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气索(氣索)  拼音:qì suǒ
1.兴味索然。晋。刘琨〈与丞相笺〉:「视此哀叹,使人气索。」
2.精神委靡,气势馁弱。《汉书。卷七七。孙宝传》:「文怪宝气索,知其有故。」《新唐书。卷一三一。宗室宰相传。李勉传》:「希烈自将攻勉,勉气索,婴守累月,援莫至。」
《國語辭典》:奋勇(奮勇)  拼音:fèn yǒng
提起勇气。隋。炀帝〈答史祥手诏〉:「公竭诚奋勇,一举剋定,诗不云乎。」
《國語辭典》:夺气(奪氣)  拼音:duó qì
因慑于声威而丧失勇气。《三国志。卷一七。魏书。张辽传》:「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梁书。卷九。曹景宗传》:「景宗等器甲精新,军仪甚盛,魏人望之夺气。」
《國語辭典》:见方(見方)  拼音:jiàn fāng
长宽相等的面积。通常指正方形而言。如:「一尺见方」、「一丈见方」。
《漢語大詞典》:胆勇(膽勇)
胆量和勇气。百喻经·人谓故屋中有恶鬼喻:“后有一人,自谓胆勇胜於前人。”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感激生胆勇,从军岂尝曾。”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下:“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明史·周遇吉传:“公等皆紈袴子,岂足当大敌。何不於无事时练胆勇,为异日用,而徒糜廪禄为!”
分類:胆量勇气
《漢語大詞典》:材勇
(1).有材力而且勇武。晋书·张方传:“﹝ 张方 ﹞世贫贱,以材勇得幸於 河间王 顒 ,累迁兼振武将军。” 宋 曾巩 《殿前都指挥使制》:“朕择材勇之士,备宫屯之兵,以宿卫京师,填附方夏。”明史·费聚传:“父 德兴 ,以材勇为游徼卒。”
(2).指材力与勇气。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二年:“ 秀琳 将 李宪 有材勇, 愬 更其名曰 忠义 而用之。”
《漢語大詞典》:养勇(養勇)
培养勇气。墨子·杂守:“养勇高奋,民心百倍。” 宋 曾巩 《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宅仁由义,縉绅之徒成材於学校;超距蹋鞠,熊羆之旅养勇於营屯。”
分類:培养勇气
《國語辭典》:大胆(大膽)  拼音:dà dǎn
1.不畏怯。《儒林外史》第四二回:「亏大爷、二爷好大胆还敢进去!若是我们,就杀了也不敢进去。」
2.斗胆,有冒昧之意的谦词。《水浒传》第二四回:「王婆只张武大出去了,便走过后门来叫道:『娘子,老身大胆。』」
3.金门群岛中靠近最前线的一个孤岛,为国军坚守的阵地。
《國語辭典》:胆壮(膽壯)  拼音:dǎn zhuàng
胆子大。比喻极勇敢。如:「他自认为胆壮,决定夜探鬼屋。」
分類:胆子勇气
《國語辭典》:失气(失氣)  拼音:shī qì
1.丧失勇气。《晋书。卷六一。周浚传》:「前破张悌,吴人失气。」《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传。庐陵王子卿传》:「吾日冀汝美,勿得敕如风过耳,使吾失气。」
2.气绝。《荀子。解蔽》:「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岂不哀哉!」《楚辞。王逸。九思。悼乱》:「惶悸兮失气,踊跃兮距跳。」
3.倒楣。《醒世姻缘传》第三回:「就是叫化子也讨人家个馍馍尝尝,也讨个低钱来过过岁,咱就跟著这们样失气的主子。」
《漢語大詞典》:气下(氣下)
谓勇气低落。资治通鉴·晋穆帝永和七年:“ 奕 豫戒之,俟 约 气下, 安 突前持其马鞚,因挟之而驰。”
《國語辭典》:气馁(氣餒)  拼音:qì něi
丧失斗志,失去勇气和信心。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一出:「俺觑得他如儿戏,你好男儿休气馁。」
《国语辞典》:胆小(胆小)  拼音:dǎn xiǎo
胆量小、缺乏勇气。《儒林外史》第一八回:「这位胡三先生虽然好客,却是个胆小不过的人」。《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那抚院是胆小的人,诚恐风声大了,弄成一个无私有弊。」也作「胆子小」。
《漢語大詞典》:守气(守氣)
(1).犹言保持生气。左传·昭公十一年:“今 单子 ……视不登带,言不过步,貌不道容,而言不昭矣。不道不共,不昭不从,无守气矣。” 杨伯峻 注:“守气谓保守身体之气。”
(2).谓保持勇气。孟子·公孙丑上:“ 孟施舍 之守气,又不如 曾子 之守约也。”
(3).谓保持高尚气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是以缀虑裁篇,务盈守气。”
(4).道教语。谓含阴阳生化之气。云笈七籤卷十:“守气者,能含阴阳之气,以生毛羽,得飞仙道。”
《漢語大詞典》:余勇(餘勇)
谓有未尽的勇气和力量。 北周 庾信 《周柱国楚国公岐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敛气餘勇,雄边遗则。” 唐 骆宾王 《军中行路难同辛常伯作》诗:“天子按劒徵餘勇,将军受脤事横行。” 宋 苏轼 《次前韵再送周正孺》:“醉乡追旧游,笔阵贾餘勇。” 黄人 《〈清文汇〉序》:“即词人墨客,亦蓬直麻中,赤缘朱近,类能贾餘勇,尚立言,咸有根柢,絶异稗败。”参见“ 餘勇可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