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锢露(錮露)
亦作“ 錮路 ”。 用熔化的金属堵塞金属物品的漏洞。朱子语类卷七三:“如鑪鞴相似,补底只是錮露。”
《漢語大詞典》:通堙
开浚堵塞的水道使通畅。新唐书·杜亚传:“至则治漕渠,引湖陂,筑防庸,入之渠中,以通大舟……彻壅通堙,人皆悦赖。”
《國語辭典》:通条(通條)  拼音:tōng tiáo
1.旧时燃烧煤炭时,通火用的铁条。
2.军中用以通洗枪管、炮膛等的铁条。
3.通到本干的枝条。唐。张莒〈紫宸殿前樱桃树赋〉:「通条液润,附节茸生。」
《漢語大詞典》:封涂(封塗)
用泥土堵塞孔穴。 汉 王充 论衡·佚文:“ 恭王 坏 孔子 宅以为宫,得佚尚书百篇,三百,春秋三十篇,论语二十一篇,闻絃歌之声,惧,復封涂,上言 武帝 。”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仓已封涂,除陈入新。”
《漢語大詞典》:壅涨(壅漲)
因堵塞而引起的暴涨。《西游补》第三回:“不知是天河壅涨,在此下泻呢;不知是重修灵霄殿,今日是黄道吉日在此动土哩。”
分類:堵塞暴涨
《漢語大詞典》:堙绝(堙絶)
堵塞断绝。指(水源)干涸。 唐 骆宾王 《灵泉颂》:“时岁亢旱,金石行销。环近川源,殆将堙絶。”
《漢語大詞典》:钳塞(鉗塞)
钳制堵塞。后汉书·文苑传下·崔琦:“反復欲钳塞士口,杜蔽主听。” 清 魏源 《户部左侍郎提督江苏学政周公神道碑铭》:“罗织在籍 石给事中 为钳塞言路计,识者蚤知其无意狱事矣。”
分類:钳制堵塞
《國語辭典》:假死  拼音:jiǎ sǐ
1.修道者,遗下其形骸,成仙而去。晋。王嘉《拾遗记》卷五:「昔之去人,或升云不归,或托形假死,获反者四五人。」
2.人体因触电、癫痫、溺水、中毒或呼吸道堵塞,而引起呼吸停止,心跳微弱,面色苍白,四肢冰冷,从外表看来已处于死亡状态者,在医学上称为「假死」。
3.装死。如:「有些小虫,遇到敌人攻击时会假死来保护自己。」
《漢語大詞典》:柴路
堵塞道路。三国志·吴志·朱桓传:“今战必败,败必走,走当由 夹石 、 挂车 ,此两道皆险阨,若以万兵柴路,则彼众可尽,而 休 可生虏,臣请将所部以断之。”
《漢語大詞典》:遏灭(遏滅)
(1).堵塞净尽。
(2).压灭。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天地五·生克制化:“凡生中有尅者,谓如木生火,火盛则木为灰烬。火生土,土盛则火被遏灭。”
分類:堵塞净尽
《漢語大詞典》:杜废(杜廢)
谓堵塞断绝。宋书·何承天传:“又界上严立关候,杜废间蹊。”
分類:堵塞断绝
《漢語大詞典》:杜闭(杜閉)
堵塞,关闭。汉书·刘向传:“杜闭羣枉之门,广开众正之路。”
分類:堵塞关闭
《漢語大詞典》:堆堵
堆积堵塞。 唐 杜牧 《李甘诗》:“贤者须丧亡,谗人尚堆堵。”
分類:堆积堵塞
《漢語大詞典》:挤塞(擠塞)
拥挤堵塞。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王世名 到了县堂门外,喊发连天,何止万人挤塞。” 郁达夫 《薄奠》上:“店家的电灯也都已上火,大街上汽车马车洋车挤塞在一处。”
分類:拥挤堵塞
《漢語大詞典》:积塞(積塞)
积滞堵塞。明史·河渠志一:“若海口则自 隆庆 三年海啸,壅水倒灌低洼之地,积瀦难洩,宜时加疏濬,毋使积塞。”
分類:积滞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