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山东出相
 
山东气
 
山西将
 
山西将种

相关人物
上官桀
 
傅介子
 
公孙贺
 
廉褒
 
李广
 
李蔡
 
王剪
 
甘延寿
 
白起(武安君)
 
苏建
 
苏武
 
赵充国
 
辛武贤
 
郁郅王围


《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辛庆忌列传〉~2998~
赞曰:秦汉已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秦将军白起,郿人;王剪,频阳人。汉兴,郁郅王围、甘延寿,义渠公孙贺、傅介子,成纪李广、李蔡,杜陵苏建、苏武,上邽上官桀、赵充国,襄武廉褒,狄道辛武贤、庆忌,皆以勇武显闻。苏、辛父子著节,此其可称列者也,其馀不可胜数。何则?山西天水、陇西、安定、北地处势迫近羌胡,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皆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耳。
典故
相关人物
田文(孟尝君)


《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2353~
久之,文承閒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曰:「为孙。」「孙之孙为何?」曰:「为玄孙。」「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縠而士不得裋褐,仆妾馀粱肉而士不厌糟糠。今君又尚厚积馀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怪之。」于是婴乃礼文,使主家待宾客。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婴卒,谥为靖郭君。而文果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

例句

自古相门还出相,如今人望在岩廊。 刘禹锡 送李尚书领滑州

《漢語大詞典》:出相
(1).产生宰相。 南朝 梁 虞羲 《敬赠萧咨议》诗之三:“相门出相,德门有德。” 唐 李商隐 《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收旗卧鼓相天子,相门出相光青史。”参见“ 出将 ”。
(2).出任为宰相。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一:“一日出相天下,则功被社稷,泽及生灵。”
(3).出丑的样子。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何不配与他了,也完了一件事,省得他做出许多馋劳喉急出相。”参见“ 出洋相 ”。
(4).有的书籍,书页上面是插图,下面是文字,谓之“出相”。 鲁迅 《且介亭杂文·连环图画琐谈》:“ 宋 元 小说,有的是每页上图下说,却至今还有存留,就是所谓‘出相’; 明 清 以来,有卷头只画书中人物的,称为‘绣像’。”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死魂灵百图〉小引》:“知道和 中国 向来的‘出相’或‘绣像’有怎样的不同,或者能有可以取法之处。”
(5).旧时买妾买婢,由媒人带给买主看看,谓之“出相”。
《漢語大詞典》:出将(出將)
出外为统兵的将帅。 唐 杜甫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 汲黯 匡君切, 廉颇 出将频。直词才不世,雄略动如神。” 唐 戎昱 《观卫尚书九日对中使射破的》诗:“出将三朝贵,弯弓五善齐。腕迴金鏃满,的破緑弦低。” 宋 陆游 《徐稚山给事庆八十乐语》:“出将使指之荣,入奉色难之养。”
《國語辭典》:出洋相  拼音:chū yáng xiàng
出丑、闹笑话。如:「他好表现,却不自量力,结果出洋相、栽跟头。」
分類:出丑
《國語辭典》:相门出相(相門出相)  拼音:xiàng mén chū xiàng
宰相之家的后代必再出相才,意谓历代都有贤才而显贵。元。刘时中〈端正好。众生灵套。尾声〉:「相门出相前人奖,官上加官后代昌。」也作「相门有相」。
《國語辭典》:相门有相(相門有相)  拼音:xiàng mén yǒu xiàng
1.良相的门下应有辅佐的贤者。《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2.宰相之家的后代必再出相才,意谓历代都有贤才而显贵。《南史。卷二二。王昙首传》:「十六召见文德殿,应对爽彻,上目送久之,谓朱异曰:『可曰相门有相。』」三国魏。曹植 自诫令:「谚云:『相门有相,将门有将。』夫相者文德昭,将者武功烈。」也作「相门出相」。
《漢語大詞典》:关东出相,关西出将(關東出相,關西出將)
见“ 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
《漢語大詞典》:关西出将,关东出相(關西出將,關東出相)
古谚语。后汉书·虞诩传:“喭曰:‘ 关 西出将, 关 东出相。’” 李贤 注:“《前书》曰:‘ 秦 汉 以来, 山 东出相, 山 西出将。’ 秦 时 郿白起 、 频阳 王翦 ; 汉 兴, 义渠 公孙贺 、 傅介子 , 成纪 李广 、 李蔡 , 上邽 赵充国 , 狄道 辛武贤 ,皆名将也。丞相,则 萧 、 曹 、 魏 、 丙 、 韦 、 平 、 孔 、 翟 之类也。”亦作“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晋书·姚兴载记:“古人有言, 关 东出相, 关 西出将”。
《漢語大詞典》:极性
物体在相反部位或方向表现出相反的固有性质或力量
对特定事物的方向或吸引力(如倾斜、感觉或思想);向特定方向的倾向或趋势
对两极或起电(如物体的)特定正负状态
《國語辭典》:清算  拼音:qīng suàn
1.澈底整理计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六回:「这笔款子等你的爸爸死了,就本利一律清算归还。」
2.泛称一切事结束时所作的最后总评。如:「这些年来我受的委屈,也该好好清算了。」
《漢語大詞典》:覆算
覆核帐目。喻指清算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母闻之,面色灰死,大駡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
《国语辞典》:打对台(打对台)  拼音:dǎ duì tái
旧时戏班间互相竞争,同时演出相同节目的对台戏,以比高下。后比喻互相竞争、较劲。如:「对面开了一家和我们性质相同的店,简直存心跟我们打对台。」
《國語辭典》:对台戏(對臺戲)  拼音:duì tái xì
旧时指两个戏班为了互相竞争,同时演出相同的戏以比高下。比喻双方竞争的同类工作或事情。如:「唱对台戏」。
《國語辭典》:唱反调(唱反調)  拼音:chàng fǎn diào
比喻提出相反的意见或采取相反的行动。如:「你老是跟老闆唱反调,不怕被炒鱿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