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止畜
制止,控制。易·大畜“六五,豶豕之牙,吉” 宋 程颐 传:“六居君位,止畜天下之邪恶。”
《国语辞典》:轮掣(轮掣)  拼音:lún chè
车辆刹车系统的旧称。藉摩擦作用以制止动轮或转动轴旋转的一种装置。
《漢語大詞典》:裁禁
制止,禁止。明史·杨廷和传:“中官 谷大用 、 魏彬 、 张雄 ,义子 钱寧 、 江彬 辈,恣横甚。 廷和 虽不为下,然亦不能有所裁禁,以是得稍自安。”
分類:制止禁止
《漢語大詞典》:疗贪(療貪)
制止贪婪之心。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记与欧公语》:“推此而广之,则饮 伯夷 之盥水,可以疗贪;食 比干 之餕餘,可以已佞。”
分類:制止贪婪
《漢語大詞典》:检邪(檢邪)
制止不正风气。晋书·李重传:“臣闻立法无制,所以齐众检邪,非必曲寻事情,而理无所遗也。”
《國語辭典》:以夷制夷  拼音:yǐ yí zhì yí
1.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冲突,削减力量,以便控制或攻伐。也作「以夷伐夷」、「以夷治夷」。
2.学习他国的长处,来克制他国。
《漢語大詞典》:以夷攻夷
(1).使夷人自相攻伐。本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种民族分化政策。汉书·晁错传:“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 颜师古 注:“不烦华夏之兵,使其同类自相攻击也。” 宋 王安石 《宋翰林侍读学士知许州军州事梅公神道碑》:“公请择人,使 潘罗支 ,兵法所谓,以夷攻夷。”明史·李材传:“给事中 唐尧钦 等亦言:‘ 材 以夷攻夷,功不可泯。’”
(2).晚 清 时,亦指利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对付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 清 魏源 《海国图志叙》:“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漢語大詞典》:以煎止燔
用加热来制止燃烧。比喻处理方法不对,反而助长已成之势。 汉 桓宽 盐铁论·错币:“ 汉 初乘弊而不改易,畜利变币,欲以反本,是犹以煎止燔,以火止沸也。”参见“ 以汤止沸 ”。
《國語辭典》:以汤止沸(以湯止沸)  拼音:yǐ tāng zhǐ fèi
比喻不但未能制止,反而助其为虐。参见「以汤沃沸」条。《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如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
《國語辭典》:以火救火  拼音:yǐ huǒ jiù huǒ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方法错误,不但无法制止,反而助长其威势。《庄子。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國語辭典》:以汤止沸(以湯止沸)  拼音:yǐ tāng zhǐ fèi
比喻不但未能制止,反而助其为虐。参见「以汤沃沸」条。《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汉书。卷五六。董仲舒传》:「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如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甚,亡益也。」
《國語辭典》:以杀去杀(以殺去殺)  拼音:yǐ shā qù shā
用刑戮来禁绝互相攻杀之事。《商君书。画策》:「故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虽重刑可也。」也作「以杀止杀」。
《國語辭典》:以水救水  拼音:yǐ shuǐ jiù shuǐ
比喻助长其威势。《庄子。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國語辭典》:以火救火  拼音:yǐ huǒ jiù huǒ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方法错误,不但无法制止,反而助长其威势。《庄子。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漢語大詞典》:兆奸(兆姦)
谓对奸邪之端不加制止,任其成长。《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孝子不顺情以危亲,忠臣不兆姦以陷君。” 王肃 注:“兆姦,为姦之兆成也。”
《漢語大詞典》:烫洗
用开水或蒸汽烫(如在屠场中为了煺动物的毛或羽,或为了蔬菜水果的去皮,或为了制止酶的作用或细菌的生长)例如:烫洗碟子。
将…浸入沸腾的液体或化学药品中
《國語辭典》:扬汤止沸(揚湯止沸)  拼音:yáng tāng zhǐ fèi
将锅中的沸水舀起,再倒回去,以止住沸腾。比喻暂时纾解危急的困境。《三国志。卷二一。魏书。刘廙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遭乾坤之灵,值时来之运,扬汤止沸使不燋烂。」亦比喻治标而不治本,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漢語大詞典》:飏汤止沸(颺湯止沸)
语本汉书·枚乘传:“欲汤之凔,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絶薪止火而已。”指从锅中舀起开水再倒回去,想制止水的沸滚。后遂以“颺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清 吴樾 《意见书》:“ 满洲 政府,实 中国 富强第一大障碍。欲救亡而思扶 满 ,直颺汤止沸,抱薪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