搏人为主,人亦得而乘之。」《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少林拳是姚广孝姚少师留下的,叫作外家。」
《漢語大詞典》:内家拳
我国拳术的著名流派之一。我国拳术旧有内家和外家之分。相传外家起于 少林 ,以主动攻击搏人为主;内家相传起于 宋 张三峰 ,拳法以静制动,使犯者应手而仆。 清 黄百家 有《内家拳法》一书。晚 清 也有人把形象近似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统称为“内家拳”。
《漢語大詞典》:外家拳
拳术的著名流派之一。我国拳术旧有内家和外家之分;相传外家起于 少林 ,以主动攻击搏人为主,内家起于 张三峰 ,拳法以静制动,使犯者应手而仆。参见“ 外家 ”。
《國語辭典》:外家  拼音:wài jiā
1.女子结婚后,称其父母家为外家。《晋书。卷四一。列传。魏舒》:「少孤,为外家宁氏所养。」金。刘瞻〈春郊〉诗:「寒食归宁红袖女,外家纸上看蚕生。」
2.旧时称妻室以外的妾妇。也称为「外宅」。
3.外戚。《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汉书。卷一○。成帝纪》:「然湛于酒色,赵氏乱内,外家擅朝,言之可为于邑。」
4.一种拳法,源于少林拳。《称谓录。卷二九。拳。内家外家》引《小知录》:「拳勇有内外家之称。外家起于少林,以搏人为主,人亦得而乘之。」《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少林拳是姚广孝姚少师留下的,叫作外家。」
《分类字锦》:同长外家(同长外家)
卢纶 送姨弟裴均尉诸暨诗 相悲得成长,同是外家恩。
分类:内外兄弟
《分类字锦》:生长外家(生长外家)
卢纶 赴池州拜觐舅氏留上考功郎中舅诗 衰荣同族少,生长外家多。
分类:甥舅
《漢語大詞典》:外施
对外家施恩泽。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岂徒欲获谦让之名,而使帝受不外施之嫌哉!” 李贤 注:“以恩泽封爵外家为外施也。”
《漢語大詞典》:外属(外屬)
外家亲属。汉书·匡衡传:“会 宣帝 崩, 元帝 初即位, 乐陵侯 史高 以外属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汉书·史丹传:“上以 丹 旧臣,皇考外属,亲信之。”
《国语辞典》:打樱桃(打樱桃)  拼音:dǎ yīng táo
戏曲剧目。五代故事戏。写丘生与书僮秋水寄居舅父穆员外家,穆女与丫环平儿因打樱桃见丘,互有爱意,丘与秋水均思慕成病,赖平儿代为撮合。一日舅夫妻邀丘同赴寿山文章大会,秋水嘱丘中途假作坠马伤臂先回,与女相会;秋水亦与平儿谈情;舅因关彦从中进言,赶回撞破,乃逼丘生赴试而去。也称为《文章会》、《寿山会》。
《漢語大詞典》:内家拳
我国拳术的著名流派之一。我国拳术旧有内家和外家之分。相传外家起于 少林 ,以主动攻击搏人为主;内家相传起于 宋 张三峰 ,拳法以静制动,使犯者应手而仆。 清 黄百家 有《内家拳法》一书。晚 清 也有人把形象近似的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统称为“内家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