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3,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北道
水宿
胡虏
北朝
胡沙
胡越
五州
弦索
胡人
四天
南牧
奚奴
猃狁
朔云
北游
《漢語大詞典》:北道
(1).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对 西域 交通的主要道路之一。据汉书·西域传,自 玉门关 和 阳关 以西,大体经今 新疆 中部 天山山脉 和 塔里木河 之间的通道西行,在 疏勒 以西越过 葱岭 ,通往今 中亚 各地。据隋书·裴矩传,自 敦煌 取道 伊吾 ,大体经今 新疆 天山山脉 以北和 伊犁河 流域的通道西行,通往今 中亚 和 西亚 。另据 唐 道宣 释迦方志卷上,还有一条自 伊州 经今 天山山脉 和 塔里木河 之间的通道西行,越过 凌山 ,通往今 中亚 各地的路线。 玄奘 赴 印 时,即取此线。
(2).泛指向北方的道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 杭州 周汾 ,字 蓉衣 ,《咏春柳》云:‘ 西湖 送我离家早,北道看人得第多。’”
《漢語大詞典》:水宿
星座名。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方列星七宿的总称。《后汉书·崔駰传》:“阴事终而水宿藏。” 李贤 注:“水宿谓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也。”国语·周语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 三国 吴 韦昭 注:“析木之分歷建星及牵牛皆水宿,言得水类。”
《國語辭典》:胡虏(胡虜)  拼音:hú lǔ
北狄。宋。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國語辭典》:北朝  拼音:běi cháo
1.泛指北方的王朝。如晋人对契丹、宋人对辽金之称。《新五代史。卷一七。晋家人传。高祖皇后李氏》:「昔先帝起太原时,欲择一子留守,谋之北朝皇帝。」
2.(西元386~577)从北魏统一北方开始,到隋文帝灭北周为止,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史称为「北朝」。
《國語辭典》:南北朝  拼音:nán běi cháo
(西元420~589)东晋以后,宋、齐、梁、陈四朝先后于南方建立政权,是为南朝。后汉、东西魏、北齐、北周于北方建立政权,是为北朝。南北分裂百馀年,至隋篡周灭陈,方告统一。
《漢語大詞典》:胡沙
(1).西方和北方的沙漠或风沙。 唐 鲍君徽 《关山月》诗:“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 宋 苏轼 《书李伯时所藏韩干马》诗:“忽见 伯时 画天马,朔风胡沙生落锥。” 明 莫止 《送李中丞赴镇》诗:“低飞鸿雁胡沙静,远遁鲸鯢瀚海清。”亦指胡人居住的地区。 宋 姜夔 《疏影》词:“ 昭君 不惯胡沙远,但暗忆, 江 南 江 北。”《宣和遗事》后集:“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遶胡沙。”
(2).喻入侵中原的胡兵的势焰。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之二:“但用 东山 谢安石 ,为君谈笑静胡沙。” 宋 陆游 《送李德远寺丞奉祠归临川》诗:“旰食烦明主,胡沙暗旧京。”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剀》诗:“召对 越王 宫,胡沙四面起。”
(3).鲨鱼的一种。尔雅翼·释鱼三:“今摠谓之沙鱼,大而长喙如锯者名胡沙,性良而肉美。”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四·鲛鱼
(4).复姓。 金 有 胡沙补 。见金史本传。
《國語辭典》:胡越  拼音:hú yuè
1.胡与越。泛指中国古代北方和南方的各民族。汉。邹阳 上书吴王:「臣闻秦倚曲台之宫,悬衡天下,画地而人不犯,兵加胡越。」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胡在北、越在南,比喻相隔遥远。《淮南子。俶真》:「六合之内,一举而千万里,是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唐。白居易 与元微之书:「况以胶漆之心,置于胡越之身,进不得相合,退不得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
3.胡、越等民族时有侵犯中国边境之举,因以比喻祸患。汉。司马相如 上书谏猎:「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
《漢語大詞典》:五州
南朝 时指北方的领土。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春方动辰驾,望幸倾五州。” 李善 注:“尚书有十二州, 宋 得其七,故谓北境云五州。”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五:“片言而求三辅,一説而定五州。”
分類:北方领土
《國語辭典》:弦索(絃索)  拼音:xián suǒ
弦乐器上的丝弦。宋。苏轼〈老人行〉:「美人如花弄弦索,只恨尊前明月落。」
《國語辭典》:胡人  拼音:hú rén
古代对北方异族及西域各民族的称呼。《文选。贾谊。过秦论》:「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唐。王昌龄 胡笳曲:「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也称为「胡儿」。
《漢語大詞典》:四天
(1).四方的天空。 唐 沈佺期 《从幸香山寺应制》诗:“岭上楼臺千地起,城中鐘鼓四天闻。” 唐 徐凝 《八月灯夕寄游越施秀才》诗:“四天净色寒如水,八月清辉冷似霜。” 宋 柳永 《少年游》词:“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2).即四禅天。 南朝 梁 沈约 《内典序》:“俱处三界,独与神游;包括四天,卷舒万劫。”《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北周 王褒 《突厥寺碑》:“六合之内,存乎方册;四天之下,闻诸象教。” 唐 王维 《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开敷次第,连九冬之月;种类若干,多四天所雨。”参见“ 四禪天 ”。
(3).道教以东方九气青天、南方三气丹天、西方七气素天、北方五气玄天为四天。参阅云笈七籤卷二一。
《漢語大詞典》:四禅天(四禪天)
佛教有三界诸天之说。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色界诸天又分为四禅:初禅为大梵天之类;二禅为光音天之类;三禅为遍净天之类;四禅为色究竟天之类。色究竟天为色界的极处。参阅法苑珠林卷五。
《國語辭典》:南牧  拼音:nán mù
向南牧马。比喻北胡南侵。《文选。任昉。宣德皇后令》:「及拥旄司部,代马不敢南牧。」《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侦谍不敢东窥,驼马不敢南牧。」
《國語辭典》:奚奴  拼音:xī nú
僮仆。《新唐书。卷二○三。文艺传下。李贺传》:「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聊斋志异。卷四。辛十四娘》:「从小奚奴,蹑露奔波,履袜沾濡。」也称为「奚童」。
《國語辭典》:猃狁(獫狁)  拼音:xiǎn yǔn
匈奴于周朝时的名称。参见「匈奴」条。
《國語辭典》:猃狁(玁狁)  拼音:xiǎn yǔn
匈奴于周朝时的名称。参见「匈奴」条。
《國語辭典》:朔云(朔雲)  拼音:shuò yún
1.北方的云气。唐。严武〈军城早秋〉诗:「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2.朔方、云中二郡的合称。《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眷西极而骧首,望朔云而蹀足。」
《漢語大詞典》:北游
往北方游历。游,也写作“游”。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家贫,假贷无所得,迺北游 燕 、 赵 、 中山 ,皆莫能厚遇,为客甚困。” 三国 魏 应璩 《与从弟苗君胄书》:“閒者北游,喜欢无量,登 芒 济 河 ,旷若发蒙。” 晋 陆机 《苦寒行》:“北游 幽 朔 城,凉野多险难。”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庞居士:“ 元和 六年,北游 襄 汉 ,随处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