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得第  拼音:dé dì
考中、应试及第。科举考试取中须评定等第,因称中试为得第。《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等得会试过了榜发,王生不得第,却恋著那女子。」清。侯方域〈太常公家传〉:「宁津生自是诵应震文,而得第者四。」
《漢語大詞典》:中俊
左传·昭公十二年:“ 晋侯 以 齐侯 宴, 中行穆子 相。投壶, 晋侯 先。穆子曰:‘有酒如 淮 ,有肉如 坻 。寡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 伯 瑕 谓 穆子 曰:‘子失辞。吾固师诸侯矣,壶何为焉?其以中儁也。’”儁,同“ 俊 ”。投壶以中者为俊异。后称考试取中为中儁,本此。
《國語辭典》:墨卷  拼音:mò juàn
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时,应试者用墨笔书写的试卷。《明史。卷七○。选举志二》:「考试者用墨,谓之墨卷。誊录用朱,谓之朱卷。」《儒林外史》第二○回:「自从那年到杭州,至今五六年,考卷、墨卷、房书、行书、名家的稿子,还有四书讲书、五经讲书、古文选本一家里有个帐,共是九十五本。」
《漢語大詞典》:榜元
即榜首。科举考试同榜录取中的第一名。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上:“﹝ 李肱 ﹞乃以牓元及第。”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丁稜:“ 唐 放牓讫,謁宰相,即牓元致词。”
《国语辞典》:大主考座师(大主考座师)  拼音:dà zhǔ kǎo zuò shī
明、清科举制度中,取中的举人、进士,皆尊称主考官为「大主考座师」。《儒林外史》第二回:「弟也曾把这话回禀过大主考座师,座师就道弟该有鼎元之分。」
《國語辭典》:发策决科(發策決科)  拼音:fā cè jué kē
拆阅策问题目,决定录取科第。汉。扬雄《法言》:「或曰:『书与经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哑尔笑曰:『须以发策决科。』」
《国语辞典》:片假名  拼音:piàn jiǎ míng
日本的一种文字。唐玄宗时代,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采取中国汉字的楷书偏旁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