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0,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周庐
清野
重轮
柳塘
畿内
禁籞
营垒
鹤林
侧足
孤岛
鹿角
邦畿
周围
月晕
军垒
《漢語大詞典》:周庐(周廬)
古代皇宫周围所设警卫庐舍。史记·秦始皇本纪:“衞令曰:‘周庐设卒甚谨,安得贼敢入宫?’” 裴駰 集解引 三国 吴 薛综 曰:“士傅宫外,内为庐舍,昼则巡行非常,夜则警备不虞。” 唐 杨炯 《〈崇文馆宴集诗〉序》:“周庐綺合,廨署星分。” 元 王逢 《后无题》诗之三:“远惭行在周庐士,横草无功日晏眠。” 清 宋之绳 《随跸杂记》诗:“殿门严鼓发,万灶撤周庐。”
《漢語大詞典》:清野
(1).作战时,暂时转移周围的人口、牲畜、财物、粮食,清除附近的房屋、树木等,使敌人无所获取。后汉书·鲜卑传:“ 元初 二年秋, 辽东 鲜卑 围 无虑县 ,州郡合兵固保清野, 鲜卑 无所得。” 李贤 注:“清野谓收敛积聚,不令寇得之也。” 唐 陈子昂 《答韩使同在边》诗:“连兵屯北地,清野备 东胡 。” 宋 范仲淹 《论西事札子》:“若寇至,使边城清野,不与大战。” 毛泽东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七章第一节:“在反对敌人的工作中,地方戒严和可能程度的坚壁清野两事是重要的。前者为了镇压 汉 奸,并使敌人得不到消息;后者为了协助作战(坚壁),并使敌人得不到粮食(清野)。”
(2).犹清跸或清道。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日惟辛卯,特有事於南郊,甸师清野,封人壝宫。”
(3).清旷的原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获水:“其楼之侧,襟 汳 带 泗 ,东北为二水之会也。耸望川原,极目清野,斯为佳处矣。”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凡空濶土地,最宜种蔬。今蛙圃绵亘,桔橰相闻,若田家清野之象。”
《漢語大詞典》:重轮(重輪)
(1).即重毂。文选·张衡〈东京赋〉:“重轮贰辖,疏轂飞軨。” 薛综 注:“重轮,即重轂也。”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舆有重轮之安,马无泛驾之佚。” 李周翰 注:“天子重轮,取其安也。”参见“ 重轂 ”。
(2).日、月周围光线经云层冰晶的折射而形成的光圈。古代以为祥瑞之象。《隋书·音乐志中》:“烟云同五色,日月并重轮。” 唐 刘禹锡 《贺皇太子受册笺》:“苍震发前星之辉,黄离表重轮之瑞。” 明 何景明 《十五夜高铁溪同沉清溪赵雪舟马百愚过敝居对月》诗:“重轮烂五色,繽纷结文虹。”《六部成语注解·礼部》:“日月重轮珥食:日月之外又现光圈一二重,谓之重轮。”
(3).喻指帝王。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重轮赫赫遮星月,独擅贞明耀万方。”
《漢語大詞典》:重毂(重轂)
古代皇帝乘坐的车。有两个车毂,取其平稳。 汉 蔡邕 独断卷下:“凡乘舆,车皆羽盖,金华爪、黄屋……繁缨、重轂。” 汉 蔡邕 独断卷下:“重轂者,轂外復有一轂。”
《漢語大詞典》:柳塘
周围植柳的池塘。 唐 严维 《酬刘员外见寄》诗:“柳塘春水慢,花坞夕阳迟。” 唐 王建 《汴路水驿》诗:“晚泊水边驛,柳塘初起风。” 元 陈基 《春日邵氏园池》诗:“柳塘水暖鸳鸯浴,花径风酣蛺蝶飞。”
《漢語大詞典》:畿内
(1).古称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周礼·夏官·职方氏“凡邦国,千里封公” 汉 郑玄 注:“ 周 九州之界方七千里,七七四十九,方千里者四十九,其一为畿内,餘四十八,八州各有方千里者六。” 汉 蔡邕 独断上:“京师,天子之畿内千里,象日月,日月躔次千里。”
(2).指京城管辖的地区。旧唐书·高季辅传:“今畿内数州,实惟邦本。”旧唐书·郭子仪传:“又得 马璘 牒,贼拟涉 渭 而南……若过畿内,则国人大恐,诸道易摇。” 宋 叶适 《黄子耕墓志铭》:“庙学隘,首增修……然后畿内之公侯, 秦 汉 之郡国,称其制矣。”
《漢語大詞典》:禁籞
(1).亦作“ 禁蘌 ”。禁苑周围的藩篱。指禁苑。 唐 杨炯 《送并州旻上人》诗序:“风烟凄而禁籞寒,草木落而城隍晚。” 唐 楼颖 《东郊纳凉忆左威卫李录事收昆季太原崔参军》诗序:“地即故倅天官 顾公 之旧林,今贰宰君 李公 之别业,右抵禁籞,斜界 沁园 。” 宋 曾巩 《橙子》:“江湖苦遭俗眼慢,禁蘌尚觉凡木多。” 宋 王禹偁 《园林犬赋》:“若乃风暖掖庭,花繁禁籞,扇挨锦翼之雉,笼近雪衣之女。” 明 谢肇浙 《五杂俎·物部一》:“然麟凤为王者之祥,狮鸇仅禁籞之玩,君子宜何居焉?”
