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271,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荣干
处处碰壁
能事
明道
不事
干将
官曹
经费
黄扉
烧香
省事
干办
干人
本钱
手笔
《漢語大詞典》:荣干(榮幹)
谓办事。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马行街铺席:“至三更,方有提瓶卖茶者。盖都人公私荣干,夜深方归也。”
分類:办事
《国语辞典》:处处碰壁(处处碰壁)  拼音:chù chù pèng bì
比喻办事或求人随处受阻,事事不顺利。如:「这物品他推销了一整天,仍是处处碰壁,销路不佳。」
《國語辭典》:能事  拼音:néng shì
精明能干。《管子。入国》:「受二人之食,能事而后止,此之谓慈幼。」《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商小姐中年寡居,心贪安逸,又见兄弟能事,是件周到停当,遂把内外大小之事,多托与他执料。」
《國語辭典》:明道  拼音:míng dào
1.大道。《老子》第四一章:「明道若昧,进道若退。」
2.知晓道理。《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正其谊不牟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3.北宋仁宗的年号(西元1032~1033)。
《國語辭典》:不事  拼音:bù shì
1.不从事。如:「不事生产」。
2.不侍奉。《孟子。公孙丑上》:「伯夷非其君不事,非其友不友。」晋。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见机而作,周易所贵;小不事大,春秋所诛。」
《國語辭典》:干将(干將)  拼音:gān jiāng
人名。春秋吴国人,相传善铸剑。后多借指利剑。参见「干将莫邪」条。《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曳明月之珠旗,建干将之雄戟。」
《國語辭典》:干将(幹將)  拼音:gàn jiàng
具有才干能力的人。如:「他是公司不可多得的一员干将。」
《漢語大詞典》:官曹
官吏办事机关;官吏办事处所。东观汉记·光武纪:“ 述 ( 公孙述 )伏诛之后,而事少閒,官曹文书减旧过半。”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若文章著述,犹择微相影响者行之,官曹文书,世间尺牘,幸不违俗也。” 唐 白居易 《司马厅独宿》诗:“官曹冷似冰,谁肯来同宿?” 宋 范成大 《次韵温伯谋归》:“官路驱驰易折肱,官曹随处是愁城。” 元 卢挚 《青华观西轩》诗:“琳宇夏天晓,官曹今日闲。”
《國語辭典》:经费(經費)  拼音:jīng fèi
1.经常的费用。《史记。卷三○。平准书》:「不领于天下之经费。」《新唐书。卷八。敬宗本纪》:「免京畿、河南青苗税,减宫禁经费。」
2.办事的费用。《宋史。卷一七九。食货志下一》:「祖宗置内藏库贮经费馀财。」《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不过经费无多,馆况是不见得很佳的。」
《國語辭典》:黄扉(黃扉)  拼音:huáng fēi
1.宰相的居所。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二六。宋莒公》:「皇朝四十三龙首,身到黄扉止四人。」
2.门下省。《旧唐书。卷一六五。郭承嘏传》:「承嘏久在黄扉,欲优其禄俸,暂令廉问近关。」
《國語辭典》:烧香(燒香)  拼音:shāo xiāng
1.燃香礼神拜佛。《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他借著佛天为由,庵院为囤,可以引得内眷来烧香。」《红楼梦》第五四回:「咱们明儿到阎王庙去烧香,和阎王爷说去。」
2.比喻为求人办事而送礼请客拉关系。如:「烧香说到底就是走后门。」
《國語辭典》:省事  拼音:shěng shì
1.减少办事的手续。《淮南子。泰族》:「省事之本,在于节用。」
2.方便、不麻烦。《老残游记》第一三回:「干我什么事呢?我情愿出钱,岂不省事呢?」
《國語辭典》:干办(幹辦)  拼音:gàn bàn
1.办事非常能干。
2.专管买办事务的奴仆。《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邵王教干办去分付临安府,即时差一个缉捕使臣。」《警世通言。卷七。陈可常瑞阳仙化》:「郡王点看什物,上轿。带了都管、干办、虞候、押番,一干人等出了钱塘门。」
3.办理、处理。《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将带一行做公的去郑州干办宋四。」
4.职官名。宋代凡大都督府、制置、留守、经略……司,置有干办官,以听候差遣,办理事情。
《漢語大詞典》:干人(乾人)
乾人:方言。穷人。 田汉 《洪水》第一场:“不瞒 俞先生 说,我们庄稼汉都成了 贵州 人说的‘干人’了,连便宜货也买不起了。”《中国民间故事选·夜马渡红军》:“连年刀兵水火,那日子干人硬是活不出来。” 王绍南 《鸭池河上》:“我们都是干人哪!”
分類:干人穷人
《國語辭典》:本钱(本錢)  拼音:běn qián
1.用来生利息的母金。《旧唐书。卷九。玄宗本纪下》:「己酉,河南、洛阳两县亦借本钱一千贯,收利充人吏课役。」《董西厢》卷六:「不敢问利息轻重,这本钱几年得用!」
2.经营事业所用的资本。《喻世明言。卷二八。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今父亲年老,受不得风霜辛苦,因此把本钱与小生在此行贩。」《红楼梦》第四八回:「不如也打点几个本钱,和张德辉逛一年来。」
3.货物的成本。如:「价格太便宜,就不够本钱。」
4.比喻可以凭藉的资历、能力等条件。如:「年轻就是本钱。」
《國語辭典》:手笔(手筆)  拼音:shǒu bǐ
1.文章或诗文的著作。晋。陆云〈与兄平原书〉:「今送君苗登台赋,为佳手笔。」《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此画亦是舟中所失物件之一,即是英自己手笔。」
2.手书、手写。《后汉书。卷五三。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申屠蟠》:「申以手笔,设几杖之坐。」《三国志。卷二五。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杨阜》:「天子感其忠言,手笔诏答。」
3.排场。指用钱奢俭。《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这是二舍妹,他自小手笔就阔,气派也不同。」《文明小史》第一二回:「生来手笔又大,从不会锱铢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