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摇 → 颻飖搖摇”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挫动(挫動)  拼音:cuò dòng
摧折动摇。《三国演义》第二回:「今玄德为都尉,引兵直抵贼巢,与贼大战数日,挫动锐气。」
分類:挫伤动摇
《漢語大詞典》:强直自遂
亦作“彊直自遂”。 谓刚正而自行其意,不为人所动摇。东观汉记·朱晖传:“ 暉 好节概,有所拔用,皆厉行之士,表善黜恶,抑强絶邪,岁常丰熟,吏民畏而爱之,为之歌曰:‘强直自遂, 南阳 朱季 ,吏畏其威,民怀其惠。’”《后汉书·朱晖传》作“彊直自遂”。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敬岩注〈唐书〉:“ 王元敬 大卿 佖 ,强直自遂,不轻许可。”明史·高拱传:“ 拱 以旧学蒙眷注,性强直自遂。”
《國語辭典》:深根固柢  拼音:shēn gēn gù dǐ
比喻根基坚固而不动摇。语出《老子》第五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作「根深柢固」、「根深蒂固」、「深根固本」、「深根固蒂」。
《漢語大詞典》:耍孬种(耍孬種)
方言。表现怯懦或动摇。 徐光耀 《平原烈火》四九:“不许半道变了心,耍孬种,遭了多大难也得坚持下去。”
《國語辭典》:首鼠两端(首鼠兩端)  拼音:shǒu shǔ liǎng duān
形容踌躇不决,瞻前顾后的样子。《史记。卷一○七。魏其武安侯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孺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八。姑妄听之四》:「诡托于蹠犬之吠尧,是首鼠两端,进退无据,实狡黠反覆之尤。」也作「首施两端」、「首尾两端」。
《國語辭典》:软骨病(軟骨病)  拼音:ruǎn gǔ bìng
病名。婴儿或幼童因缺乏维生素D,使骨组织缺乏钙磷的病症。通常患者会出现头大、鸡胸、驼背、两腿弯曲、腹部膨大、发育迟缓等症状。成年人罹患此症时则会有背部和下肢疼痛,严重时发生畸形或骨折。此外孕妇也易引起此种病症。也称为「骨质软化症」、「佝偻病」。
《漢語大詞典》:确乎不拔(確乎不拔)
刚强坚决,不可动摇。语本《易·乾》:“确乎其不可拔。”陈书·周弘正传:“唯有 周生 ,确乎不拔。”隋书·诚节传序:“ 皇甫诞 等,当扰攘之际,践必死之机,白刃临颈,确乎不拔,可谓岁寒贞柏,疾风劲草。” 唐 韩愈 《颜子不贰过论》:“不以富贵妨其道,不以隐约易其心,确乎不拔,浩然自守。”亦作“ 确固不拔 ”。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六》:“因为他们都有确固不拔的自信,所以决不理会偶像保护者的嘲骂。”
《國語辭典》:军令如山(軍令如山)  拼音:jūn lìng rú shān
军事命令极为严重,如山一般不可动摇、更改。如:「军令如山,违者立斩。」明。杨德周〈再过桃山岳祠〉诗:「王师若雨壶浆渴,军令如山壁垒坚。」清。昭梿《啸亭杂录。卷九。赵勇略》:「贼大惊曰:『此老将军令如山,不可抗也。』」
《漢語大詞典》:橛橛
有所恃而不可动摇貌。旧题 汉 黄石公 《素书·求人之志》:“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终。” 张商英 注:“橛橛者,有所恃而不可摇。”
分類:不可动摇
《漢語大詞典》:岿然不动(巋然不動)
屹立而不动摇。类说引 宋 胡纳 见闻录:“ 李尊懿 仕伪 蜀 ,谈论妍媚有妇人女子之态。 蜀 平, 太祖 见曰:‘有此态耶?’以氊头箭射之,正中其腹, 尊懿 岿然不动, 太祖 曰:‘外柔内劲。’” 毛泽东 《西江月·井冈山》词:“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分類:屹立动摇
《國語辭典》:坚如磐石(堅如磐石)  拼音:jiān rú pán shí
像磐石一样坚固。比喻极为坚定,不可动摇。如:「同胞们血浓于水的感情,坚如磐石。」
《國語辭典》:坚忍不拔(堅忍不拔)  拼音:jiān rěn bù bá
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宋。苏轼 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东欧女豪杰》第四回:「靠著各位热血至诚,坚忍不拔,百年一日,万人一心,将来定必有一个成功的日子。」
《漢語大詞典》:坚如盘石(堅如盤石)
亦作“ 坚如磐石 ”。 文选·古诗十九首:“良无盘石固,虚名復何有?” 李善 注引《声类》曰:“盘,大石也。”后以“坚如盘石”形容非常坚固,不可动摇。如:我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坚如磐石。
《漢語大詞典》:慢憧
懈怠动摇。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二:“ 姚恭靖 广孝 ……乃萧然緇衣以终,其身了无慢憧,不贤于悻悻功名之士乎?”
分類:懈怠动摇
《國語辭典》:两边倒(兩邊倒)  拼音:liǎng biān dǎo
缺乏主见,随情势变化而摇摆不定的态度。如:「我们观察事情要有自己的看法,遇有不同意见时,不能够两边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