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国主(國主)  拼音:guó zhǔ
1.一国的君主。《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和尚师兄,岂不闻古人说:『人过一生,不过两世。』便只住此中,为我作个国主。」
2.对皇帝的贬称。《新五代史。卷六二。十国世家。南唐世家》:「五月,景下令去帝号,称国主,奉周正朔,时显德五年也。」
《国语辞典》:犹太复国主义(犹太复国主义)  拼音:yóu tài fù guó zhǔ yì
犹太人在故乡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独立自主国的信念。西元一八九七年,奥地利人赫茨尔在瑞士巴尔塞召集第一次犹太复国主义者代表大会,起草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巴尔塞纲领,宣称「犹太复国主义所追求的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受到公法保护的家园」。二次大战后,犹太民族终于在中东建立以色列。
《國語辭典》:爱国主义(愛國主義)  拼音:ài guó zhǔ yì
凡事以国家利益为主,并视爱国为理想道德情操的思维,这种对国家的情感认同与效忠崇拜,则与国族主义建构有关,常使用祖国、同胞等拟亲族的论述与词汇。
《漢語大詞典》: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观点、情感和维护祖国尊严的意志。国际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坚持和维护同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及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组织和人士的团结,支持和援助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
《漢語大詞典》:大国主义(大國主義)
即大国沙文主义。 毛泽东 《纪念孙中山先生》:“ 中国 人在国际交往方面,应当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大国主义。”
分類:大国
《國語辭典》:帝国主义(帝國主義)  拼音:dì guó zhǔ yì
近代欧洲国家开始殖民征服其他地区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思想与行为,指基于军事、经济等优势,将权力及控制延伸到其他国家,趁机扩张其领土,并强化彼此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支配与从属关系。
《漢語大詞典》: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列宁作于1916年1-6月。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经济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批判了德国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任务。
《國語辭典》:军国主义(軍國主義)  拼音:jūn guó zhǔ yì
一种以军事领导政治,以武德为立国基础的思想、制度、政策。其对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压迫,并进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则肆意掠夺、扩张势力范围、主动挑起战争,以并吞邻国。如二次大战前夕的日本和德国等。
《漢語大詞典》:兀卒
党项 语音译。 西夏 国主的自称。宋史·外国传一·夏国上:“﹝ 赵元昊 ﹞犹称男 邦泥定国 兀卒上书父 大宋 皇帝,更名 曩霄 而不称臣。兀卒,即吾祖也,如可汗号。议者以为改吾祖为兀卒,特以侮玩朝廷,不可许。” 宋 范仲淹 《答安抚王内翰书》:“今贵称兀卒,以避中朝,取 汉 唐 故事,如单于、可汗之类。”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 元昊 入寇,所至如入无人之境。后数年,力尽求和,岁增赂遗,仍改名‘兀卒’,朝廷竟不问。”
《國語辭典》:下官  拼音:xià guān
1.官吏自称的谦词。《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每读其书,未尝不废卷流涕。」《儒林外史》第一回:「而今皇恩授他咨议参军之职,下官特地捧诏而来。」
2.下僚。《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
3.小官。唐。韩愈 试大理评事胡君墓铭:「五十七,不足年,孤儿啼,死下官。」
《國語辭典》:道教  拼音:dào jiào
崇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为教祖的宗教。相传创于东汉张陵,陵著有道书二十篇,自号天师,故也称为「天师道」。以符咒为人治病,讲炼丹长生之术,入教者须缴纳五斗米,时人称为「五斗米道」。始盛行于蜀郡,后经弟子广布,信徒渐增,遂正式成为道教,流传于全国。
《漢語大詞典》:曩霄
宋 代 西夏 国主名。 曩霄 本名 元昊 , 宋 赐姓 赵 。后不甘臣 宋 ,于公元1038年称帝,国号 大夏 。在帝位十一年卒。见《宋史·外国传一·夏国上》。后用为背叛不臣之典。 清 王士禛 《秦中凯歌》:“空言 韩 范 威名大,五路何曾制 曩霄 ?”
《國語辭典》:领土(領土)  拼音:lǐng tǔ
国家构成要素之一。指国家所统辖的土地,为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包括陆地、领水、领海及领空。依据国际法,他国不得任意侵犯。《文明小史》第三八回:「没有全不管我们主权随他到处乱驻的道理,这不是成了他们的领土了么?」
《漢語大詞典》:使头(使頭)
(1). 唐 宋 元 明 时奴仆对家主的称呼。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贤仆夫:“ 李敬 者,本 夏侯譙 公之佣也…… 敬 囅然曰:‘我使头及第后,还拟作 西川 留后官。’”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打脊贱人!见我恁般苦,不去问你使头借三五百钱来做盘缠?”
(2).用于称上司以至国主。《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阿娘几度与君婚,説着人皆不欲闻;纔始安排交(教)仕宦,等闲早被使头真(嗔)。”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二十:“伪 蜀主 归命时,内官 宋愈昭 将军数员,旧与 孙 ( 孙雄 )相善,亦神其术,将赴 洛 都,咸问其将来昇沉。 孙 俛首曰:‘诸官记之:此去无灾无福。但行及 野狐泉 已来税驾处……此际新旧使头皆不见矣!’诸官皆疑之。尔后量其行迈,合在 咸京 左右, 后主 罹伪詔之祸, 庄宗 遇 鄴 都之变,所谓新旧使头皆不得见之验也。”
《國語辭典》:油茶  拼音:yóu chá
1.一种油炒面粉的零食。也称为「面茶」。
2.植物名。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一至八公尺,叶卵状椭圆形,互生,两面光滑,仅中肋及叶柄被毛。冬天开花,花顶生无梗,花瓣五至七片,白色。蒴果球形,熟呈暗褐色,种子油可食用、润发,并可制蜡烛、肥皂等,亦可作涂料及机油。
《漢語大詞典》:油茶面(油茶麵)
一种食品。面粉内搀牛骨髓或牛油炒熟,加糖、芝麻等物制成。吃时用滚水冲成糊状,叫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