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人琴痛
 
叹人琴
 
子敬亡
 
子敬琴
 
子敬与琴亡
 
子敬遗琴
 
殁后知音少
 
琴残子敬床
 
琴声断
 
痛绝人琴
 
碎琴哭灵床
 
灵床琴弦断

相关人物
王徽之(字子猷)


《世说新语笺疏》下卷上〈伤逝〉~645~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馀亦卒。
《晋书》卷八十〈王羲之列传·王徽之〉~204~
后为黄门侍郎,弃官东归,与献之俱病笃。时有术人云:「人命应终,而有生人乐代者,则死者可生。」徽之谓曰:「吾才位不如弟,请以馀年代之。」术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馀,得以足亡者耳。今君与弟算俱尽,何代也!」未几,献之卒,徽之奔丧不哭,直上灵坐,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馀亦卒。子桢之。

简释

人琴两亡:指悼念亲友。唐陈子昂《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人琴遂两亡,白云失处所。”


例句

相如只谢病,子敬忽云亡。 张九龄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徒闻子敬遗琴在,不见相如驷马归。 戴叔伦 吊畅当

碧窗月落琴声断,华表云深鹤梦长。 戴叔伦 哭朱放

季江留被在,子敬与琴亡。 窦蒙 题弟暨述书赋后

变化竟无常,人琴遂两亡。 陈子昂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典故
七年而后知
 
七年辨材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3004~
《子虚赋》:「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郭璞曰:『豫章,大木也,生七年乃可知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正义案《活人》云:『豫,今之枕木也。章,今之樟木也。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

例句

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 白居易 寓意诗五首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 放言五首

《漢語大詞典》:后知(後知)
(1).觉悟较晚。亦指觉悟较晚者。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孙中山 《民权主义》第三讲:“先知先觉者为发明家,后知后觉者为宣传家,不知不觉者为实行家。”
(2).后来的知己。吕氏春秋·恃君:“ 豫让 笑而应之曰:‘是﹝为﹞先知报后知也,为故君贼新君矣。’” 陈奇猷 集释:“‘是’下当从《策》补‘为’字,否则文不成义……此文‘是为先知报后知’犹言为 智伯 报 襄子 耳。”
《国语辞典》:后知后觉(后知后觉)  拼音:hòu zhī hòu jué
事件发生后才发觉或知道其真相。如:「这么重大的事情,到现在才知道,你可真是后知后觉。」
《国语辞典》:学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不足)  拼音:xué rán hòu zhī bù zú
入门学习之后,才发现自己的知识还不完备。《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分类字锦》:前知后知(前知后知)
论衡儒者论圣人以为前知千岁后知万世
分类:
《漢語大詞典》:松柏后雕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后因以"松柏后雕"比喻志士在艰危的境况中奋斗到最后。
《国语辞典》:慈乌返哺(慈乌返哺)  拼音:cí wū fǎn bǔ
雏鸟长大后知衔食哺养母鸟。比喻子女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明。高明《汲古阁本琵琶记》第二四出:「悲伤,鹭序鸳行,怎如那慈乌返哺能终养?」也作「慈乌反哺」。
《國語辭典》:迷而知反  拼音:mí ér zhī fǎn
迷失正道而及时觉察,回归正途。比喻知错能改。《三国志。卷六。魏书。袁术传》:「而阴谋不轨,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晋。桓玄 与释慧远书劝罢道:「迷而知反,去道不远,可不三思?」
《國語辭典》:迷途知反  拼音:mí tú zhī fǎn
觉察自己步上错误之途,而能加以改正。南朝梁。丘迟 与陈伯之书:「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也作「迷途知返」、「迷涂知反」。
《國語辭典》:人琴俱亡  拼音:rén qín jù wáng
晋王献之死,徽之拿他的琴来弹,久不成调,遂有人琴俱亡之叹。见《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后用作伤悼友人去世之辞。清。王鹏运〈彊村词序〉:「而人琴俱亡,赏音阒然。」也作「人琴俱杳」。
《漢語大詞典》:人琴两亡(人琴兩亡)
见“ 人琴俱亡 ”。
《國語辭典》:人琴俱亡  拼音:rén qín jù wáng
晋王献之死,徽之拿他的琴来弹,久不成调,遂有人琴俱亡之叹。见《晋书。卷八○。王羲之传》。后用作伤悼友人去世之辞。清。王鹏运〈彊村词序〉:「而人琴俱亡,赏音阒然。」也作「人琴俱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