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驒驒
喘息貌。汉书·叙传下:“王师驒驒,致诛 大宛 。” 颜师古 注:“《小雅·四牡》之诗曰:‘四牡騑騑,驒驒骆马。’驒驒,喘息之貌。马劳则喘,此叙言 汉 远征 西域 ,人马疲弊也。驒音它丹反。”今本诗·小雅·四牡作“嘽嘽”。
分類:喘息
《漢語大詞典》:呼哈
(1).谓呼吸吞吐。 晋 郭璞 《江赋》:“﹝鱼﹞扬鰭掉尾,喷浪飞唌,排流呼哈,随波游延。”
(2).象声词。形容喘息声等。 西戎 《纠纷》:“走到树下,热得都是呼哈呼哈地喘气。”
《漢語大詞典》:惫喘(憊喘)
疲惫而喘息。 宋 孔平仲 《越州飞来山》诗:“悲号与惫喘,洒汗成流川。”
分類:疲惫喘息
《漢語大詞典》:咳喘
咳嗽喘息。 唐 柳宗元 《宥蝮蛇文》:“﹝蝮蛇﹞又善伺人,闻人咳喘步骤,輒不胜其毒,捷取巧噬肆其害。”
分類:咳嗽喘息
《漢語大詞典》:痑痑
疲乏喘息貌。广雅·释训:“痑痑,疲也。” 王念孙 疏证:“説文:‘痑,马病也。曰:痑痑骆马。’……今诗·小雅·四牡篇作‘嘽嘽’。 毛 传云:‘嘽嘽,喘息之貌。’马劳则喘息。嘽与痑通。”参见“ 嘽嘽 ”。
《國語辭典》:啴啴(嘽嘽)  拼音:tān tān
1.牲畜喘息的样子。《诗经。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啴啴骆马。」
2.舒畅喜乐的样子。《诗经。大雅。崧高》:「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
3.众多。《诗经。小雅。釆芑》:「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
《漢語大詞典》:闲不容息(閒不容息)
谓喘息的时间都没有。形容时间短促。《淮南子·原道训》:“时之反侧,閒不容息。” 高诱 注:“言时反侧之閒不容气息,促之甚也。”史记·张耳陈馀列传:“将军毋失时,时閒不容息。” 司马贞 索隐:“以言举事不可失时,时几之迅速,其閒不容一喘息顷也。”旧唐书·陆贽传:“夫两境相接,两军相持,事机之来,间不容息,蓄谋而俟,犹恐失之,临时始谋,固已疏矣。”
《国语辞典》:透不过气(透不过气)  拼音:tòu bù guò qì
呼吸困难,难以喘息的样子。形容压力很大,得不到纾解。如:「连日赶工,忙得我们透不过气来。」
《国语辞典》:呼蚩  拼音:hū chī
拟声词。形容哭声、喘息声。如:「他呼蚩呼蚩的哭个不停,谁都劝不住。」也作「呼哧」。
《漢語大詞典》:蔛草
亦称“ 蔛荣 ”。 草名。能治燥热、喘息等症。 宋 唐慎微 《政和证类本草·草部中品之下·蔛草》:“蔛草,味甘寒,无毒,主暴热、喘息、小儿丹肿,一名蔛荣。生水傍。”
分類:燥热喘息
《漢語大詞典》:哼哧
象声词。形容粗重地喘息。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纤夫们弯下腰,哼哧哼哧地喘着气,顺江滩往前走。” 管桦 《在妇产院里》:“我呢,坐在炕沿上,一边抹汗,喘气,一边倾听着对屋孕妇的哼哧声。”
《漢語大詞典》:蝉喘雷干(蟬喘雷乾)
蝉喘息,无雷声。形容酷热干旱。 前蜀 贯休《苦热寄赤松道者》:“蝉喘雷乾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
《漢語大詞典》:喘月吴牛
相传 吴 地之牛畏热,见月亦疑为日,喘息不已。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后因以为典实。亦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唐 谭用之 《寄王侍御》诗:“喘月 吴 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宋 辛弃疾 《雨中花慢·子似见和再用韵为别》词:“心似伤弓塞雁,身如喘月 吴 牛。” 柳亚子 《读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诗:“吠 尧 桀 犬浑多事,喘月 吴 牛苦问天。”亦省作“ 喘牛 ”。 宋 王禹偁 《寄献仆射相公》之二:“引马但传三刻漏,喘牛休问四时春。”参见“ 吴牛喘月 ”。
分類:喘息不已
《國語辭典》:吴牛喘月(吳牛喘月)  拼音:wú niú chuǎn yuè
江淮一带的水牛怕热,看见月亮以为是太阳,便喘息不停。见汉。应劭《风俗通义。佚文》。比喻见到曾受其害的类似事物而过分害怕惊惧,或形容天气酷热。唐。李白〈丁督护歌〉:「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分類:气喘
《漢語大詞典》:喘证
古称上气、喘息。一般通称气喘。指以呼吸急促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简称喘,亦称“喘逆”,“喘促”
《国语辞典》:间不容息(间不容息)  拼音:jiàn bù róng xí
极言时间急迫,不容稍有喘息延迟。《史记。卷八九。张耳陈馀传》:「将军毋失时,时间不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