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86,分86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鼓声
闻声
萧骚
音容
汹汹
春雷
寒声
同声
雷声
埙篪
悠扬
人声
萧飒
安静
淅沥
《国语辞典》:鼓声(鼓声)  拼音:gǔ shēng
击鼓的声音。《红楼梦》第五四回:「恰恰至贾母手中,鼓声忽住。」
《漢語大詞典》:闻声(聞聲)
(1).听到声音。 前蜀 毛文锡 《喜迁莺》词:“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 李木庵 《制宪》诗:“总纂加工宜努力,梦中删稿尚闻声。”
(2).听到消息。 柯岩 《奇异的书简·天涯何处无芳草》:“儿子的朋友闻声也都抢着来传阅。”
声名。南史·任昉传:“ 褚彦回 尝谓 遥 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由是闻声藉甚。”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立枷:“当时人心大快, 佐 以此得縉绅闻声。”
《漢語大詞典》:萧骚(蕭騷)
(1).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五代 齐己 《小松》诗:“后夜萧骚动,空阶蟋蟀听。” 宋 欧阳修 《呈元珍表臣》诗:“披条泫转清晨露,响叶萧骚半夜风。” 郭沫若 《长春集·遍地皆诗写不赢》诗:“树叶萧骚作响,微风吹送清香。”
(2).萧条凄凉。 唐 祖咏 《晚泊金陵水亭》诗:“ 江 亭当废国,秋景倍萧骚。” 宋 范成大 《公辨再赠复次韵》:“书生活计极萧骚,爝火微明似束蒿。” 清 西泠酒民 《蝶恋花·秋日湖上》词:“一片明湖歌舞旧,景色萧骚,恁处堪回首。”
(3).稀疏。 宋 陆游 《初秋书怀》诗:“二十年前已二毛,即今何恨鬢萧骚。”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行游》:“桃腮柳眼争妍,六桥艷阳还若昔,双鬢萧骚不似前。” 清 吴伟业 《翠峰寺遇友》诗:“不堪从置酒,白髮自萧骚。”
《國語辭典》:音容  拼音:yīn róng
声音与容貌。如:「音容宛在」。《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音容久阻,书信难传。」《红楼梦》第一六回:「因见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抛离父母音容,岂有不思想之理。」
《高级汉语词典》:汹汹
形容声音喧腾迅疾
《國語辭典》:春雷  拼音:chūn léi
1.春天的雷。通常第一声春雷代表春天到来。唐。元稹〈芳树〉诗:「春雷一声发,惊燕亦惊蛇。」明。梁辰鱼《浣纱记》第一九出:「春雷地奋,愁云风捲。」
2.比喻佳音。《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灿若三场满志,正是专听春雷第一声。果然金榜题名,传胪三甲。」
3.形容声音响彻云天。唐。元稹〈八骏图〉诗:「鼻息吼春雷,啼声裂寒瓦。」
《漢語大詞典》:寒声(寒聲)
(1).寒冬的声响,如风声、雨声、鸟鸣声等。 唐 朱邺 《扶桑赋》:“巨影倒空而漠漠,寒声吹夜以颾颾。” 宋 杨万里 《霰》诗:“寒声带雨山难白,冷气侵人火失红。” 清 袁枚 《赤壁》诗:“我来不共吹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2).凄凉的声音。 唐 皎然 《陇头水》诗之一:“ 陇头 水欲絶, 陇 水不堪闻。碎影摇枪垒,寒声咽幔军。” 唐 高适 《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國語辭典》:同声(同聲)  拼音:tóng shēng
1.一齐出声。比喻同一心意。如:「异口同声。」《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一夫奋臂,举州同声。」
2.同行、同业。《警世通言。卷一三。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用金纸糊著一把太阿宝剑,底下一个招儿,写道:『斩天下无学同声』。」
《国语辞典》:雷声(雷声)  拼音:léi shēng
打雷的声音。如:「雷声隆隆,好像快下雨了。」
《高级汉语词典》:埙篪
埙为土制乐器,篪为竹制乐器,埙篪合奏声音和谐。后用以表示兄弟和睦,也代指兄弟
《國語辭典》:悠扬(悠揚)  拼音:yōu yáng
1.飘忽不定的样子。唐。钱起 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诗:「世事悠扬春梦里,年光寂寞旅愁中。」唐。刘禹锡〈秋萤引〉:「夜空寥寂金气净,千门九陌飞悠扬。」
2.形容声音回荡,传扬很远。《西游记》第二一回:「山凹里果有一座禅院,只听得钟磬悠扬,又见那香烟缥缈。」《儒林外史》第三○回:「音韵悠扬,足唱了三顿饭时候才完。」
3.长远貌。宋。洪适《隶释。卷八。冀州从事张表碑》:「世虽短兮名悠长,位虽少兮功悠扬。」
4.太阳西下的样子。南朝梁。萧子晖〈冬草赋〉:「日悠扬而少色,天阴霖而四下。」唐。李频〈送边将〉诗:「悠扬落日黄云动,莽苍阴风白草翻。」也作「悠阳」。
《國語辭典》:人声(人聲)  拼音:rén shēng
人所发的声音。《老残游记》第一五回:「一言未了,只听得必必剥剥的声音,外边人声嘈杂,大声喊叫。」《文明小史》第一九回:「站著呆看了一回,听得楼上人声嘈杂,热闹得很,于是四人迈步登楼。」
《國語辭典》:萧飒(蕭颯)  拼音:xiāo sà
秋风劲瑟。唐。李白〈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诗:「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唐。张乔〈宴边将〉诗:「一曲梁州金石清,边风萧飒动江城。」
《國語辭典》:安静(安靜)  拼音:ān jìng
1.平静无事。《老残游记》第七回:「果能使地方安静,虽无不次之迁,要亦不至于冻馁。」也作「安靖」。
2.安稳无声。《三国演义》第一○四回:「军中安静如常,切勿举哀。」《红楼梦》第五二回:「翻腾至掌灯,刚安静了些。只见宝玉回来,进门就嗐声跺脚。」
3.气度沉稳。《红楼梦》第五五回:「只不过是言语安静,性情和顺而已。」
《國語辭典》:淅沥(淅瀝)  拼音:xī lì
形容风雨、霜雪、落叶等声音。《文选。谢惠连。雪赋》:「霰淅沥而先集,雪纷糅而遂多。」《红楼梦》第四五回:「又听见窗外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幔,不觉又滴下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