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魔数(魔数)  拼音:mó shù
原子核化学名词。指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或质子数为2、8、20、28、50、82、126等时,原子核特别稳定,核种存量亦丰。
《国语辞典》:木浆(木浆)  拼音:mù jiāng
用各种分离方法所得的木材纤维,依制造方法有机械木浆与化学木浆二类。
《国语辞典》:柏吉乌斯(柏吉乌斯)  拼音:bó jí wū sī
Friedrich Bergius
人名。(西元1884~1949)德国化学家。致力于将煤高压液化的化学研究,西元一九一三年完成柏吉乌斯试验法,开创了制造人造石油的可能性,并研究由木材制糖的方法。一九三一年获诺贝尔奖。
《国语辞典》:拜耳公司  拼音:bài ěr gōng sī
西德的综合化学公司。主要生产药品、塑胶、照像材料等,为西德三大化学公司之一。
《国语辞典》:蒸馏法(蒸馏法)  拼音:zhēng liù fǎ
化学上,利用不同液体之沸点的不同,将混合物分离纯化的方法。可连续多次进行蒸馏,其纯度会提高。如利用蒸馏法可以制造出高酒精含量的酒。
《国语辞典》:硬科学(硬科学)  拼音:yìng kē xué
大陆地区指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相对于软科学而言。
《国语辞典》:萤光剂(萤光剂)  拼音:yíng guāng jì
一种被激发后能发出萤光的化学物质。较常使用的是二胺基二苯乙烯衍生物,主要用来漂白。若长期使用有致癌可能。
《国语辞典》:发泡成形(发泡成形)  拼音:fā pào chéng xíng
塑胶成形的方法。将化学原料加热,使其像爆米花般的发泡,然后填满于模具内,用蒸气加热,使其膨胀而熔合成一体。
《国语辞典》:成岩作用  拼音:chéng yán zuò yòng
沉积物沉积以后,完全固化以前,经温度、压力、生物、地下水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称为「成岩作用」。包括压密作用、胶结作用及再结晶作用。
《国语辞典》:错化合物(错化合物)  拼音:cuò huà hé wù
包含中心原子(电子接受者)与配位基(电子供给者)结合的化学结构之化合物。简称为「错合物」。
《国语辞典》:纯粹科学(纯粹科学)  拼音:chún cuì kē xué
纯粹研究自然界各种现象的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与应用科学相对,是应用科学的基础。也称为「基本科学」。
《国语辞典》:皮卡尔(皮卡尔)  拼音:pí kǎ ěr
August Piccard
人名。(西元1884~1963)美国化学工程师,出生于瑞士。西元一九一三年驾驶气球飞行,完成首次同温层飞行。后又利用气球原理,发明深海潜水艇。
《国语辞典》:酵素毒  拼音:xiào sù dú
某些化学物质能阻碍抑制特定酵素的活动性,而导致因酵素失效,引发不正常新陈代谢,甚至可能引起中毒现象而至死亡。此种化学物质称为「酵素毒」。如有机磷农药、氰化物等。也称为「酶毒剂」。
《国语辞典》:冷水塔  拼音:lěng shuǐ tǎ
一种化学工程装置。利用隔热、冷却的方法,将温度较高的水变成温度较低的水。
《国语辞典》:流程图(流程图)  拼音:liú chéng tú
1.用特定的符号,显示操作或计画执行步骤的简单图形。如:「电脑流程图」。
2.化学上将各单元化学变化连贯,来显示化工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