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遗福(遺福)
谓遗福祚与后人。三国志·魏志·卫觊传:“ 武皇帝 之时,后宫食不过一肉,衣不用锦绣,茵蓐不缘饰,器物无丹漆,用能平定天下,遗福子孙。”
分類:福祚后人
《国语辞典》:病西施  拼音:bìng xī shī
相传西施有病时更美,故后人形容病态的美人为「病西施」。
《漢語大詞典》:宋锦(宋錦)
宋 代所织的锦缎。纹样繁复,配色淳朴。后人因其织造精美,故把装潢书画碑帖所用的具有 宋 代织锦风格的旧锦也称为“宋锦”。
《漢語大詞典》:冯长乐(馮長樂)
五代 冯道 自号“长乐老”,后人遂以“冯长乐”称之。 清 方文 《题露筋祠碑上》诗:“往来多少 冯长乐 ,试使看碑作底情。”参阅新五代史·杂传十六·冯道
分類:自号后人
《国语辞典》:浣花集  拼音:huǎn huā jí
书名。唐韦庄撰,其弟霭编。原本五卷,后人析为十卷;补遗一卷,则毛晋所增。韦庄在蜀得杜甫浣花溪草堂,因以名其诗集。
《漢語大詞典》:获麟台(獲麟臺)
为纪念“西狩获麟”,后人在获麟处筑起的土台。 唐 李白 《送方士赵叟之东平》诗:“西过 获麟臺 ,为我弔 孔丘 。” 王琦 注引《一统志》:“ 获麟臺 ,在 鉅野县 东南……即西狩获麟之所,后人於此筑臺。”参见“ 获麟 ”。
《漢語大詞典》:获麟(獲麟)
(1).指 春秋 鲁哀公 十四年猎获麒麟事。相传 孔子 作春秋至此而辍笔。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 杜预 注:“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时无明王出而遇获, 仲尼 伤 周 道之不兴,感嘉瑞之无应,故因《鲁春秋》而脩中兴之教。絶笔於‘获麟’之一句,所感而作,固所以为终也。” 唐 李白 《古风》之一:“希圣如有立,絶笔於获麟。”
(2).指 春秋 末期。史记·太史公自序:“自获麟以来四百有餘年,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絶。”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祖 通 ﹞依春秋体例,自获麟后,歷 秦 汉 至於 后魏 ,著纪年之书,谓之元经。”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独至获麟以后,迄於 秦始 ,实为 中国 社会变动最剧之时代。”
(3).指 汉武帝 太始 二年捕获白麟事。《汉书·武帝纪》:“往者( 太始 二年)朕郊见上帝,西登 陇首 ,获白麟以馈宗庙。”后汉书·班彪传:“ 孝武 之世,太史令 司马迁 ……据 楚 汉 列国时事,上自 黄帝 ,下讫获麟,作本纪,世家、列传、书、表凡百三十篇。”
(4).喻指著作的绝笔。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立言上:“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智,余将养性养神,获麟於《金楼》之制。” 唐 唐彦谦 《吊方干处士》诗之一:“别号行鸣雁,遗编感获麟。”
《漢語大詞典》:鼻亭神
(1). 舜 封 象 于 鼻亭 ,后人立 象 祠称 鼻亭神 。 唐 元和 中 道州 刺史 薛伯高 毁之。史记·五帝本纪“﹝ 舜 ﹞封弟 象 为诸侯” 张守节 正义引 唐 李泰 《括地志》:“ 鼻亭神 在 营道县 北六十里。故老传云: 舜 葬 九疑 , 象 来至此,后人立祠,名为 鼻亭神 。” 唐 柳宗元 《道州毁鼻亭神记》:“ 鼻亭神 , 象 祠也。不知何自始立,因而勿除,完而恒新,相传且千岁。”
(2).指 舜 弟 象 。 宋 范成大 《读〈唐太宗纪〉·平内难》诗:“弟兄相贼斁天伦,自古无如 舜 苦辛。掩井捐阶危万死,不闻亲杀 鼻亭神 。”
《漢語大詞典》:眢井翁
后人对 宋 郑思肖 的敬称。 清 钱谦益 《题画四君子图》诗:“怀哉 眢井翁 ,画兰不画地。” 钱曾 注:“ 郑所南 著《心史》,藏之 北禪寺 井中,故目之为 眢井翁 。”
分類:后人敬称
《漢語大詞典》:裕后光前(裕後光前)
为后人造福,给前辈增光。常用以歌颂人们的不世功勋。 宋 陈抟 《心相编》:“敬老慈幼,必然裕后光前。” 明 朱鼎《玉镜台记·完聚》:“荷明主褒功尚贤,更裕后光前。”《天雨花》第八回:“文武两途都已足,裕后光前亦可称。”
《漢語大詞典》:杖杜宰相
旧唐书·李林甫传:“ 林甫 典选部时,选人 严迥 判语有用‘杕杜’二字者, 林甫 不识‘杕’字,谓吏部侍郎 韦陟 曰:此云‘杖杜’何也? 陟 俯首不敢言。”后人遂称 李林甫 为“杖杜宰相”,讥其才疏学浅。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彭乘批答之谬:“伏猎侍郎,杖杜宰相,与华省名郎错判芳洲杜若者,信有之矣。”
《國語辭典》:问柳寻花(問柳尋花)  拼音:wèn liǔ xún huā
1.游赏春天的景色。唐。杜甫 严中丞枉驾见过诗:「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明。朱鼎《玉镜台》第一一出:「人世难逢开口笑,问柳寻花,好景莫辜负。」也作「觅柳寻花」、「寻花问柳」。
2.比喻狎妓。如:「他问柳寻花、逢场作戏的积习,终于导致婚姻的破裂。」也作「寻花问柳」。
《國語辭典》:停云落月(停雲落月)  拼音:tíng yún luò yuè
比喻对亲友深切的思念,多用于书信的应酬语中。
《國語辭典》:殃及池鱼(殃及池魚)  拼音:yāng jí chí yú
比喻无故受累。参见「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条。
《國語辭典》:遗簪坠屦(遺簪墜屨)  拼音:yí zān zhuì jù
遗落的簪和鞋。比喻不忘故旧。《北史。卷六四。韦孝宽传》:「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之同归。吾之操行,虽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也作「遗簪堕履」。
《漢語大詞典》:贤竹林(賢竹林)
三国 魏 阮籍 与其侄 阮咸 名列“竹林七贤”,后人因用“贤竹林”为对他人叔侄的敬称。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弟就要去拜 虞博士 并 庄徵君 贤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