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热容
物体温度升高1开时所需吸收的热量。等于该物体的质量和比热的乘积。单位为焦/开。
《國語辭典》:外来语(外來語)  拼音:wài lái yǔ
由别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语。汉语里的外来语,有的是音译的,如「塔」、「引擎」;有的音译外加表意成分,如「轮胎」、「卡片」;有的半音译半意译,如「冰淇淋」、「浪漫主义」;有的是直接借用的,如「场合」、「出勤」。也称为「借词」。
《國語辭典》:吐故纳新(吐故納新)  拼音:tǔ gù nà xīn
本指道家养生之术,吐出浊气,吸入清气,以去疾病。用以比喻扬弃旧有的,吸取新的事物。《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旧唐书。卷一九二。隐逸传。王远知传》:「降玺书曰:『先生操履夷简,德业冲粹,屏弃尘杂,栖志虚玄,吐故纳新,食芝饵朮,念众妙于三清之表,返华发于百龄之外,道迈前烈,声高自古。』」
《國語辭典》:脱脂棉(脫脂棉)  拼音:tuō zhī mián
经化学处理去掉脂肪的棉花,比普通棉花容易吸收液体,可用于医疗材料、妇女卫生用品,也可以制造硝酸纤维。
《漢語大詞典》:吸集
吸收汇聚;吸引汇集。 梁启超 《历史与人种之关系》:“故 希腊 能吸集 哈密忒 、 泌密忒 两族之文明,纳诸 阿利安 族中,以成一特色。” 梁启超 《论民族竞争之大势》:“五大洲物产人力之菁英,将为最小数之大资本家所吸集。” 廖仲恺 《〈全民政治论〉译本序》:“各选举区中之演説场内,唯恐听众之不为己党所吸集也,则於期前以提灯会景等布为行列,巡游街市。”
《國語辭典》:吸墨纸(吸墨紙)  拼音:xī mò zhǐ
质地粗松而能吸收墨水的纸。上品以嫩竹制成,一般品则以化学木粕制造。
《漢語大詞典》:吸收剂(吸收劑)
能吸收某种气体或溶质的物质,如活性炭、硅胶等。
《國語辭典》:吸毒  拼音:xī dú
吸食毒品。如吸食鸦片、大麻、安非他命等。
《國語辭典》:物理光学(物理光學)  拼音:wù lǐ guāng xué
以波动理论探讨光的特性,如干涉、绕射及偏振等的学问。此外,尚包括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如光的发射和吸收现象。也称为「波动光学」。
《國語辭典》:速效肥料  拼音:sù xiào féi liào
一种分解快、被吸收得快,成效也快的肥料。如硫酸铵、腐熟的人粪尿等。
《國語辭典》:羊肠线(羊腸線)  拼音:yáng cháng xiàn
外科手术中,用以缝合开刀部位的线。此线是利用羊肠制成,缝合后可被人体组织所吸收。
《國語辭典》:淹灌  拼音:yān guàn
一种灌溉田地的方法。在田地蓄水以供农作物根部吸收。例如水稻耕种。
《国语辞典》:纳士招贤(纳士招贤)  拼音:nà shì zhāo xián
招揽吸收有品德、学识的贤人士子。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可不道吏部文章二百年,甚些的纳士招贤。」《孤本元明杂剧。薛苞认母。第四折》:「贤士有如此博学广文,高才大德,见如今圣人纳士招贤,何不进取功名。」也作「招贤纳士」。
《国语辞典》:破骨细胞(破骨细胞)  拼音:pò gǔ xì bāo
一种骨骼细胞,专门负责分解和吸收老化骨基质,和相对的造骨细胞达成动态平衡作用。
《国语辞典》:光敏作用  拼音:guāng mǐn zuò yòng
由植物之光敏色素吸收红光变为活化型,活化型吸收远红光或经较长的暗期就转变成钝化型,此二型因不同光源转变而调节植物开花、种子萌芽及幼苗生长等生理过程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