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发标(發標)  拼音:fā biāo
蛮不讲理的发脾气。《负曝闲谈》第二九回:「汪老二送过,回到屋子里,说:『琴侬今儿怎么发起标来?』」《老残游记》第九回:「只是回家来对著老婆孩子发发标,在外边绝不敢发半句硬话。」也作「发标劲」。
《漢語大詞典》:犯牛脖子
方言。发脾气。 老舍 《骆驼祥子》九:“我真疼你,你也别不知好歹!跟我犯牛脖子,没你的好儿,告诉你!”
《漢語大詞典》:使心别气(使心彆氣)
发脾气。《石点头》第十二回:“可知有你这歪老货搬弄,致使我家娘一向使心彆气。”
分類:发脾气
《國語辭典》:生性  拼音:shēng xìng
天性。《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小弟生性喜欢养几匹马,他就嫌好道恶,说作蹋了他的院子。」《文明小史》第四七回:「我生性不喜欢外国人,被人家说出去很难听的。」
《國語辭典》:开火(開火)  拼音:kāi huǒ
枪炮开始射击。指双方开始争斗。如:「前线已经开火了。」也作「开战」、「开仗」。
《國語辭典》:恶发(惡發)  拼音:è fā
动怒、发脾气。宋。柳永〈满江红。访雨寻云〉词:「恶发姿颜欢喜面,细追想处皆堪惜。」《西游记》第五八回:「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
《漢語大詞典》:使性
亦作“ 使性子 ”。 谓发脾气;任性。 明 贾仲明 《对玉梳》第一折:“俺娘见他没东西了,日日捻他去,他一口气成病,使性儿出去了。”《水浒传》第五四回:“ 李逵 惧怕 罗真人 法术,十分小心伏侍 公孙胜 ,那里敢使性。”《金瓶梅词话》第四一回:“ 李桂姐 听了,一声儿没言语,一日只和 吴银儿 使性子,两个不説话。”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七:“ 老孙太太 说:‘姑娘可别使性,这是老规矩,哪个新娘也得喝。’”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四章:“‘你走!你走!让我一个人睡一觉!’她使性子说。”
《國語辭典》:发气(發氣)  拼音:fā qì
发怒、生气。如:「他脸上老显得木然呆笨,彷佛从没欢喜,也不发气似的。」
《漢語大詞典》:肆怒
谓滥发脾气。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不原本於枉直,苟好胜而肆怒者,暴人也。”辽史·穆宗纪上:“十二月丁巳,詔大臣曰:‘有罪者,法当刑。朕或肆怒,滥及无辜,卿等切諫,无或面从。’”
分類:发脾气
《国语辞典》:泼醋(泼醋)  拼音:pō cù
1.淋洒醋作调味。《红楼梦》第三八回:「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扫迷帚》第一四回:「乃为设坛诵经,假作驱捉模样,用炽炭泼醋,教两人扶著病者,强使闻臭。」
2.吃醋。多指男女在感情上因嫉妒而发脾气。《红楼梦》第四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九尾龟》第一八六回:「辛修甫的那位夫人,本来原是个专会泼醋的人物,不知怎样的得了一个吐血的症候。」
《国语辞典》:放懞挣(放懞挣)  拼音:fàng méng zhèng
任性、发脾气。元。无名氏《昊天塔》第四折:「这厮待放懞挣,早拨起咱无明火不邓邓。」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二折:「他那里越憋拗放懞挣,则管里啼天哭地相刁蹬。」
《漢語大詞典》:髭毛
方言。谓毛发直竖张散。形容发怒、发脾气。如:他听了这句话,当时就髭毛儿了。
《漢語大詞典》:跳躁
暴躁发脾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崔猛:“ 崔 还,以为大辱,形神跳躁,欲单骑往平贼。”
《国语辞典》:敦葫芦,摔马杓(敦葫芦,摔马杓)  拼音:dūn hú lu,shuāi mǎ sháo
用力摔东西,乱发脾气。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二折:「媳妇儿怎敢是敦葫芦,摔马杓。」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打这老子没肚皮揽泻药,偏不的我敦葫芦摔马杓。」也作「墩葫芦,摔马杓」。
《国语辞典》:墩葫芦,摔马杓(墩葫芦,摔马杓)  拼音:dūn hú lu,shuāi mǎ sháo
用力摔东西,乱发脾气。《醒世姻缘传》第三回:「后边计氏一夥主仆,连个馍馍皮扁食边,梦也不曾梦见,哭丧著个脸,墩葫芦,摔马杓,长吁短气。」也作「敦葫芦,摔马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