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蒋生径(蔣生徑)
东汉 蒋诩 , 哀帝 时为 兖州 刺史,廉直有名声。 王莽 摄政, 诩 称病免官,隐居乡里。舍前竹下辟三径,唯故人 羊仲 、 求仲 与之游。后多以“蒋生径”指称隐者之所处。文选·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寡欲不期劳,即事罕人功。惟开 蒋生 径,永怀 求羊 踪。” 李善 注引三辅决录:“ 蒋詡 ,字 元卿 ,隐於 杜陵 ,舍中三径,唯 羊仲 、 求仲 从之游,二 仲 皆挫廉逃名。” 唐 钱起 《秋夜寄袁中丞王员外》诗:“应怜 蒋生 逕,秋露满蓬蒿。” 唐 陆长源 《酬孟十二新居见寄》诗:“达者贵知心,古人不愿餘。爱君 蒋生 逕,且著 茂陵 书。”
《漢語大詞典》:元统(元統)
(1).谓刺史所治范围。 南朝 宋 鲍照 《谢随恩被原疏》:“即日被曹宣命,元统内外五刑以下,浩泽盪汰,臣亦预焉。”
(2).统帅。宋书·衡阳文王义季传:“彼为元统,士马桓桓,既不怀发,连被意旨,犹復逡巡。”
《漢語大詞典》:苏娘(蘇娘)
(1).指 前秦 秦州 刺史 窦滔 妻 苏蕙 。 滔 与 蕙 一度断绝音信, 蕙 织五彩锦《回文璇玑图》诗赠 滔 , 滔 感动,与 蕙 和好如初。 清 李渔 《怜香伴·僦居》:“任你织廻文,巧擅 苏娘 。”
(2).指 谢耽 妻 苏紫藭 。 唐 朱揆 《钗小志·谢郎衣》:“ 苏紫藭 爱 谢耽 ,咫尺万里,靡由得亲。遣侍儿假 耽 恆著小衫,昼则私服於内,夜则拥之而寝。 耽 知之,寄以诗曰:‘ 苏娘 一别梦魂稀,来借青衫慰渴飢。若使闲情重作赋,也应愿作 谢郎 衣。’ 谢 亦取女袒服衷之。后为夫妇。”
《漢語大詞典》:守侯
州刺史的别称。 唐 元稹 《告畬三阳神文》:“我贰兹邑,星岁三卒,熟视民病,饱闻政失。自丧守侯,月环其七,弊深力薄,未暇纤悉。”
分類:刺史
《漢語大詞典》:彤帏(彤幃)
汉 代刺史出行用的赤色车帷。后用以借指州府地方长官。 唐 崔湜 《拜襄州剌史途中言志》诗:“彤幃荷新宠,朱黻蒙旧荣。”
《漢語大詞典》:刘豫州(劉豫州)
指 刘备 。 刘备 曾任 豫州 刺史,因称 刘豫州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将军起兵据有 江 东, 刘豫州 亦牧众 汉 南,与 曹操 并争天下。” 清 顾炎武 《汉三君诗·昭烈》:“卓矣 刘豫州 ,雄姿类 高帝 。”
《國語辭典》:藩司  拼音:fán sī
1.南北朝时的州刺史。《文选。沈约。齐故安陆王碑文》:「并求入奉灵榇,藩司抑而不许。」
2.明朝时负责各省民政和财政的官员。参见「布政使」条。
《漢語大詞典》:王录事
指 南朝 宋 王弘 。 弘 曾拜刺史,录尚书事,故称。 陶潜 解印去县,赋《归去来》。刺史 王弘 甚敬仰之,亲自造访。 潜 称疾不见。 弘 候知 潜 当往 庐山 ,乃遣其故人 庞通之 等携酒,先于半道邀之。 潜 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 弘 乃出与相见,遂欢宴终日。事见晋书·隐逸传·陶潜。后以“王録事”指礼贤下士者。 清 赵执信 《寓居新营门屋》诗:“欲移胜赏入中庭,池北墙头起草亭。诸君能为 王録事 ,好待秋晴携酒至。”
分類:刺史
《漢語大詞典》:小庾
称 晋 荆州 刺史 庾翼 。 翼 继兄 亮 镇 武昌 。皆有名,故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小庾 在 荆州 ,公朝大会,问诸僚佐曰:‘我欲为 汉高 、 魏武 何如?’一坐莫答。” 唐 韩翃 《送故人赴江陵寻庾牧》诗:“文体此时看又别,吾知 小庾 甚风流。” 清 陈维嵩 《小秦淮曲》:“谁将碎雨零烟痕,説向风流 小庾 知。”
《漢語大詞典》:守刺
太守与刺史。泛指地方长官。宋史·胡寅传:“遴选守刺,久于其官,痛刈姦赃,广行於宽恤者,爱民之实也。”
《漢語大詞典》:邦牧
州长,刺史。 唐 高适 《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诗:“邦牧今坐啸,羣贤趋纪纲。” 唐 李嘉祐 《冬夜饶州使堂饯相公五叔赴歙州》诗:“丞相过邦牧,清絃送羽觴。”
分類:州长刺史
《漢語大詞典》:谈鸡(談雞)
(1).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载: 晋 兖州 刺史 宋处宗 ,尝买一长鸣鸡,爱养甚至,恒笼著窗间,鸡遂作人语,与 处宗 谈论,极有言致,终日不辍。 处宗 因此言功大进。后因以“谈鸡”指可与之交谈的鸡。 唐 钱起 《秋夜作》诗:“窗中问谈鸡,长夜何时旦?”
(2).以喻能启发人智慧者。 唐 李乂 《饯许州宋司马赴任》诗:“展驥旌时杰,谈鸡美代贤。”
《漢語大詞典》:汧国(汧國)
据 唐 白行简 《李娃传》载, 李娃 乃 长安 之娼女, 常州 刺史 荥阳公 之子进京赶考,与之相识,几经曲折,两人结为夫妇。 荥阳生 后为数郡之守, 李娃 遂封为 汧国夫人 。后因以“汧国”借指从良之美妓。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后跋》:“金屋偕归, 汧国 遂成佳妇。”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卷中:“停驂一顾 鸣珂曲 ,可有他时 汧国 缘。”
《漢語大詞典》:阳道州(陽道州)
指 唐 阳城 。城于 德宗 时曾任 道州 刺史,故名。 唐 元稹 《阳城驿》诗:“ 商 有 阳城驛 ,名同 阳道州 。”
《國語辭典》:戒书(戒書)  拼音:jiè shū
1.自我戒惕的文字。《大戴礼记。武王践阼》:「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
2.汉代皇帝的四种命令之一,用以戒敕刺史、太守等官。汉。蔡邕〈独断上〉:「汉天子正号曰皇帝……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也称为「戒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