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市重
谓以某种手法炫耀自己,博取重视。 明 沈德符 野获编·释道·紫柏祸本:“ 沈令誉 因 王于 之交,亦得与 郭宗伯 往还,每众中大言以市重。”
《漢語大詞典》:鹰架木(鷹架木)
一种绳牵的木架。用于上下挽取重物。 宋 司马光 书仪·穿圹:“挽土宜用雨轆轤,重物上下,宜用革车,或用鹰架木。”
《國語辭典》:择福宜重(擇福宜重)  拼音:zé fú yí zhòng
语本《国语。晋语六》:「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选择利益较多的一方。《旧五代史。卷六三。唐书。朱友谦传》:「晋王虽推心于我,然悬兵赴援,急难相应,宁我负人,择福宜重。」
《国语辞典》:举要治繁(举要治繁)  拼音:jǔ yào zhì fán
从繁杂的事物中,选取重点。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总术》:「文场笔苑,有术有门,务先大体,鉴必穷源,乘一总万,举要治繁。」
《国语辞典》:举要删芜(举要删芜)  拼音:jǔ yào shān wú
选取重要的,而去除冗杂无条理者。指应抓住重点。《唐语林。卷一。政事上》:「吾见马周论事多矣,援引事类,提搉古今,举要删芜,会文切理。」
《国语辞典》:听證制度(听證制度)  拼音:tīng zhèng zhì dù
在法院裁判、国会立法,或行政机关制定法规、拟订政策、处理争议或采取重大行政处分时,给予利害关系人或其他有关之专家学者及公共团体,以书面或口头陈述意见或提供资料之机会,以备政府参择采證,维持民主效能与公正之措施。此制度源于英、美,民国七十三年底,台北市议会首先在我国采行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