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连底冻(連底凍)
(1).严寒致使河塘水缸等彻底冻结。形容极为寒冷。《豆棚闲话·小乞儿真心孝义》:“説得显者热闹胸中,化作一团冰雪连底冻的相似。”
(2).形容为人严肃冷崚。 宋 李元纲 厚德录卷四:“ 元礼 加以肃,人号为连底冻。”
《漢語大詞典》:冰层(冰層)
水面冻结而成的厚冰。 李準 《冰化雪消》十五:“ 青龙河 上结的厚厚冰层也开冻了。冰块在温暖的水中冲激着。”
《漢語大詞典》:凝涩(凝澀)
因冻结而滞涩。红楼梦第五十回:“ 惜春 因笑回:‘天气寒冷了,胶性都凝涩不润,画了恐不好看。’”
分類:冻结滞涩
《國語辭典》:冷冻(冷凍)  拼音:lěng dòng
1.天气严寒。如:「在冷冻的天气里,躲在被窝里睡觉,真是享受!」
2.将食物保存在低温的状态中,使食物凝固、冻结,以抑制细菌繁殖、防止有机体腐败,达到保藏的效果。如:「放进冰箱冷冻。」
《国语辞典》:冻住(冻住)  拼音:dòng zhù
1.冻结在一起,指低温而凝固胶著。
2.指僵硬而不灵活。如:「他一听到女友发生了车祸,一张脸立刻冻住了。」
《漢語大詞典》:封冻(封凍)
江河湖泊或土地因严寒而冻结。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七:“道路不再象封冻时期的干燥和干净。” 高尔品 《青春兮,归来》三:“几颗寒烁烁的星斗,只能叫人想到那冰河封冻的寒冬。”
《國語辭典》:粒雪  拼音:lì xuě
介于雪花和冰体间的雪颗粒。因积压加重,密度增大,使雪花压实,局部融化,再逐渐结晶便形成粒雪。
《漢語大詞典》:雪痂
雪冻结成的硬壳。 周玉清 《晋西事变中的一夜》:“这时只听得沙-沙-沙的脚步声,和冻结了的雪痂在我们的脚下发出的‘吱吜吱吜’的响声。”
分類:冻结硬壳
《国语辞典》:冷冻食品(冷冻食品)  拼音:lěng dòng shí pǐn
经由低温快速冻结的食品。一般均以摄氏零下二十五度至零下四十度的温度使其快速冻结。包装后,以低温冷藏(摄氏零下十八度以下)或贩卖。可使保存时限延长。
《国语辞典》:冷冻蔬菜(冷冻蔬菜)  拼音:lěng dòng shū cài
经由低温急速冻结的蔬菜。处理过程包括蔬菜的清洗、选别、杀菁、冷却及急速冻结。杀菁是以蒸气或热水高温处理,以抑制酵素及去除部分的微生物。通常以摄氏零下四十度冷藏,约可保存一年。以根茎类及豆类为主,如胡萝卜、青花菜、玉米、毛豆等。
《漢語大詞典》:水照云光
近地平线处阴沉灰色的天空,是由云受海面颜色反射而产生,因而当在覆盖着冰的海洋上看去就像是未冻结的水面
由于空旷水域没有光的反射而在水天接触区域产生的黑暗的现象