(2).指宫廷。 宋 岳珂 桯史·乾坤鉴法:“ 徽祖 尝召之入禁籞。” 明 宋濂 《忠孝堂铭》:“凡于国事,近则服劳禁籞,远则捍御边陲,无一丝不尽于忠。” 清 黄宗羲 《陆文虎先生墓志铭》:“九重禁籞之地,九列大臣之重,一落魄妄男子得以隻手障天,狂言作鱷。”
(3).指宫廷门卫。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佟襄毅伯:“故当时禁籞严警,有终身列部曹而不识 乾清门 者。”
《國語辭典》:营垒(營壘)  拼音:yíng lěi
1.军营及其周围的防禦建筑物。
2.阵营。
《國語辭典》:鹤林(鶴林)  拼音:hè lín
寺庙道观。唐。元稹〈大云寺二十韵〉:「鹤林萦古道,雁塔没归云。」
《國語辭典》:侧足(側足)  拼音:cè zú
1.因畏惧而不敢向前。《南史。卷七○。循吏传。郭祖深传》:「远近侧足,莫敢纵恣。」《明史。卷三○七。佞倖传。江彬传》:「成国公朱辅为长跪,魏国公徐鹏举及公卿大臣皆侧足事之。」
2.插足,干预其事。如:「这是我们自家兄弟的事,请你别侧足。」
《漢語大詞典》:侧立(側立)
(1).因敬重或戒惧而立在旁边。 晋 葛洪 抱朴子·名实:“持之以夙兴侧立,加之以先意承指。”北齐书·杨愔传:“太皇太后临 昭阳殿 ,太后及帝侧立。”宋史·孝宗纪一:“顷之,内侍掖帝至御榻前,侧立不坐。内侍扶掖至七八,乃略就坐。”
(2).位于旁边。 清 戴镜曾 《香山》诗:“ 香山 小而高,侧立 太湖 上。”
《國語辭典》:孤岛(孤島)  拼音:gū dǎo
独立的小岛。常用以比喻孤立的地区。如:「在共党统治时期的东德境内,西柏林犹如一座孤岛。」《清史稿。卷二八四。林亮列传》:「将吏以孤岛难守,佥议撤归厦门,各遣家属登舟。」
《國語辭典》:鹿角  拼音:lù jiǎo
1.雄鹿的角。可以制药。
2.旧时作战时的防禦设施。把带有枝桠的树枝削尖,尖梢朝上,埋在营寨门前或交通路口,以阻挡敌人前进。因形似鹿角而得名。《三国演义》第一八回:「鹿角多半毁坏,意将从此处攻进。」《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四下里摆放鹿角蒺藜,铃索齐整。」也称为「鹿砦」、「鹿寨」。
《國語辭典》:邦畿  拼音:bāng jī
国境、疆域。《诗经。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晋。嵇康〈赠秀才入军五首〉诗之三:「浩浩洪流,带我邦畿。」
《國語辭典》:周围(周圍)  拼音:zhōu wéi
环绕在物体四周的部分。《三国演义》第九七回:「于是军中起百乘云梯,一乘可立十数人,周围用木板遮护。」《红楼梦》第六三回:「又命将周围的短发剃了去,露出青碧头皮来。」
《國語辭典》:月晕(月暈)  拼音:yuè yùn
月光受到稀薄而高的冰云折射而形成的光环。通常晕轮在月球周围构成二十二度的圆环。也称为「月阑」。
《漢語大詞典》:军垒(軍壘)
军营周围的防守工事。国语·吴语:“今大国越録,而造於弊邑之军垒。”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军垒成, 秦 人闻之,悉甲而至。” 唐 杜甫 《雨过苏端》诗:“妻拏隔军垒,拨弃不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