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57,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难进
中游
发轫
回日
留行
趑趄
逆风
披榛
序进
深造
游泳
并马
王良
开拓
运动
《漢語大詞典》:难进(難進)
(1).不能前进;不易前进。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之三:“鬱紆将难进,亲爱在离居。” 晋 潘岳 《怀旧赋》:“涂艰屯其难进,日晼晚而将暮。”
(2).慎于进取。 宋 曾巩 《奏乞与潘兴嗣子推恩状》:“伏维陛下幸察 侔 及 兴嗣 ,躬难进之节,遭遇圣时,用 王回 、 徐復 、 李覯 为比,加恩其子。”参见“ 难进易退 ”。
《漢語大詞典》:难进易退(難進易退)
谓慎于进取,勇于退让。礼记·儒行:“儒有衣冠中,动作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小则如愧;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 孙希旦 集解引 吕大临 曰:“非义不就,所以难进;色斯举矣,所以易退。”旧唐书·薛登传:“希仕者必修贞确不拔之操,行难进易退之规。” 明 陈子龙 《直陈祸乱之源疏》:“表难进易退之节,远谗説殄行之徒。”
《國語辭典》:中游  拼音:zhōng yóu
河流介于上游与下游之间的一段。
《國語辭典》:发轫(發軔)  拼音:fā rèn
1.轫,支住车轮,让它不能转动的木头。「发轫」指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子开始行动。引申指出发。《楚辞。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唐。杜甫〈昔游〉诗:「余时游名山,发轫在远壑。」
2.借指事情的开端。《聊斋志异。卷七。瑞云》:「此奴终身发轫之始,不可草草。」
《國語辭典》:发迹(發跡)  拼音:fā jī
发达、得意。《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德琏发迹于此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喻世明言。卷一一。赵伯升茶肆遇仁宗》:「我状元到手,只为字黜落。知命中该发迹,在茶肆遭遇大官人,原来正是仁宗皇帝。」也作「发积」。
《漢語大詞典》:回日(迴日)
(1).谓日神 羲和 驾车前进,不得过,为之回车。形容极高。 唐 李白 《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宋 梅尧臣 《赋秋鸣送刘衡州》诗:“峰前想回日,青冥生路歧。”
(2).来日。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三年:“若回日復相,必乱天下。”
亦作“廻日”。
(1).却日回行。语出《淮南子·览冥训》:“ 鲁阳公 与 韩 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 晋 郭璞 《游仙诗》之四:“愧无 鲁阳 德,迴日向三舍。” 晋 张协 《七命》之一:“衝飇发而迴日,飞砾起而洒天。” 南朝 梁 江淹 《萧拜太尉扬州牧表》:“徒怀 汉 臣伏闕之诚,竞无 鲁 人迴日之感。”
(2).归来之日。 唐 贾岛 《送神邈法师》诗:“绕房三两树,迴日叶应红。” 前蜀 韦庄 《寄薛先辈》诗:“悬知迴日綵衣荣,仙籍高标第一名。”
(3).他日,来日。太平广记卷三三四引 唐 戴孚 《广异记·王乙》:“君若有情,廻日过访,以慰幽魂耳。”
(4).谏止皇帝改变心意。日,喻皇帝。 唐 柳宗元 《为文武百官请复尊号表》之三:“臣等竭其精诚,发於交感,无以迴日。”
《漢語大詞典》:留行
(1).挽留,使不离去。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 去 齐 ,宿於 昼 ,有欲为王留行者。” 赵岐 注:“欲为王留 孟子 行。”
(2).停止行进。韩非子·存韩:“ 秦 发兵不留行,而 韩 之社稷忧矣。”汉书·李广利传:“ 贰师 欲攻 郁成城 ,恐留行而令 宛 益生诈,乃先至 宛 。” 颜师古 注:“留行,谓留止军,废其行。”
(3).指阻挡,阻碍。汉书·韩安国传:“今以中国之盛,万倍之资,遣百分之一以攻 匈奴 ,譬犹以强弩射且溃之癕也,必不留行矣。” 颜师古 注:“留,止也。言无所碍也。” 宋 苏轼 《水调歌头》词:“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4).停止与前进。隋书·天文志中:“此五星合见、迟速、逆顺、留行之大经也。”
《國語辭典》:趑趄  拼音:zī jū
想前进却又不敢。晋。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
《漢語大詞典》:趑雎
