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任士凭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任士凭(1521年—1571年),字可依,号思亭,山东济南府平原县人。山东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二甲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二十八十月改礼部祠祭司主事,调吏部文选司,历文选司署郎中,四十二年(1563年)九月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十二月升通政使司右通政、提督誊黄,四十四年八月升光禄寺卿。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三月任顺天府府尹。十月升南京工部右侍郎,十一月改任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隆庆元年(1567年)十月御史凌儒弹劾其不职,调南京别衙门用,予告归,隆庆四年(1570年)七月起为南京刑部右侍郎,因病不能赴任,仍乞赐告归,次年卒,赐祭葬,祀乡贤。
《韵府拾遗 微韵》:可依
集异记矜孑孑于空谷兮靡群援之可依
分类:可依
《漢語大詞典》:铜尺(銅尺)
铜制的律尺。古代用以量较乐器,又可依以为准,铸铜律吕以调声韵。晋书·律历志上:“ 始平 掘地得古铜尺,岁久欲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故 阮咸 讥其离声,后人验其铜尺。” 詹鍈 义证引 李曰刚 《〈文心雕龙〉斟诠》:“铜尺,铜铸之尺,用以量较古乐器,又可依古尺为准,铸铜律吕以调声韵。”隋书·律历志上:“一 周 尺:《汉志》 王莽 时 刘歆 铜斛尺。 后汉 建武 铜尺。 晋 泰始 十年 荀勗 律尺,为 晋 前尺。 祖冲之 所传铜尺。”
分類:乐器可依
《漢語大詞典》:宣帖
又称宣札。 宋 代颁给军校的委任状,持此可依照恩例升补官职。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帝﹞命 纲 为亲征行营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 曹曚 副之,置司于大晟府,辟置官属,赐银各百万,朝议、武功大夫以下及将校官誥宣帖三千道,许便宜从事。”
《國語辭典》:脊梁骨  拼音:jǐ liáng gǔ
构成脊柱的小骨,中间为一大孔,称为椎孔。椎孔相连成一长管,有脊髓通过,包括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共三十一块。也称为「脊椎骨」、「椎骨」。
《国语辞典》:著己  拼音:zhuó jǐ
贴身的、可依靠的。《红楼梦》第六三回:「尤氏一闻此言,又见贾珍父子并贾琏等皆不在家,一时竟没个著己的男子来,未免忙了。」
《漢語大詞典》:典例
可依为准则的成例。 唐 白居易 《萧俛一子回授三从弟伸制》:“当延赏於胤嗣,愿推恩於友爱;厥有典例,因而从之。” 明 何大复 《赠李仲良耆老序》:“州县乡各置一老,使任捕詰,虽非典例,亦便宜所可举者也。”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至南州羣彦,翩然来仪,则尔公尔侯,列爵分土,有 平西 之典例在。”
《漢語大詞典》:主心骨
(1).可依靠的核心力量。 老舍 《月牙集·新时代的旧悲剧一》:“父亲是他的主心骨,象个活神仙似的,能暗中保佑他。” 陶尔夫 《伐木者的旅行》:“他是好人,也是我们这棚子里的主心骨。”
(2).主见,主意。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五章:“老顽固这阵死了,你还哭得这么伤心?没主心骨的女人!” 靳以 《跟着老马转》:“她可不象 小玲子 那样没个主心骨儿。”
《国语辞典》:社会秩序(社会秩序)  拼音:shè huì zhì xù
社会中个体与群体间的关系,形成结构化并可依从的情感互动与阶序模式。
《国语辞典》: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拼音:zài jiā kào fù mǔ,chū wài kào péng yǒu
(谚语)在家时可依靠父母的照顾料理,出门在外则需靠朋友间的帮忙关照。如:「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你有什么困难,说出来大家好帮忙。」
《国语辞典》:投奔无门(投奔无门)  拼音:tóu bèn wú mén
无处可依靠。如:「战事连年,他带著老小四处依亲,无奈新人也在逃难,仍然投奔无门。」
《国语辞典》:杖莫如信  拼音:zhàng mò rú xìn
杖,倚凭。杖莫如信指可依凭的莫过于守信。《左传。襄公八年》:「舍之闻之:『杖莫如信』。完守以老楚,杖信以待晋,不亦可乎。」
《国语辞典》:主心骨儿(主心骨儿)  拼音:zhǔ xīn gǔ ér
1.心所凭恃。如:「他吓得没有主心骨儿。」
2.可依赖的人或事物。如:「人一旦失去主心骨儿,遇事往往容易慌张,不知所措。」
《国语辞典》:有典有则(有典有则)  拼音:yǒu diǎn yǒu zé
有法典规则可依循。唐。刘穆之〈洛州荥阳县头陀逸僧识法师上颂圣主中兴得贤令卢公清德文〉:「无偏无党,有典有则。」
《漢語大詞典》:脊心骨
脊骨。比喻可依靠的人或事物。 杨朔 《北线》:“眼时他还捉摸不透连队不稳定的道理,光觉得班里懒懒散散的,好像缺乏脊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