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13,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留别
五章
分置
分送
决绝
分给
甄别
少别
九室
分任
分配
分列
日安
妄心
疏理
《國語辭典》:留别(留別)  拼音:liú bié
离别时留为纪念。唐。许浑〈访别韦隐居不值诗。序〉:「棹回已晚,因题是诗留别。」唐。孟浩然 留别王维诗:「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漢語大詞典》:五章
(1).指服装上的五种不同文采。用以区别尊卑。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孔 传:“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尊卑彩章各异,所以命有德。”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为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 杜预 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绣。集此五章,以奉成五色之用。” 清 沈育 《皋陶祠》诗:“主德宽三宥,臣心慎五章。”
(2).泛指五采。 唐 李白 《古风》诗之四:“凤飞九千仞,五章备綵珍。”
(3).兵卒的五色徽号,用以分别队伍的行列。尉缭子·经卒令:“卒有五章:前一行苍章,次二行赤章,次三行黄章,次四行白章,次五行黑章。”
(4).指 孔子 所作刺时的乐章。史记·乐书:“自 仲尼 不能与 齐 优遂容於 鲁 ,虽退正乐以诱世,作五章以刺时,犹莫之化。” 司马贞 索隐:“按家语所云 孔子 嗤 季桓子 ,作歌引曰:‘彼妇人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人之謁,可以死败。优哉游哉,聊以卒岁。’是五章之刺也。”
(5).指五言诗。 唐 李白 《劳劳亭歌》:“昔闻 牛渚 吟五章,今来何谢 袁 家郎。”
(6).指诏书。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丹物:“五章遥降,朱临墨而大号彰。”参见“ 五色詔 ”。
《漢語大詞典》:五色诏(五色詔)
晋 陆翙 邺中记:“ 石季龙 与皇后在观上,为詔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詔,侍人放数百丈緋绳,轆轤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詔。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脚皆用金。”后因以“五色詔”指诏书。 唐 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朝罢须裁五色詔,珮声归向凤池头。” 唐 窦常 《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诗:“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觐圣》:“朝罢须裁五色詔,肯将衰朽惜残年。”
分類:诏书
《漢語大詞典》:分置
(1).分别设置。汉书·西域传序:“初置 酒泉郡 ,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 武威 、 张掖 、 敦煌 ,列四郡,据两关焉。”后汉书·西南夷传·莋都:“於是分置 蜀郡 属国都尉,领四县如太守。”
(2).分别安置。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朱文端公救舒文襄:“请将其家属分置 苏尼特 等近地,以为羈质。”
《國語辭典》:分送  拼音:fēn sòng
分配送给。《红楼梦》第一六回:「黛玉又带了许多书籍来,忙著打扫卧室,安插器具,又将些纸笔等物分送宝钗迎春宝玉等人。」
《國語辭典》:决绝(決絕)  拼音:jué jué
1.截断消灭。《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虏知罪当夷灭,……一举而决绝之矣。」
2.坚决断绝。《红楼梦》第五二回:「因自那日鸳鸯发誓决绝之后,他总不和宝玉讲话,宝玉正自日夜不安。」
3.永别。唐。杜甫〈前出塞〉诗九首之四:「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心。」
4.坚决肯定。《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一:「说得决绝,叔父未必不依允。」
《漢語大詞典》:分给(分給)
分发食品、财物等作为给养。南史·陈武帝纪:“是时食尽,调市人餽军,皆是麦屑为饭,以荷叶裹而分给。”北史·崔孝政传:“坐食进退, 孝芬 不命则不敢也,鸡鸣而起,且温颜色,一钱尺帛,不入私房,吉凶有须,聚对分给。”宋史·世家传二·孟昶:“凡克城砦,止籍其器甲芻粮,悉以钱帛分给战士。”
分别给予;分出部分交予。如:分给每人一本书。
《國語辭典》:甄别(甄別)  拼音:zhēn bié
1.鉴别、区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杂文》:「总括其名,并归杂文之区;甄别其义,各入讨论之域。」南朝梁。陶弘景《肘后百一方序》:「辄更采集补阙,凡一百一首,以朱书甄别,为肘后百一方。」
2.审察优劣,决定去取。《元史。卷一七○。张昉传》:「入为中书省左右司郎中,甄别能否,公其黜陟,人无怨言。」《文明小史》第六○回:「索性拼著精神细细的甄别,其中或有奇材异能,亦未可知。」
《漢語大詞典》:少别
(1).暂时分别。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暂游万里,少别千年。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前蜀 韦庄 《叹落花》诗:“飘红堕白堪惆悵,少别穠华又隔年。”
(2).小小的区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织成:“女果及一婢在焉。见生入,含笑承迎。见翠袜紫履,与舟中侍儿妆饰,更无少别。”
《漢語大詞典》:九室
(1).古时九嫔和九卿分别治事之所。周礼·考工记·匠人:“内有九室,九嬪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 郑玄 注:“九室,如今朝堂诸曹治事处。” 贾公彦 疏:“此九嬪之九室与九卿九室相对而言之:九卿九室是治事之处;则九嬪九室亦是治事之处。”
(2).指古明堂的九间房屋。大戴礼记·明堂:“明堂者……凡九室。” 王聘珍 解诂:“隋书·牛弘传引 蔡邕 《明堂月令论》云:‘明堂制度之数,九室以象九州。’”
(3).即九庙。天子的祖庙。 唐 杜甫 《朝享太庙赋》:“壬辰,既格於道祖,乘舆即以是日致斋於九室。”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制度·九庙:“ 武德 元年始立四庙, 正观 七年立七庙, 开元 十年增太庙为九室。”
(4).道教谓人体中的“上宫”(脑)和“九窍”。黄庭内景经·常念:“九室正虚神明舍。” 梁丘子 注:“九室,谓头中九宫之室及人之九窍,使上宫荣华,九窍真正,则众神之所止舍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夫入九室以精思,存真一以招神者。” 前蜀 杜光庭 《王宗玠宅弘农郡夫人降圣日修大醮词》:“正身心於九室,捡神气於三关。”
《漢語大詞典》:分任
(1).分别担任。 冯玉祥 《我的生活·在常德(二)》:“教导团以 鹿锺麟 同志为团长, 刘骥 、 门致中 、 刘郁芬 、 石敬亭 分任教官。” 陶菊隐 《记者生活三十年》第三章:“ 李 冯 二人分任南北两路总司令,共同宣布讨 蒋 。”
(2).分别承担。 鲁迅 《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但这也不能独归罪于公论家,社会上风行请吃饭而讳言请吃饭,使人们不得不虚假,那自然也应该分任其咎的。”
《國語辭典》:分配  拼音:fēn pèi
区分支配。《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悉将降人分配诸将,众遂数十万,故关西号光武为『铜马帝』。」《旧唐书。卷一四九。归崇敬传》:「议者或云:『五人帝列于月令,分配五时。』」
《國語辭典》:分列  拼音:fēn liè
分开排列。《三国演义》第八回:「左右持戟甲士百馀,簇拥入堂,分列两傍。」
《漢語大詞典》:日安
在白天遇见人或与人分别时的用语。亦称“你好”
《漢語大詞典》:妄心
佛教语。谓妄生分别之心。大乘起信论:“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 唐 元稹 《酬知退》诗:“莫着妄心销彼我,我心无我亦无君。”
《國語辭典》:疏理  拼音:shū lǐ
1.疏通整理。唐。白居易 池畔诗二首之一:「结构池西廊,疏理池东树。」
2.肌理不密致。《汉书。卷四九。晁错传》:「杨粤之地少阴多阳,其人疏理,鸟兽希毛,其性能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