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残逼(殘逼)
凶残威逼。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后自是怀惧,乃与父 完 书,言 曹操 残逼之状,令密图之。”
分類:凶残威逼
《漢語大詞典》:雕心鹰爪(鵰心鷹爪)
喻凶残狠毒。 元 无名氏 《临潼斗宝》头折:“倚着他龙蟠虎踞江山霸,人强马壮诸侯怕,雕心鹰爪窥天下。”一本作“ 鵰心鹰爪 ”。
比喻心肠残忍,手段毒辣。 元 无名氏 《千里独行》第三折:“他待使些鵰心鹰爪,安排下龙韜虎略。”
《漢語大詞典》:穷凶极逆(窮凶極逆)
极端凶残悖逆。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遂得使 操 ( 曹操 )穷凶极逆,主后戮杀,皇子鴆害。”隋书·李德林传:“此二虏也,穷凶极逆,非欲割 鸿沟 之地,闭 剑阁 之门;皆将长戟强弩,睥睨宸极。”陈书·始兴王叔陵传:“皇太后奉临,又加锋刃,穷凶极逆,旷古未闻。”亦作“ 穷凶极悖 ”。《宋书·少帝纪》:“ 义符 长嗣,属当天位,不谓穷凶极悖,一至於此。”
《國語辭典》:人面兽心(人面獸心)  拼音:rén miàn shòu xīn
形容匈奴文化未开,不懂礼仪。语出《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夷狄之人贪而好利,被发左衽,人面兽心。」后用以形容人凶狠残暴,如野兽一般。《晋书。卷七八。孔愉传》:「又观顷日降附之徒,皆人面兽心,贪而无亲,难以义感。」《官场现形记》第一六回:「你当他做了官就换了人,其实这里头的人,人面兽心的多得很哩!」也作「兽心人面」。
《漢語大詞典》:人头罗刹(人頭羅刹)
长着人头的恶鬼。比喻凶残的人。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监察御史 李全交 素以罗织酷虐为业,臺中号为‘人头罗刹’。”
《國語辭典》:丧尽天良(喪盡天良)  拼音:sàng jìn tiān liáng
形容泯灭人性,极为恶毒。《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既见到了,要不拿出血心来提补老爷,那小的就丧尽天良了。」
《國語辭典》:苛政猛于虎(苛政猛於虎)  拼音:kē zhèng měng yú hǔ
语出《礼记。檀弓下》:「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意为烦苛酷虐的政令比老虎还凶猛可怕。唐。柳宗元 捕蛇者说:「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漢語大詞典》:九关虎豹(九關虎豹)
比喻凶残的权臣。语本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清 陈梦雷 《行路难》诗:“不见九关虎豹虓且噬,浮云蔽日孰为怯?”
分類:凶残权臣
《國語辭典》:狼子野心  拼音:láng zǐ yě xīn
豺狼本有与生俱来的兽性,虽自小训练之,仍难以驯服。狼子野心比喻凶狠残暴的人难以教化。《左传。宣公四年》:「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后汉书。卷六五。段颎传》:「臣以为狼子野心,难以恩纳。」也作「狼子兽心」。
《漢語大詞典》:狼羔子
詈词。狼崽子。指凶残的坏人。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十三章:“怨不得你说地主们都是狠毒的狼羔子。”
《漢語大詞典》:刳胎焚夭
剖挖母胎,残害幼体。谓凶残不义。尸子·明堂:“夫士不可妄致也,覆巢破卵,则凤凰不至焉;刳胎焚夭,则麒麟不往焉。”战国策·赵策四:“臣闻之,有覆巢毁卵,而凤皇不翔;刳胎焚夭,而麒麟不至。”
《漢語大詞典》:麻胡子
传说中的凶残者,常用以恐吓小儿。 鲁迅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北京 现在常用‘马虎子’这一句话来恐吓孩子们。或者说,那就是《开河记》上所载的,给 隋炀帝 开河,蒸死小儿的 麻叔谋 ;正确地写起来,须是‘麻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