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相烦(相煩)  拼音:xiāng fán
以事相托。《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烦?」《晋书。卷一。宣帝纪》:「此不足以劳军,事欲必克,故以相烦耳。」
《國語辭典》:规约(規約)  拼音:guī yuē
经相互协议所定的规则条约。
《漢語大詞典》:邀同
约别人在一起。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五:“ 王先生 果然邀同了管图书室的 张先生 从教员宿舍中急急地出来了。”
分類:夏丏尊
《國語辭典》:写景(寫景)  拼音:xiě jǐng
描写或绘画景物。如:「写景抒情」。清。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五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
《國語辭典》:默念  拼音:mò niàn
1.默默考虑,暗中念著。如:「开奖时,许多人在心中默念自己的号码,希望能幸运中奖。」《醒世姻缘传》第七五回:「拿著骰子举了一举,口里默念了几句,递与狄希陈说道:『你要再掷一对四红,我可叫你打了罢。』」
2.不出声地读或背。如:「默念课文」、「站在碑前,默念碑文。」
《國語辭典》:默念(默唸)  拼音:mò niàn
1.不出声暗念。如:「看他嘴巴嚅动,不知默念些什么。」
2.背诵。如:「这篇稿子,我必须在今晚默念起来,否则就来不及了。」
《國語辭典》:胡乱(胡亂)  拼音:hú luàn
草率、随便。《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那有几分颜色的,也不肯胡乱接人。」《红楼梦》第六回:「仍旧理好衣裳,随至贾母处来,胡乱吃毕晚饭,过这边来。」
《國語辭典》:作答  拼音:zuò dá
回答。如:「对于老师的诘问,他只冷哼一声,并不作答。」
《國語辭典》:外界  拼音:wài jiè
1.某个范围以外的空间、环境。如:「他隐居山中,与外界隔绝。」「这个地区与外界的交通全靠一条连外道路维系。」
2.局外。如:「外界人士不明真相,妄加揣测。」「对于他晋升总经理一职,外界议论纷纷。」
《國語辭典》:编者(編者)  拼音:biān zhě
编辑工作的执行人。如:「编者的话」。
《漢語大詞典》:四射
(1).古代四种射礼。即大射,宾射,燕射和乡射。见礼记·射义 清 孙希旦 集解。
(2).向四面发散、放射。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女侠:“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驶。”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六:“ 王先生 的眼光向全堂四射。” 权宽浮 《牧场雪莲花》:“在光洁四射的月亮下,我看见她一个人在羊圈跟前弯着腰不知作什么。”
《國語辭典》:理法  拼音:lǐ fǎ
1.义理和章法。多指写作文章。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五。艺文》:「观其字音韵次序,皆有理法,后世殆不以其为燕人也。」《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文章总以理法为主,任他风气变,理法总是不变。」
2.规矩和礼法。《水浒传》第三三回:「量刘高不才,颇识些理法。」《红楼梦》第九○回:「那金桂素性为人毫无闺阁理法,况且有时高兴,打扮得妖调非常,自以为美,又焉知不是怀著坏心呢!」
《國語辭典》:读法(讀法)  拼音:dú fǎ
1.诵读法令。《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王欲与官事,则何不试习读法,昭王读法十馀简而睡卧矣。」
2.读书的方法。如:「不同类别的书籍,自然就有不同的读法。」
3.字音当如何读,也称为「读法」。
《國語辭典》:上代  拼音:shàng dài
1.上古。晋。干宝 晋纪总论:「爰及上代,虽文质异时,功业不同,及其安民立政者,其揆一也。」晋。陆云 答兄平原诗:「伊我世族,太极降精,昔在上代,轩虞笃生。」
2.家族的上一代。如:「他们家的庞大财产完全是上代祖先们累聚打拚得来的!」《晋书。卷三。武帝纪》:「通上代之不通,服前王之未服。」
《國語辭典》:传达(傳達)  拼音:chuán dá
传递、通报。宋。苏轼 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谏官杨绘言,宰相不当以其子判鼓院。上曰,绘不习朝廷事,鼓院传达而已,何与于事?」
《國語辭典》:传达室(傳達室)  拼音:chuán dá shì
公司、工厂或公家机关的建物中,作为看守大门、访客登记、收发邮件的房舍。如:「访客请先至传达室登记。」也称为「门房」。
《國語辭典》:侵入  拼音:qīn rù
1.进犯。《书经。泰誓》中「侵于之疆」句下汉。孔安国。传:「言我举武事侵入纣郊疆伐之。」《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其后汉方南诛两越,不击匈奴,匈奴亦不侵入边。」
2.未经允许而进入。如:「有人侵入禁区,请尽速将其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