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兵梢
驾船或管船的士兵。 宋 欧阳修 《乞条制催纲司奏草》:“或於沿河孤逈村落地分,故意损坏靠阁,便於本处拆拽堆垜枉破,兵梢看守,有至三四年者。” 宋 苏轼 《论纲梢欠折利害状》:“擅立随船一法,刻剥兵梢,败坏纲运,以误国计。”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年:“时 浙西 及 通州 皆有海舟,兵梢合万人,詔 平江 守臣 朱翼 提督。”
分類:士兵
《國語辭典》:兵丁  拼音:bīng dīng
士兵。《北齐书。卷二八。列传。元孝友》:「省人帅以出兵丁,立仓储以丰谷食。」《儒林外史》第四三回:「况且朝廷每年费百十万钱粮,养活这些兵丁、将、备,所司何事?」
《漢語大詞典》:属兵(屬兵)
谓调集士兵。国语·吴语:“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 越国 。” 韦昭 注:“属,会也。”
《漢語大詞典》:归士(歸士)
从战场回来的士兵。 晋 陆机 《饮马长城窟行》:“振旅劳归士,受爵 藁街 传。”
《漢語大詞典》:亡军(亡軍)
谓士兵脱离队伍逃跑。尉缭子·兵令下:“今以法止逃归,禁亡军,是兵之一胜也。”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士卒亡军,诚在可疾。”
《國語辭典》:鹤列(鶴列)  拼音:hè liè
军队的步阵如鹤的行列。《庄子。徐无鬼》:「君亦必无盛鹤列于丽谯之閒,无徒骥于锱坛之宫。」北周。庾信〈拟咏怀诗〉二七首之一二:「梯冲已鹤列,冀马忽云屯。」
《漢語大詞典》:散军(散軍)
(1).遣散军士。 清 洪楝园 《悬岙猿·岛别》:“及 鲁王 薨逝,无主可奉,无家可归,乃散军归田。兵士大率改装他去。”
(2).将东西分发给士兵。 清 李渔 《奈何天·密筹》:“本院并不开鞘,就委你去糴米,糴完之后,就委你去散军。”
《國語辭典》:兵员(兵員)  拼音:bīng yuán
士兵的总称。如:「兵员众多」。《宋史。卷一九三。兵志七》:「四年,京东、西路以调发兵将,累请增戍。朝廷以兵员有数,多寝其章。」
《國語辭典》:水兵  拼音:shuǐ bīng
旧称熟习水战的士兵。《宋史。卷一八七。兵志一》:「李纲请于沿江、淮、河帅府置水兵二军,要郡别置水兵一军。」《元史。卷一五。世祖本纪十二》:「命乌马儿将水兵,迎张文虎等粮船,又发兵攻其诸寨,破之。」
《漢語大詞典》:田卒
屯田戍边的士兵。史记·大宛列传:“ 仑头 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汉书·西域传序:“ 轮臺 、 渠犂 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漢語大詞典》:两司马(兩司馬)
(1).官名。管理二十五个士兵的军士。周礼·夏官·司马上:“二十五人为两,两司马皆中士。”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军目》:“两司马管五个伍长,共管二十五人。”
(2). 西汉 的 司马相如 和 司马迁 均以文章著称,后世合称“两司马”。 罗惇曧 《文学源流·总论》:“ 西京 巨子,溯两 司马 。 子长 原出《左》《国》,俊宕其神; 长卿 系出《骚》,丽密其体。”又今有“文章 西汉 两 司马 ”之说。
《漢語大詞典》:兵隶(兵隸)
士兵中之担当差役者。 明 何景明 《赠胡君宗器序》:“听役之者,有仓吏,有塲吏,有吏胥,有兵隶,有车人,有揽户。”
《漢語大詞典》:候兵
(1).观察军事动态。 汉 张衡 《周天大象赋》:“北落置候兵之门,八魁建张禽之网。”晋书·天文志上:“北落师门一星,在羽林西南…… 长安城 北门曰北落兵,以象此也。主非常以候兵。”
(2).即候卒。侍候长官的士兵。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南丰主簿》:“遂穷搜室中,得所煮鉢, 莹 始色变。执送府讯鞫,服与候兵通,欲置药毒主翁,然后罄家貲以嫁。”
《漢語大詞典》:逻兵(邏兵)
巡逻的士兵。 元 仇远 《元夕放夜》诗:“逻兵酣卧忘鐘韵,游子欢呼趁鼓声。” 清 方元鹍 《都门杂咏》:“堆子场坊设逻兵,齐呼夜栅止人行。”
分類:巡逻士兵
《國語辭典》:快手  拼音:kuài shǒu
1.做事敏捷。如:「他快手快脚的,一下子就把事情办好了。」
2.捕快、士卒。《西游记》第四四回:「四下里快手又多,缉事的又广,凭你怎么也是难脱。」《红楼梦》第一回:「丫鬟隐在门内看时,只见军牢快手一对一对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