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7,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不并
素女
并举
二龙
西凉
兼备
告子
两立
齐唱
并兴
并时
合食
同尽
得兼
兼修
《漢語大詞典》:不并(不竝)
谓生不同时。竝,“ 并 ”的古字。《楚辞·九章·怀沙》:“古固有不竝兮,岂知其何故?” 王逸 注:“并,俱。” 洪兴祖 补注:“此言圣贤有不并时而生者。”
分類:同时
《國語辭典》:素女  拼音:sù nǚ
相传为上古时代的女神。精于音乐,一说为知阴阳天道,擅长房中之术,古有素女经、素女方等。
《國語辭典》:并举(並舉)  拼音:bìng jǔ
同时提出。《汉书。卷八。宣帝纪》:「唯恐羞先帝圣德,故并举贤良方正以亲万姓,历载臻兹,然而俗化阙焉。」《醒世姻缘传》第七八回:「二罪并举,三十个板子,把腿打的劈拉著待了好几日。」
《漢語大詞典》:二龙(二龍)
誉称同时著名的二人。一般多指兄弟。(1)指 后汉 许劭 、 许虔 兄弟。后汉书·许劭传:“兄 虔 亦知名, 汝南 人称 平舆 渊有二龙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谢子微 见 许子将 兄弟,曰:‘ 平舆 之渊,有二龙焉。’”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荆枝擢秀,棣蕚生光,何止 平舆 之二龙,是为 贾 家之三虎。”(2)指 三国 吴 刘岱 、 刘繇 兄弟。三国志·吴志·刘繇传:“若明使君用 公山 ( 刘岱 )於前,擢 正礼 ( 刘繇 )於后,所谓御二龙於长涂,骋騏驥於千里,不亦可乎?”(3)指 南朝 梁 谢览 、 谢举 兄弟。南史·谢举传:“﹝ 举 ﹞与兄 览 俱预元会。 江淹 一见并相钦挹,曰:‘所谓“驭二龙於长涂”者也。’”(4)指 南朝 梁 刘孝义 、 刘孝胜 兄弟。 南朝 梁 简文帝 《饯临海太守刘孝仪蜀郡太守刘孝胜》诗曰:“两 杜 昔夹河,二龙今出守。”(5)指 南朝 齐 柳惔 、 柳悦 兄弟。南史·柳惔传:“﹝ 惔 ﹞少与长兄 悦 齐名, 王俭 谓人曰:‘ 柳氏 二龙,可谓一日千里。’”(6)指 唐 乌承恩 、 乌承玼 兄弟。新唐书·乌承玼传:“﹝ 承玼 ﹞与族兄 承恩 皆为 平庐 先锋,沉勇而决,号‘辕门二龙’。”
《国语辞典》:西凉(西凉)  拼音:xī liáng
朝代名。(西元400~421)与东晋同时的十六国之一。汉人李皓所建,据有今甘肃省西北部,后为北凉所灭。
《國語辭典》:兼备(兼備)  拼音:jiān bèi
同时具备。《宋史。卷三四七。章衡传》:「使辽,燕射连发破的,辽以为文武兼备,待之异于他使。」
《国语辞典》:告子  拼音:gào zǐ
1.人名。战国时代,约与孟子同时的学者,兼治儒墨之学,主张人之性是无善无不善的,当时自成一家之言。
2.《孟子》一书中的篇名。篇中极言心性,以矫世厉俗。因首章记告子与孟子辨性之说,故以〈告子〉为篇名。
《漢語大詞典》:两立(兩立)
并存;同时存在。战国策·燕策:“﹝ 太子丹 ﹞谓其太傅 鞠武 曰:‘ 燕 秦 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 三国 蜀 诸葛亮 《后出师表》:“先帝虑 汉 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託臣以讨贼也。” 金 王若虚 《孟子辨惑》:“至于仁富不能两立,则理势之固然者。” 聂绀弩 《谈〈野叟曝言〉》:“反对方巾气一定会爱好性灵,因为性灵与方巾气是不能两立的对头。”
《國語辭典》:齐唱(齊唱)  拼音:qí chàng
1.众口齐一,同声而唱。《乐府诗集。卷四九。清商曲辞六。无名氏。青骢白马》:「齐唱可怜使人惑,昼夜怀欢何时忘。」
2.两位以上的歌唱者,不分声部按照同一旋律同时演唱,称为「齐唱」。
《国语辞典》:并兴(并兴)  拼音:bìng xīng
同时发生、兴起。《后汉书。卷六○下。蔡邕列传》:「又有贤良、文学之选,于是名臣辈出,文武并兴。」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桓灵失德,灾衅并兴。」
《國語辭典》:并时(並時)  拼音:bìng shí
同时。汉。扬雄〈羽猎赋〉:「各以并时而得宜,奚必同条而共贯。」晋。袁宏《后汉纪》卷二一:「陛下不复澄清善恶,俱与忠臣尚书令尹勋等并时显封,使朱紫不别,粉墨杂糅。」
《漢語大詞典》:合食
(1).犹合祭。《公羊传·文公二年》:“其合祭奈何?毁庙之主,陈於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於大祖。”新唐书·礼乐志三:“禘、祫,大祭也。祫以昭穆合食於太祖。” 宋 曾巩 《为人后议》:“夫所谓收族者,记称与族人合食,序以昭穆,别以礼义之类。”参见“ 合祭 ”。
(2).同炊。谓不分家。 汉 焦赣 《易林·睽之姤》:“二人同室,兄弟合食,和乐相好,各得所欲。” 明 宋濂 《郑都事墓志铭》:“其家自 宋 南渡初即合食为义门,迄今已歷十世。”
(3).同时受享几处食邑。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 冀 合食四县,赏赐皆如 霍光 。”
《漢語大詞典》:合祭
(1).合于祧庙而祭。古代帝王对其世次疏远之祖,依制迁其神主藏于祧庙而合祭之。《公羊传·文公二年》:“大祫者何?合祭也。其合祭奈何?毁庙之主,陈于大祖;未毁庙之主,皆升,合食于大祖。” 何休 注:“毁庙,谓亲过高祖,毁其庙,藏其主于大祖庙中。”
(2).天神地祇,合在一起祭祀。《汉书·郊祀志下》:“天地合祭,先祖配天,先妣配墬,其谊一也。” 宋 苏轼 《郊祀奏议》:“谨按后汉书·郊祀志, 建武 二年初,制郊兆於 洛阳 ,为圆坛八,陛中又为重坛,天地位其上,皆南向西上,此则 汉 世合祭天地之明验也。”宋史·盛陶传:“议合祭天地,请从先帝北郊之旨。”
《漢語大詞典》:同尽(同盡)
同时毕命;同归于尽。 明 陈子龙 《岁晏仿子美同谷七歌》之七:“百年奄忽竟同尽,可怜七尺如鸿毛。” 阿英 《李闯王》第四幕:“我 吴三桂 就是投顺过去,一朝再有变化,又怎么是好?真个与他同尽吗?”
《漢語大詞典》:得兼
兼得,同时获得。《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郭沫若 《创造十年》一:“你们又要爱国,又要诳文凭,二者是不可得兼的。”
分類:同时获得
《国语辞典》:兼修  拼音:jiān xiū
同时修备。如:「术德兼修」。
分类: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