亦作“ 趑趄 ”。亦作“ 趑趣 ”。亦作“趦趄”。 犹恣睢。狂妄、凶暴;放纵肆扰。晋书·华谭传:“ 蜀 人服化,无携贰之心,而 吴 人趑雎,屡作妖寇。”《魏书·崔楷传》:“ 定州 逆虏,趑趣北界; 鄴下 兇烬,蚕噬腹心。”魏书·乐志:“ 晋 氏失政,中原纷荡。 刘 石 以一时姦雄,跋扈 魏 赵 ; 苻 姚 以部帅强豪,趦趄 关 辅 。”《隋书·高祖纪上》:“ 陈頊 因循伪业,自擅 金陵 ,屡遣丑徒,趑趄 江 北。公指麾藩镇,无不摧殄。”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知己恶及第:“ 隐 禀性趦趄, 沆 之门吏家僕靡不恶之。”
《國語辭典》:逆风(逆風)  拼音:nì fēng
迎面对著风。如:「逆风前进」。《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一路又遇逆风,走了四五天,才走到芜湖。」
《國語辭典》:披榛  拼音:pī zhēn
榛,丛生的草木。披榛指砍去丛生的草木。形容排除困难。《文选。赵至。与嵇茂齐书》:「涉泽求蹊,披榛觅路。」
《漢語大詞典》:序进(序進)
(1).依次前进。仪礼·燕礼:“若君命皆致,则序进奠觶于篚。”
(2).按规定的等级次第升迁。 唐 元稹 《王惠超左清道率府率制》:“咸当序进,式示加恩。”
《國語辭典》:深造  拼音:shēn zào
深入精微的境界。《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今多指进一步研究进修。如:「出国深造」。
《國語辭典》:游泳  拼音:yóu yǒng
1.在水中游动。《晏子春秋。内篇。问下》:「臣闻君子如美渊泽,容之,众人归之,如鱼有依,极其游泳之乐。」
2.一种体育运动项目。人在水中以各种不同姿势划水前进。
《国语辞典》:并马(并马)  拼音:bìng mǎ
两匹马并排前进。《三国演义》第二○回:「操与天子并马而行,只争一马头。」
《漢語大詞典》:王良
(1). 春秋 时之善驭马者。孟子·滕文公下:“昔者 赵简子 使 王良 与 嬖奚 乘,终日而不获一禽, 嬖奚 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 王良 , 良 曰:‘请復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 嬖奚 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 汉 王充 论衡·率性:“ 王良 登车,马不罢駑; 尧 舜 为政,民无狂愚。” 清 吴伟业 《又咏古》:“ 王良 御奔车,势逼 崦嵫 景。”
(2).喻识才者。 唐 曹唐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诗之五:“ 王良 若要相抬举,千里追风也不难。”
(3). 东汉 人,一次受朝廷征召,行至 荥阳 ,因病不能前进,乃往访其友,友人不肯见,曰:“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何其往来屑屑不惮烦也?”遂拒之。事见《后汉书·王良传》。后用为因汲汲于仕宦而受友人讥笑的典实。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喜归》词:“客难 扬雄 拓落,友笑 王良 来往,面汗背芒寒。” 宋 刘克庄 《泌园春·三和林卿韵》词:“休休也,免 王良 友笑,屑往来忙。”
(4).星座名。史记·天官书:“汉中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 张守节 正义:“王良五星,在奎北河中,天子奉御官也。”晋书·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
《國語辭典》:开拓(開拓)  拼音:kāi tuò
开发、拓展。《三国志。卷二五。魏书。杨阜传》:「伏惟陛下奉武皇帝开拓之大业,守文皇帝克终之元绪。」
《國語辭典》:运动(運動)  拼音:yùn dòng
1.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的变化。如:「板块运动」、「造陆运动」。
2.指人或动物活动。如:「变形虫是以伪足来运动及捕食。」清。徐珂《清稗类钞。风俗类。大埔妇女之勤俭》:「今姑举广东大埔一邑妇女之特点言之,则因向不缠足,身体硕健,而运动自由,且无施脂粉及插花朵者。」
3.各种锻鍊身体、增加体能、促进身体健康的活动。如:「运动选手」、「平衡木运动」。
4.社会中有目的、有组织而规模较大的群众活动。如:「女权运动」、「白话文运动」。
5.因某种目的而奔走游说。《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不过经费无多,馆况是不见得很佳的,你愿意谋事,我就替你去运动起来。」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陈老三劫某藩司》:「鄂人某宦川中,运动某权贵,得调江宁藩司。」
《國語辭典》:运动(運動)  拼音:yùn dong
游说他人或奔走钻营以求达到某种目的。《文明小史》第三五回:「二人约定了,只待慕政回来,故意谈些东洋的好处,来运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